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富民农批市场作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肩负着“稳价保供、保障民生”的重任。在今年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通过严格落实食品检测工作、积极协调商户稳定菜价、主动谋划自有种植基地建设等,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菜、物美价廉菜,让群众有更多安全感、幸福感。
加大菜品检测力度,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富民农批市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市场检测室每天检测蔬菜样品在100个以上,超额完成上级部门要求的每天30个检测任务。同时要求市场检测室开展“你送我检”便民服务,为商户、采购商自发送检的产品提供免费检测。今年以来,市场检测室已完成农产品检测样本35750个,总合格率达99.9%。
对于检测发现不合格的产品,该市场毫不姑息,第一时间对这些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并做好记录然后上报监管部门,防止不合格产品再次流入市场。对于拒绝配合销毁的商户,则安排相关负责人上门与他们进行面对面沟通、协调,耐心引导,直到同意销毁为止,确保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积极协调引导商户,确保“菜篮子”货足价稳
菜价不稳,市民心慌,富民农批市场深谙其中的道理。市场相关负责人坚持定期巡查市场,一方面掌握商户经营情况,了解近期市场行情,与商户一同分析市场近期供需情况,同时将最新疫情、交通等信息通报给商户,引导他们合理安排发货,防止哄抬物价。另一方面了解菜价情况,做好稳定菜价工作。在日常经营中,市场每天都会监测、调查100余种蔬菜的价格行情,然后通过政府网站、市场公示栏等途径进行公示。
今年10月,由于国内多处产地相继发生涝灾、台风等自然灾害,叠加疫情散发因素,导致农产品短期内供应紧张,价格涨幅较大。公司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商户洽谈,引导商户视成本情况合理设置菜价。经过协调、引导,不仅保持了市场充足的供应,每日的来货量稳定在9000吨左右,其价格也得到了较快回落,减少了市民的买菜开支。
着眼长远未来,谋划建立自有蔬菜种植基地
通过协调、引导商户来稳定供货、菜价并非上上策,富民农批市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延伸供货渠道,将货源、菜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富民农批市场相关负责人在巡查时发现,目前他们市场有部分商户在贵州、云南、甘肃、河北等地建立了蔬菜种植基地,如一位商户与遵义市余庆县敖溪镇政府合作,将其优质品种和种植技术带进了当地。还有一位商户在西双版纳、兰州、秦皇岛等地建起了蔬菜种植基地,主要是根据季节变化种植茄子、四季豆、蒜苗等品种。
这一发现,给了富民农批市场很大的启发。因为建立自有种植基地既能为他们提供稳定、优质、安全的菜源,还能减少因蔬菜供应不稳定导致的菜价波动。下来,该市场将结合莞铜东西部协作虎门组团帮扶工作的实际,引导更多有实力的商户在贵州铜仁松桃等货源地建立种植基地或开展包地种植工作,一方面提高商户自有货源比例,另一方面助力对口帮扶地区实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