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代会丨南部九镇加速融深,经济增长注重量质齐升
i东莞 2022-01-05 16:58:09

在东莞发展历程上,与深圳的关系是绕不开的话题。1月5日,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党代会报告提出南部九镇要率先发展、引领发展,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的样板,五年后GDP总量要占全市的40%,成为全市重要增长极。

▲1月5日,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改革开放以来,南部九镇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主动加强与深圳对接,是东莞镇域经济的佼佼者、领头羊。当前,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深莞合作也迈入深度融合时代,南部九镇也重新审视固有优势,塑造全新优势,形成整体与深圳融合对接。按照规划,到2025年,南部九镇将会高水平对接和融入深圳,在经济质量、城市品质和社会治理上会明显高于东莞的平均水平。

▲长安 通讯员 麦伟强 摄(资料图)

深度融合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

2020年,东莞首次提出南部临深九镇高水平对接和融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探索与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的样板和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铺开深圳与东莞的地图,可以看到,两者如紧握的双手,在东莞这一端临深的镇有虎门、长安、大岭山、大朗、黄江、樟木头、凤岗、塘厦、清溪,深圳那一端则有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凤岗更是嵌入深圳,“尾巴”直抵深圳中心地带。

长安与深圳一河之隔,一直和深圳有密切联系,近年在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有着更为深入的关联。莞深融合之下,产业升级火热进行。为更好与深圳实现融合,长安将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产业组团式的发展格局,在全力扶持好以步步高系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和五金模具两大特色产业的基础上,聚力打造智能视觉领域“独角兽”。

越临近深圳的地区,在产业对接及重点平台引进方面相对更有发展驱动力。相对于其余八镇,虎门是坐拥高铁站的城镇,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虎门高铁站TOD项目将打造成站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产城融合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社区。

东莞南部九镇在推动“融深”上,凤岗是最努力的一个。立足“双万”新起点,凤岗出台了《凤岗镇关于进一步对接和融入深圳推进高质量发展方案》,部署29项融深重点工作,在对标对表、承接衔接、畅通联通、融合联合上下功夫,推进城市能级再跃升,打造引领莞深深度融合、一体联动的“引爆点”。

当前,多重国家战略在莞深区域交会叠加,莞深两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融合。在松山湖科学城向南延伸的创新链上,黄江是重要一环;在深圳光明科学城的辐射范围内,黄江被纳入“光明—黄江”创新发展区中。身处两大科学城之间,黄江镇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塘厦是东莞传统的工业重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强劲,近年来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塘厦的主要发展引擎。该镇以临深基地建设为契机,拿出最好的资源和最大的能量,主动切入战场,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风口。

立足湾区视野,借助临近深圳等优势,清溪着力打造产业大镇、生态大镇、文化大镇,全力建设美丽清溪、平安清溪、幸福清溪,致力在深莞深度融合发展中不断增创清溪新动力、新优势,让这个中国最美小镇变得更美、更可爱、更具竞争力。

大朗主动对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走好新兴产业之路,走好转型升级之路,推动“科创新城、品质大朗”建设迈上新台阶;大岭山坚定“湾区制造业名镇、宜居魅力大岭山”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追求,主动对接松山湖、深圳的科技、产业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融合发展,加快打造“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现代化城镇;樟木头抓好产城融合和空间拓展,引进深圳成熟的高端制造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对标深圳缩小城市综合环境代际差,彰显城市的内涵和活力。

▲虎门镇中心区一角 通讯员 王敬新 摄(资料图)

未来五年经济增长注重量质齐升

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南部九镇将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在率先发展、引领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上走在全市前列,奋力在全市经济发展格局中担当更大的地位和作用。

今后五年,长安要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年均增长6%左右,打造湾区智能制造中心、创新人才高地、产城融合典范、和谐善治标杆、生态魅力之城。重点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创新智造工程、城市品质工程、民生福祉工程、社会治理工程。

虎门力争今后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三区两带一核”产城格局,努力在筑基、塑城、强核、提质、惠民“五大行动”破题攻坚。

未来5年,黄江将围绕建成“深莞高度融合样本”为目标,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0%左右,到2025年预计总量达到400亿元。加快布局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总投资超110亿的领益、安世、正扬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并在三年内落地达产。

接下来,凤岗全面推进“湾区创新重镇、智慧客侨新城”建设,打造东莞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莞深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新城,力争5年内进入500亿元俱乐部。

塘厦努力在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环境质量、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方面取得新进展,全力打造更加舒适的生态强镇。到2025年力争全镇GDP迈入“700亿元”俱乐部,在全国百强镇排名继续进位上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刚经历疫情洗礼的大朗镇,则力争到2025年GDP达到500亿元,以更高的发展成效、更好的发展成绩推动大朗向更高层次迈进;致力到2025年,清溪全镇GDP达到450亿并努力向500亿冲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200亿。未来5年,大岭山加快打造莞深深度融合发展样板,建设成为“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城镇,到2025年GDP达到400亿元;樟木头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2025年GDP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8%,综合实力在全国千强镇中位次前移。

文字:袁健斌 甘劼伟 张喜林 图片:首席记者 程永强 记者 郑家雄 陈俊凯 通讯员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