冬奥百科⑤│多措并举,安全办赛——北京冬奥会防疫工作全面就绪
i东莞 2022-01-08 20:30:07

今天(1月8日)距离2月4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还剩最后27天,作为四年一度的国际冰雪运动最高级别竞技赛事,本届冬奥会在运动员们带来的激烈赛场竞逐之余,也因为新冠疫情近两年来对于全球的影响而聚焦关注,“安全办赛”是绝对的重中之重。

2021年10月、12月,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相继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第一版、第二版,其中的最新版手册就疫苗接种、海关入境要求、机票预订、出发前检测、冬奥赛时、闭环管理、住宿、交通、餐饮、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密接管理以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转换期等方面的疫情防控细则进行了更加详尽的说明,多措并举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可以预见,在“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指导下,北京冬奥会必将呈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又一次欢聚盛会。

六大原则精确制定

内容细化多重保障

据介绍,制定《防疫手册》的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主要考虑六大原则:一是简化办赛,最大限度减少非必要活动和环节,特别是压减人员规模;二是坚持接种疫苗;三是坚持闭环管理;四是坚持有效处置,一旦发现疫情,科学精准及时处置;五是坚持防控一体化,把冬奥会疫情防控全面融入主办城市疫情防控体系,确保赛事和城市安全;六是坚持统筹兼顾,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以运动员为中心,兼顾各方需求,提升参赛体验,创造良好条件。

五棵松体育中心《防疫手册》培训演练

《防疫手册》在结合中国防疫政策之余,也参考了疫情开始后各项世界大型体育赛事规律,从最初确定原则方针,到2021年9月30日发布关键性政策,到10月25日发布第一版,再到第二版将内容更加细化,整个过程都是在防疫专家指导下,认真研究各方面政策,与国际奥委会等有关各方密切磋商,最后形成的集体智慧。

具体而言,本届冬奥会的所有来华涉奥人员(包括国内相关工作人员)赛事将实行严格的闭环管理,确保与闭环外公众或各类人员无任何接触。与此同时,《防疫手册》也公布了涉奥人员入境前、入境、赛时和离境的多项疫情防护措施。

针对来华的涉奥人员,《防疫手册》在入境前就开始远端监测——比如除医学豁免外,所有人员来华至少14日前须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才可免除21天集中隔离、直接进入闭环管理。比如来华前14日内应尽可能减少与他人接触,并在来华14日前下载“冬奥通”APP,监测并上传每日健康信息。再比如在来华航班起飞前96小时内进行两次核酸检测(两次至少间隔24小时),如任何一次检测呈阳性,将无法前往中国。

入境开始闭环管理

每日进行核酸检测

本届冬奥会,闭环管理将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措施,《防疫手册》对相关内容进行明确要求,所有入境来华人员从入境到离境,全过程都将实行“全流程、全封闭、点对点”闭环管理政策。在此期间,将由冬奥专车进行交通服务保障,通过闭环交通,保证相关人员往返于驻地、场馆以及工作场所。

根据《防疫手册》,涉奥人员入境时,中国内地第一入境点须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需在抵达时再次接受核酸检测,之后将被直接转至住地入住房间,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在等待期间不得离开房间。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期间,涉奥人员须每日接受核酸检测,医务人员将采集口咽拭子,采集点包括冬奥村与冬残奥村、住宿地点及部分场馆。若出现任何症状或接到中方卫生部门通知(如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须进一步接受检测。如检测结果为阳性,须接受隔离。

闭环管理下,涉奥人员全程正确佩戴无呼吸阀的KN95/N95/FFP2口罩或同等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训练、比赛、进食、饮水及独处房间时除外。与运动员保持2米距离,与其他人员保持至少1米距离。使用冬奥会专用交通系统,如有行程需要,将为闭环内人员预留专用高铁。

国家体育馆《防疫手册》全员培训

人员离境时,《防疫手册》遵守所在国家(地区)奥委会/残奥委会关于离境的规定,建议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在最后一场比赛后48小时内离境(参加闭幕式的运动员除外)。根据涉奥人员选择的出发日期,将只能安排临时航班和包机离境。

疫情防控虽然严格实行闭环管理,但北京冬奥组委努力实现服务“有温度”。在闭环酒店服务方面,酒店将提供不同价位档次、不同风味的多种餐饮选择,同时酒店将成立机动服务小组,提供代办、代买等应急服务。在医院和隔离设施内,将提供英语服务、心理健康支持,运动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使用室内训练装备。在日常沟通方面,有些需要通过唇读进行交流的残疾人运动员,可暂时摘下口罩,保持至少2米距离,并在结束后尽快戴上口罩。

提前进入赛时状态

场馆先行启动演练

整体而言,目前本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场馆和基础设施方面,12个竞赛场馆全部完工,已通过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根据《防疫手册》相关要求,目前本届冬奥会的相关竞赛场馆,已陆续开始进入赛时状态、启动闭环管理提前演练。

其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目前已正式进入赛时闭环管理,在1月4日至22日试运行期间,预计将会有17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人员提前开展赛前准备工作。预计到冬奥会开幕及进行期间,场馆平均每天接待约5000至6000名注册文字、摄影记者和持权转播商。同时,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的媒体运行和新闻宣传的总部也设立于此。

北京冬奥村《防疫手册》培训演练

作为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项目竞赛场馆,为配合雪地二次塑形等工作进行,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现已提前启动赛前闭环管理,标志着场馆团队各项工作进入赛时状态,将严格按照第二版《防疫手册》实行“全流程、全封闭、点对点”的闭环管理,确保运行安全和人员安全。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曾举办过体操、蹦床、轮椅篮球等比赛的国家体育馆,本届冬奥会将继续上演男子冰球、女子冰球部分比赛,以及北京冬残奥会的残疾人冰球比赛,与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联袂成为“双奥场馆”。1月6日0时至1月23日0时,国家体育馆将采取小闭环管理模式,按照防疫规定,所有人员在酒店每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即每晚抵达酒店后,在酒店规定区域内接受核酸检测,次日清晨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方可前往场馆工作。闭环外人员每两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此外,每两天对闭环人员工作和休息区域进行环境核酸检测。

文字:王晨征 图片:新华社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