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座城、同一个家”征文作品选登|缘系东莞 梦牵福地
i东莞 2021-12-16 14:04:18

“同一座城、同一个家”有奖征文作品选登

缘系东莞 梦牵福地

作者:邓亚明

1992年农历正月十一,刚刚过完春节,我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开始了南方寻梦的历程。

车到广州,我一出站,车站大楼上耸立的“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八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我对初到广东的这一印象极深,以后每每经过广州火车站,我都会注目良久。这标语至今仍然是广州火车站的醒目标志。振兴中华,时代的强烈呼声,不正是这呼声激励着我来南方寻梦嘛。

广州火车站广场,嘈杂纷乱,怀揣梦幻的南漂一族川流不息,人头攒动。拥挤的马路上到处是南来北往的打工仔打工妹。可以说,多数人对自己的的去向是茫目的,对人生的前景是迷惘的。我也一样,胸有激情热血,心有诗和远方,却不知道改革的春风会把我这粒飘离故土的种子吹向何方。

熙熙攘攘的人流里,扛着包的我像空气中的一粒尘埃,环顾四周陌生的环境,不知哪里才是自己的归宿。初春的广东春寒料峭,我的心却是暖的,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南方改革开放的滚滚热潮和充满活力的繁荣氛围,百废待兴。扑面而来的欣欣向荣景象使我既感新鲜又充满好奇,高楼大厦上的巨大广告牌,马路上一辆辆急速奔驰的摩托车,传入耳畔的港台音乐和粤语白话,匆匆的人群中不时冒出几个老外的面孔进入我的眼帘,西装革履手拿“大哥大”的老板和白领精英……,所见所闻无不告诉我,广东是正在腾飞的福地,这是一块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我暗暗下定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

蓝天白云的东莞城市面貌,图为以台商大厦为中心的城市标志建筑群

 

我南下的第一站直奔东莞虎门,记得那时这个珠江口的小镇已经有公共汽车了,东莞第一家“三来一补”的企业“太平手袋厂”就诞生在这里,虎门有遍地开花的港资台资工厂,满街都是找工作的打工一族,大街上贴满了招工启事,我却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于是我转道莞城寻觅机会。

找工作的日子是艰辛的,一回回的碰壁打击着我的信心,一次次的失落煎熬着我的意志。求职的那些天里,我每天大量的时间就是翻阅报纸,当时《东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每天都有整版的篇幅刊登招聘广告,大街小巷也贴满了招工启事。机会大把,合适的不多,好一点的单位要求也很苛刻,机遇和困难并存。大量的招聘说明广东需要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需要吃苦耐劳的各类打工人员,这平添了几分我扎根东莞的信心和热情。我一条条的阅览,对照,权衡,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位,然后寄上简历和联系方式。九十年代初,BB机都还没完全普及,打电话须到公用电话亭,电脑打字更是一种奢侈,一份份简历是自己写的,然后贴上邮票从邮局投递出去,明知渺茫,但每一封寄出的求职信就意味着多了一个放飞的梦。

偶尔也有通知去面试的,但总是让你败兴而归,用人单位面试人员最后一般是这样打发你:“留下你的资料和联系方式,我们审核后有消息会通知你”。然后是渺无音讯,石沉大海。这话成了职场搪塞人的套语。

有过懊丧,有过纠结,但一次次的失望仍然不能磨灭我对梦的追求和信念,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广袤的珠三角这片热土一定会孕育滋润我梦的种子,发芽生根。

有心人总是有上苍眷顾的,几经周折,终于,一个多月后,我在筹建中的广东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谋得一份职位,公司人事劳动部收录了我。我在老家原工作单位是办的是停薪留职一年,只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来广东打工闯荡,试试能否寻找到自己的理想位置,没想到,到了这家公司后,招聘录取人员一律办理调动手续。运气来了,这年五月,我的户口和工作关系转到了东莞,我成了“新莞人”。

广东彩色显像管公司是当时东莞工业的一面旗帜,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名牌大学生。改革开放之初散落在东莞的“三来一补”工厂遍布城乡,星罗棋布,而彩管公司被称为“月亮工程”,群星绕月,可见其在东莞的地位。1996年公司成功发行股票上市,名为“广东福地”,成为东莞屈指可数的上市公司。

立业,安家,工作,生活。自此,我在东莞一待就是三十个年头,岁月沧桑,我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双鬓花白的老人。时光变迁,旧貌新颜,我见证了东莞三十年来的建设成就和巨大改变。

东莞是一块福地,港资台资外资企业云集,进出口贸易一直处在全国前列,毗邻港澳,号称“世界工厂”,东莞人敢为天下先,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为广东“四小虎”之首。

东莞是一块包容之地,厚德载物,海纳百川,吸引聚集了各类优秀人士来这里打拼创业,群英荟萃,人才济济。记得当时广东社会上很流行的一句自励的话是“不是猛龙不过江”。

东莞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这里有林则徐的销烟池,有鸦片战争的古战场,是东江纵队的根据地,出过袁崇焕,蒋光鼐等历史名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许多享誉盛名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东莞是我家,是我的第二故乡。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浪潮把我推向了这块热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给了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机会。回想当年南方寻梦的艰辛历程,我感慨万千。生活在这块宜人的大地上,我庆幸当初的决心和选择。

我把青春献给了东莞,很荣幸东莞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也有我的一分微博之力。感谢东莞给了我机遇,历练,见识和活力,更感恩东莞给了我人生的许多快乐,寄托和幸福。

凤栖梧桐, 《左传》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故事。东莞就是我的梧桐,是我的福地。我爱东莞,虽然已经退休了,仍然有梦。我与东莞的缘分在继续,梦也在继续。

文字:新华社 图片:郑家雄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