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旗峰雅韵|敢为人先 走在前列——太平手袋厂成立的政策背景、经过及影响
i东莞 2021-12-05 22:02:54

改革开放前东莞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然而,在这薄弱的工业根底上,东莞以创办“太平手袋厂”为契机,以“三来一补”业务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为东莞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速度——高质量发展之路拉开了帷幕。

 

太平手袋厂在东莞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一、政策背景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间,党和国家工作有所前进,一些领域的拨乱反正已经开始,经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和外交工作也有所恢复和发展。人们急切地期待着党和国家迅速摆脱困境,迈开大步前进。”这正是“三来一补”企业在南粤大地破壳而出的深厚宏大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

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外贸体制改革“先行一步”。早在1977年,曾经受“左”的路线干扰破坏的我国对外贸易,开始复苏并呈现较好的局面。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安排好国内市场,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1978年7月6日,国务院特别针对广东、福建两省制定《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企业补偿办法试行条例》,7月15日,又更名为《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东莞人称之为“22号文件”。“22号文件”允许采取先办厂、后承接外商加工装配业务的“来料加工”方式,试行“三来一补”业务。这是有关“三来一补”的第一个管理办法。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

1979年3月,国务院发布《以进养出试行办法》,9月,国务院发布《发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对来料加工业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指出“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实行,原发《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即行废止”;要求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加强领导,解放思想,千方百计把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更多更好地开展起来。

(二)广东大胆谋划“先走一步”

改革开放前,广东连续14年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外经贸方面,除持续举办“广交会”之外,广东外贸增长迟缓。1978年虽然进出口总额有15.92亿美元,但进口总额仅为2.04亿美元。

1978年3月,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提出要积极扩大对外贸易。4月,广州如期举办春季“广交会”,前来观摩、参展的港澳同胞和侨胞代表空前活跃,他们感受到国家“抓纲治国已初见成效”,特别是侨务政策的逐步落实,增强了他们对港澳与内地之间经济往来的信心。

6月20日,习仲勋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迅速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和宝安、珠海两县建设等问题。7月初,习仲勋在宝安调研时提出,要抓好对外经济贸易,引进香港同胞和外商投资办厂,抓好外贸出口基地建设,强调诸如让香港资本家进设备采沙石出口、吸收外资搞加工业、恢复边境小额贸易等问题要“说办就办,不要等”,“外贸基地规划好了就要干,讲求实效”,“香港市场需要什么,什么可以多挣外汇,你们就养什么、种什么”。他还指出:“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的,就干,不要先去反他什么主义。他们是资本主义,但有些好的方法我们要学习。”

1978年秋,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习仲勋代表广东省委向中央提出“三个放手”的设想,即“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前提下,让广东放手发展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渔业,放手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社队企业,放手发展外贸出口工业,加强同港澳、华侨的各种经济合作”,并表示:“如果中央同意这个设想,我们决心动员全省人民做出成绩,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还建议中央考虑:“鉴于广东与港澳来往密切,希望能允许广东在香港设立一个办事处,加强调查研究,与港澳厂商建立直接的联系;凡是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方面的经济业务,授权广东决断处理,以便减少不必要的层次和手续。”习仲勋所提的设想和建议得到中央的肯定和支持。

1979年7月15日,《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正式颁行。中央认为,这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广东省迅速作出反应,将东莞、南海、顺德、番禺、中山5个县定位率先开展对外来料加工的试点。

 

二、东莞的破局之举

(一)太平手袋厂的诞生

香港信息灵通,得知国务院和广东省政府决定开展来料加工的消息后,许多香港商人跃跃欲试。在“22号文件”颁行后的第5天,也就是1978年7月20日,香港信孚手袋有限公司经理第二次到东莞考察(第一次港商张子弥与东莞县二轻工业局局长钟润在莞城见面交谈后,去太平考察,当天回港)。29日,在东莞县二轻工业局负责人陪同下,再次到东莞考察,并到东莞太平镇太平服装厂洽谈合作事宜并展开前期筹办工作。8月30日,东莞县二轻工业局与香港信孚手袋有限公司签订投资额300万港元的来料加工合同,合作兴办太平手袋厂。经过一段时间的试产,9月15日正式投产。

 

2011年4月27日,太平手袋厂创始人张子弥回莞参观,其身后为33年前的生产实景还原

 

 

 

由于工厂开工前的选址筹办工作是从7月份开始,东莞县太平手袋厂实际诞生于1978年7月,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厂,也是中国内地最先实行计件工资的工厂之一。太平手袋厂不仅是中国“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的起点,而且是东莞外向型经济的起点,它成为东莞腾飞的独特路径,是“东莞模式”的雏形。

(二)东莞选择“三来一补”的原因

东莞“三来一补”的兴起,既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又是落后地区实现农村工业化的一种较优选择,除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丰富,成本低廉,靠近市场,浓厚的商业文化传统及政策背景外,最主要的还有以下原因:

1、东莞人敢为人先、务实创新的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柱。“三来一补”的经济形式能够在东莞扎根发展,得益于东莞“敢为人先、务实创新”的人文精神。改革开放伊始,东莞人抢抓机遇,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他们思想解放,敢闯敢试;他们不搞姓“社”姓“资”的争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们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以改革促发展,营造出珠江三角洲首屈一指的投资、创业氛围。正是有了这种人文精神,东莞冲破重重障碍,在布满荆棘的发展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独特发展之路。

2、东莞优越的地理人脉资源

东莞毗邻香港,是中国内地最接近国际市场的地方之一;同时又离广州很近,经商意识浓厚。东莞是著名的侨乡,有60万港澳同胞,18万海外侨胞,同受岭南文化熏陶,人文相近,使东莞容易接受香港、澳门的辐射。东莞县善于利用这些优势,充分调动华侨、港澳同胞的积极性,吸引莞籍港澳同胞、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华人华侨及港澳同胞怀着“支持祖国建设,报效桑梓”的夙愿,除捐款捐物外,还以侨汇、投资等形式,通过各种途径将海外资本输入国内。当时,东莞地区所利用的外资,其中90%左右是属于粤籍的港商、华侨的投资。

3、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为东莞承接“三来一补”带来了良好机遇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亚太地区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面临资源要素制约,为此,“四小龙”推出了新发展战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与此同时,大量国际资金也在谋求出路,国际资本特别是产业资本的逐利性,驱使外商把资本投入到劳动力资源丰富、刚刚向世界开放的中国。正是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的强大推动力,把外商及港澳台商人的投资目光转向中国内地南端的东莞地区,这是东莞发展“三来一补”一个重要契机。

(三)内地首家“三来一补”企业为何落户太平镇

太平镇靠近珠江水道,水陆交通方便,毗邻香港。近代以来,太平的商业氛围较为浓厚,受到进出口贸易影响,人们思想相对开放。改革开放之前,太平镇手工业较为发达,县二轻局在太平开办了竹器厂、服装厂等多家中小型工厂。因为太平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相对频繁的进出口贸易,广州海关在太平设置了办事组,太平手袋厂创立后,太平镇及其周边的“三来一补”产业迅速发展,海关办事组升级为海关办事处,1983年正式成立了太平海关。在东莞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到香港的陆路交通不通畅的情况下,太平有简易的太平港口,可以通过水路交通直通香港乃至国外市场。此外,太平镇有一支具备多年工业生产经验的产业工人队伍,具备开展“三来一补”的劳动力要素条件及一定的工业基础。

太平手袋厂生产车间资料图

(四)东莞为推进“三来一补”产业发展采取的开创性举措

“太平手袋厂”的开办,让东莞人饮到了对外加工的“头啖汤”。东莞县(市)委及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实事求是,走出了一条独具东莞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

1、落实政策,解放思想,改变固有僵化思维

这一时期,干部群众僵化封闭的思想严重制约来料加工企业发展。东莞县委针对干部、群众的僵化思潮,认真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并处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华侨政策,把占用华侨的房屋退还给华侨业主,接受华侨、港澳同胞的捐赠,仅1979年,港澳同胞、华侨华人为支援家乡建设,就捐赠汽车455辆,以及拖拉机、电视机、钢材、化肥等一大批生产生活资料,为改革开放初期东莞的工农业生产注入了活力。

1978年下半年,县委组织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学习讨论,9月15日,县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通知,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东莞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破除僵化,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年11月召开的县三级干部会议号召广大干部要“敢于抓经济工作,努力研究经济规律”、“要注意研究经济价值规律,密切注意外面的经济动向”。县委还组织各级党委及计委、经委、财办、工商等部门积极进行思想发动和政策发动,清除“宁左勿右”的错误思想,帮助基层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省关于开展来料加工业务的方针和政策。

2、服务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改革开放前,东莞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东莞以农业县的基础发展对外加工业,急需补足基础设施落后的“短板”。针对东莞缺乏“三通一平”标准化工业厂房等状况,很多镇区利用闲置农村祠堂、会堂、食堂(俗称“三堂”)、仓库等为厂房,创办来料加工厂发展经济。再通过逐渐积累资金建造标准化厂房,完成了农村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东莞人称之为“借船出海”“借鸡生蛋”。

 

东莞三堂经济代表:在祠堂兴办的寮步西溪村大围毛织厂

 

 

 

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东莞大胆改革路桥建设投资体制,尝试性地制定一些路桥建设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创造性地运用“集资建桥、收费还贷”的模式建成全国第一座征收过桥费的地方公路桥——高埗大桥。此后,东莞“以路养路”“以桥养桥”“以电养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极大推进了东莞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也为全省、全国基础设施建设闯出一条新路。

3、转变思维,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1978年9月,东莞根据“22号文”精神,指定县外贸局牵头成立临时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负责开展全县对外加工装配工作。1978年12月,东莞成立专门的对外来料加工业务领导小组,下设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分设来料加工、外资企业管理、车辆管理、财政等管理机构。这是全国第一个加工贸易装配业务办公室。

1979年8月,东莞对外贸易局在深圳设立办事处,负责就近联络、接洽、服务港商。县委注意培养干部的服务意识,鼓励各公社、各单位的干部要躬行良好的待客之道,认真做好服务接待工作,打消投资者的顾虑。如改革开放初期,常平发挥交通优势,举办“荔枝节”,兴建了全国第一家镇级星级酒店,吸引了大量港商回乡投资。

1984年10月,县政府将“加工办”正式定为常设行政机构,并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有权签约的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加工办”在权限范围内,许多项目的洽谈、签约、审批甚至工商、税务登记、海关备案登记等,一般都是在一天内完成,极大地提升了投资建厂的效率,受到了投资者的称赞。这是全国首创的招商引资“一条龙”服务。

东莞先后制定了“发展‘三来一补’业务的10条优惠措施”、《关于来料加工内销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管理的若干规定》、《对外加工厂厂规》、《厂长、会计、仓管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和规定。东莞还有意识地开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提升“三来一补”相关业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按国际惯例管理企业的意识。此外,东莞注重引导农民向工人、向市民转变,引导和培养农民学会社会化分工,适应工业化生产和生活方式,东莞百万农民在全国率先实现规模化“洗脚上田”。

此外,东莞还对“三来一补”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大胆的改革,采取多种灵活的形式,允许外商有生产技术管理和经营权,努力创造出有利于按照国际惯例运行的企业管理体制。东莞由于高度重视投资环境的建设,吸引了众多的港商、台商乃至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投资者前来投资办厂,东莞也被誉为“投资者的天堂”。

4、与时俱进,率先推动外向型经济向着更高形态发展

以太平手袋厂为起点,东莞很快形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但这一时期引进的“三来一补”企业均为劳动密集型的一般性加工制作业,存在成本低、项目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弊端。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东莞陆续建立和完善适应“三来一补”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有意识地开始引进多样化外资,出现了东莞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和第一宗合资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形式更多样、形态更高级。同时,在完成资本积累的基础上,东莞鼓励兴建标准化工业厂房,逐步替代原先简陋的“三堂”。1983年,长安镇乌沙村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加工工业区。

1984年,随着第一批“三来一补”合同到期,东莞县委制定一系列调整提高措施,消化吸收“三来一补”工作的具体要求,以“三来一补”为重点,抓紧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带动全县工业企业的更新改造。大量的“三来一补”企业协议期满后转为内销,来料加工转为合资合作等。

1984年9月,东莞第五次党代会确立“向农村工业化进军”发展战略。1985年2月东莞被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由于充分灵活运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实行市、镇、区、村、家庭五个轮子一起上,东莞呈现出外向型企业遍地开花的局面,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东莞外向型经济开始了第一次结构性调整,由生产传统工业品为主的简单加工装配扩展到零部件、机电产品的加工装配业,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占东莞外贸出口额比重逐年提高。到1987年,全市加工贸易年度工缴费收入达1.07亿美元,占全省工缴费收入的39.6%,人均创汇208美元,居全国县级市之首。当时每天有700多辆直通汽车往返于东莞与香港之间,其规模相当于内地一个省的水平,香港与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的“前店后厂”合作形式逐步形成。

 

而今静静陈列着的太平手袋厂生产设备,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三、成效显著

太平手袋厂诞生后的当年就获得加工费100万人民币,创汇60万港币。1978年由于“三来一补”企业的加入,壮大了全县的出口创汇能力,东莞外贸出口额占全省的比例达19.3%,接近五分之一。到1979年底,全县共签订对外来料加工装配协议184宗,投产140宗,解决11000余名职工就业,收入工缴费234万美元。此后,东莞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外向型工业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改革开放之后,东莞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其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省乃至全国领跑,与顺德、南海、中山一起称为珠江三角洲“四小虎”。至1993年底,东莞共对外签订来料加工协议1.2万宗,吸纳外来劳动人口150多万人,实际利用外资29.05亿美元,利用外资企业累计出口创汇32.11亿美元。至此,东莞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确立了国际性对外加工基地的地位。发端于太平手袋厂的“三来一补”产业,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为东莞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奠定了今天东莞万亿元GDP、千万人口新一线城市的基础。

 

参考资料:

1.该书编写组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21年8月版;

2.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著:《广东改革开放发展史(1978-2018)》,南方出版传媒、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3.《广东改革开放史》课题组编著:《广东改革开放史(1978-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7月版;

4.莫淦钦:《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的总结讲话》,载《东莞改革开放史料选编》(1978-1984);

5.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编:《东莞市外经贸志》,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版;

6.广东省政协编:《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文字: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刘韦玲、黄勇胜) 图片: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东莞日报(郑家雄、李梦颖)资料图 编辑:王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