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亲和力和归属感,是一座城市最大的吸引力。
而亲和力和归属感,往往体现在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上、一个个微不足道的诉求上。
政务服务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同时也是“数字之都”,在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和做法,同样吸引眼球。
11月30日,“五城耀粤赣 融抱大湾区”赣深高铁五城联动采访团,先后走进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下称“12345热线”)、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宏远篮球俱乐部训练馆,深入了解东莞行政服务改革成效、感知浓厚篮球氛围,沉浸式体验了一场东莞在行政服务、体育文化的“速度与激情”。
“一呼即应”:便民热线展示东莞温度
一排排身着统一工装、头戴耳机的工作人员话务员正在接听电话,有的在快速敲击键盘,记录下来电群众的诉求,有的则耐心讲解,为来电群众提供办事指引……
采访团走进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这里就是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无论是消费维权、教育咨询,还是企业服务、疫情防控……在任何时间、遇到各类问题,市民只需拨打12345热线电话或登录小程序等,即可获得7×24小时不间断政府服务。
据介绍,东莞市12345热线于2014年12月17日正式开通运行,为企业和市民群众提供“7×24小时”政务咨询、民生诉求、投诉举报、效能监督、建言献策等服务。开线7年来,分批整合了83个部门、35个镇街(园区)共268条非紧急热线,开设电话、网站、微信、APP等全渠道服务,实现群众诉求“一平台响应、多渠道服务”。
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场景
“目前,东莞12345热线最快响应时间为1分钟,最快办结时间为1天。”现场讲解员告诉大家,今年以来,东莞全面启动12345热线扩容提质,并纳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发布了《关于优化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打造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爱心线的通知》,从九个方面优化提升12345热线,即始终坚持“一个中心”、群众诉求“一把手领办”、政务服务“一号对外”、热线接听“一呼即应”、诉求办理“一单通达”、办理进度“一刻不缓”、跟踪督办“一抓到底”、服务资源“一网互联”、社会各界“一线体验”。
采访团走进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采访期间,在12345热线大厅里的一台“莞家政务”自助终端机吸引了采访团注意。经过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原来这是一部具有视频连线功能的终端机,群众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咨询和办理相关业务,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操作的时候,可以直接点击自助终端机的视频功能,很快就会和“12345热线”话务专员视频通话,话务员会通过视频引导群众如何操作。“目前全市已经有700多台‘莞家政务’自助终端机分布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说。
大事小事“一呼即应”。东莞市12345热线已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意、服务民生的重要纽带和载体,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今年以来,东莞市“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215万宗,服务市民113万人次,12345热线品牌已深入人心。目前,热线中心座席规模扩容至300席、450人,话务接通率提高至90%,咨询类直接解答率提升至98.4%,接听满意度达99%,成为省内整合程度最高、经济效益最优的热线之一。
“数据跑腿”:政务服务体现东莞速度
2019年正式启用的东莞市民服务中心,是东莞全市发力“放管服”改革,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重要平台。该中心占地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以新一代便民惠民城市客厅为定位,以“集成度最高、创新点最多、便捷度最快、体验感最好”为目标,高标准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地标。
采访团走进东莞市行政服务中心
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一网通办……作为东莞展示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张新“名片”,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共进驻50多个部门、20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是目前全省进驻部门最全、事项最多、综合窗集成最高的办事大厅。工作人员介绍,在东莞,不动产业务可全程网办,最快1小时出证,展示着“东莞速度”。
东莞市行政服务中心
在政务服务中心,将“东莞智造”的元素也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政务服务智能出证窗口,工作人员为采访团演示机器手臂自动取证的全过程。该智能出证窗从设计到制造均由东莞出品,整套设备包括多功能柜机、机械臂及存储柜三个部分。多功能柜机具备验证业务受理号、身份证信息、人脸信息、电子签名的功能,办事群众完成身份验证后,机械臂根据后台系统指令实现智能精准抓取(精准度达0.2毫米),全程只需20秒即可完成自动化取件。
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截至2021年10月31日,东莞市民服务中心累计办理实体窗口业务121万宗,五星好评率为99.98%,推出的各项政务改革措施,获得企业和群众的高度肯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靓丽名片。
篮球城市:冠军精神印证城市发展
东莞不仅是“世界工厂”“制造之城”,“篮球”也是这座城市的另一个符号。从1993年全国第一家民营职业篮球俱乐部——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正式成立到广东宏远男篮先后11次获得CBA联赛总冠军,篮球已经成为东莞的另一张“城市名片”。
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场景
要想读懂这张“城市名片”,宏远篮球俱乐部自然是绝对核心。30日,采访团们来到宏远俱乐部训练馆,探访宏远篮球队员日常训练生活,对于东莞这座城市的篮球文化有了更为生动的了解。
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给采访团赠送篮球
“宏远男篮这些年一直扎根东莞,与家乡共同成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通过努力为城市增光添彩,始终是我们的责任与追求。”早已为球迷熟知的前中国男篮国手、CBA史上首位“万分先生”朱芳雨带领媒体采访团,参观了宏远俱乐部训练馆、讲解回溯了宏远男篮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宏远男篮的荣耀,与东莞这座城市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
体育是文化,体育是精神,体育更是民生。伴随着篮球事业的持续发展,篮球已成为东莞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为东莞这座城市文明注入了活力因子。
采访团走进东莞报业集团
东莞报业集团历史陈列馆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东莞行最后一站到了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参观集团报史展览馆,了解集团发展历程和创新成果。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树坚表示,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走进东莞,用文字和镜头记录、展示了东莞作为新一线城市、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城市魅力和形象。“五城”联动机制取得了一个好的开端,推动了“五城”党媒的沟通与交流,在媒体深度融合和未来发展方面带来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