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疫情来袭,东莞人民同心战疫,守护共同家园,“疫”同成长。“疫”路上,你我共进,见证一幅波澜壮阔的抗疫画卷:迎着党旗飘扬的方向,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奋战抗击疫情,在莞邑大地上谱写迎难而上最强音。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进入新年,疫情趋稳,曾被按下暂停键的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正计划重启中。即日起,为迎接党代会胜利召开,本报将推出“疫同成长 会聚未来”系列报道,弘扬抗疫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回味“疫”路上的点点滴滴,我们依然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展望未来五年,我们依旧满怀豪情,千万东莞人民必将谱写出新的胜利篇章。
2021年最后一天好消息传来。
“东莞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调整的通告。”2021年12月31日,这则通告振奋人心,大朗镇再有1处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回到2021年12月13日,面对疫情突袭,东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审时度势果断暂停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历经十五日,东莞抗疫终于取得了重大进展。这背后凝聚着省专家组和全市各界的智慧和汗水,充分展示了东莞速度、东莞力量、东莞智慧。
战疫情,我们万众一心,千万市民守护共同家园。
党代会准备重启中,社会秩序也陆续恢复,一切来之不易。抗疫极大增强了全市干群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凝聚起迈向“双万”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推动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
迈征程,我们砥砺奋进续华章,人心更齐了、信心更强了、干劲更足了。
▲彩虹下的美丽东莞 陈栋 摄
明方向,增信心
作为东莞这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大朗疫情防控形势向上向好——从疫情发生到零新增仅用12天。
将时针回拨到2021年,12月13日凌晨,大朗镇发现两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就是命令,全市快速转入抗疫模式。在最紧要关头,省专家指导组进驻我市,兵分两路、协同作战,一路在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导统筹调度全市疫情防控,坚决落实“防倒灌、防反弹、防外溢”,一路奔赴大朗现场指挥部,实现市镇联动、群防联控。市委一系列紧锣密鼓的部署,指明战“疫”方向、增强信心的同时,也见证着东莞同时间赛跑的速度——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按下“暂停键”,决定延期召开会议,参会的党代表们连夜就地转入抗疫,深夜出击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部署等相关工作,第一时间投身到抗疫工作中。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统筹指挥下,两次组织省及兄弟城市的医务工作者驰援我市大规模核酸筛查,协调省和兄弟城市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全力支持我市快速检测,协调省流调队开展流调溯源,选派省优秀专家团队为东莞加强隔离酒店管理提供指导,使我市有底气、有信心、有资源去打赢这场硬仗。
疫情发生后,市、镇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组织开展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和环境消杀等工作,对相应区域实行管控措施——
14日0时起,对进出大朗镇的所有公路(莞樟路过境除外),包括高速公路、省市镇公路、村(社区)道路等出入口实施交通全面管控。当天大朗、寮步、松山湖、常平、东坑、黄江开展大规模免费核酸监测 ,调整全市疫情管控措施。
14日,市委常委会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召开,要求“快字当头、分秒必争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亚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第一时间赴大朗等镇街督导和指挥疫情防控工作。受肖亚非书记委托,吕成蹊、喻丽君、梁杰钊、黎军等市领导带队驻点大朗镇,组建“12·13”涉疫事件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实行提级指挥,同时组织市专班派人下沉驻点大朗,市镇联动开展疫情防控。前后方建立每日例会制度,省专家指导组参加每天例会,分析疫情形势,提出指导意见。

当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首场东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防疫措施和最新进展,引导广大市民测核酸、做好个人防护、非必要不离莞。此后连开10多场新闻发布会。
15日,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
16日,大朗镇六个地方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加大民生服务保障。
东莞“纾困解难八条”出台——最高将撬动186亿元贷款支持大朗规上企业运转。紧随而来的就是贯彻落实,细化措施——税务部门梳理出十项税收优惠政策和征管服务措施;民政部门发布“民政纾困十条”,为大朗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纾解他们面临的困难问题,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疫情信息咨询服务小助手上线——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利用智能化手段,整合热点资讯推出疫情信息咨询服务小助手,方便群众快速获取疫情准确信息。热线不打烊,确保诉求一一得到解决。
大朗管控区设立平价肉菜摊——生活物资保障部门在大朗镇的管控区设置6个平价肉菜摊档,以不高于指导价的价格进行销售,满足群众对平价肉菜的需求。
还有许许多多——精准做好公共交通管控、防疫物资储备充足、发布《东莞市中小学疫情期间居家学生线上教育指引》、维护平稳的市场秩序等。
“东莞的防疫工作有条不紊,人民生活秩序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这一切的背后体现的是:政府治理能力的底气,和公民的城市文明素养。为东莞点赞,东莞加油!”网友“火华三石火华三石”在微博上这样评论。
人心齐,不惧疫
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各方力量联防联控、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全市人民共同参与的疫情防控硬仗在莞邑大地打响后,一道道抗击疫情的严密防线迅速构筑,体现出高效的动员能力和执行力——
15日凌晨4时,共有85个市直单位,完成6116名党员干部职工的组织工作,凌晨5时,各支队伍陆续出发前往各镇街;早上7时,所有人在26个镇街一线就位,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现场组织、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工作,为基层注入红色力量,切实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市民有序排队做核酸检测
疫情就是命令,15日凌晨,很多医院纷纷发布停诊通告。奋战了一天的东莞各大医院医护人员,凌晨再次集结出发,奔赴各采样点。在大朗、在寮步、在松山湖……无论是烈日还是冷雨中,医护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12月23日,去年最冷的一天,一则短视频走红网络,因天气预报东莞即将降温,在大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抽空到附近买毛衣,结果店家喊话“直接送”。一件毛衣,一个小小的举动,是东莞湿冷冬天的一股暖流,饱含市民群众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浓浓大爱情怀。
“我报名参加、我也申请去一线……”12月22日,在前期已调度5000多名警力协助大朗公安分局的基础上,市公安局机关组建28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到大朗镇开展志愿服务驻点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一抹抹“公安藏蓝”闪耀在战“疫”最前线,他们用行动、汗水和温度诠释担当使命。
……
“研”途有你,为了368名考生的梦想——
多个部门联动,短短几天时间里,从国内10个省市16所高校,以及省内15个地市的临时调卷,从封闭在大朗镇的80多万人中摸排出368名滞留大朗的研考生……背后桩桩件件皆不易。
扫楼查漏,为了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由疫情防控社会面稳控专班牵头,组织公安、网格管理中心、应急管理分局和火灾隐患整治办等部门对全镇执行防疫防控相关规定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
人心齐,不惧疫。
东莞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责、各负其责,现场指挥部各个专班密切配合,在流调溯源、核酸筛查、隔离转运、社会管控、物资保供、宣传引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下面一组数据,凝聚着东莞抗“疫”必胜的勇气和信念:
从市直机关抽调100多名干部、5000多名公安干警、2000多名医护人员,与大朗镇、村(社区)两级7000多名干部、28名村(社区)第一书记和28名第一警长,以及278个基层“三人小组”,共同组建最坚强、最广泛的抗疫联合战线,努力把防疫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单元、每一条街道、每一位居民。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12月29日,继《东莞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调整的通告》发布后,好消息接连——在这场疫情的主战场大朗镇,交通通管控措施调整,封控、管控区域陆续解除管理措施。
新征程,心更齐
抗疫19天,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固然狰狞,却也让我们更加深沉、更加热烈地感受到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什么是大爱和温暖、什么是奉献和无私。还有太多的战疫力量分布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组成一道道防御病毒屏障。感谢你们,每一个人都可爱可敬。
2021年12月22日,在清溪镇鹿湖小区休闲广场核酸采样点,前来参加核酸检测的群众自觉按照地面上的“一米线”标识等候,现场井然有序,成为东莞街头一道最美的风景线。“教科书式”排队的背后,是每一位市民的自觉配合。
此轮疫情的焦点是大朗。80多万名大朗人热爱自己的家园,无所畏惧地用心守护这座城市。他们听从安排,坚守抗“疫”,尽力杜绝病毒传播,不给抗疫添麻烦。
线上朋友圈,“大朗公社广播站来了”,线下大街小巷,数名老奶奶化为“防疫卫士”,以快板形式传播疫情防控知识。这些视频刷屏东莞市民朋友圈。全市人民自觉配合防疫,上班出门,“顺手”戴口罩,线上转发正能量信息,助力抗疫。
大朗人民从这场疫情中真切感受到了守望互助。火锅店通宵“开门”,只为给医务人员一个挡风的休息点,并整晚忙着给大家准备热水和充饥的食物。市连锁餐饮发展促进会积极发动,冬至为“疫”线工作人员送热腾腾的饺子,暖心又暖胃。“单腿战士”钟伟根当起了蔡边村核酸检测的守护者,药品的配送员……
勠力同心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在这场与病毒的较量中,莞邑大地的千万市民以信心筑同心,用团结战疫情,生动诠释了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相伴成长的东莞抗疫担当。以志愿者为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仅在去年12月14日至15日,全市共6000多名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发光发热。
研考生杨怡璇在大朗考试期间说,“以前没考虑过要在东莞就业,但以我的这次亲身经历,感受到东莞的包容性,充满人文关怀,是一座很有温情的城市。不管今年考研是否上岸,我已决定,以后要留在东莞就业。”
东莞,这座城市的魅力和底气,在抗疫中更加彰显。
众志成城担使命,不信东风唤不回。我们相信,党代会重启之日,“疫”线奋战的党代表们将满怀豪情,描绘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的信心更强、干劲更足。
我们相信,经此一疫,东莞市民人心更齐,在即将到来的“双万”新赛道上昂首阔步。他们一定将创造出、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东莞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