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党代会 跨省大调研⑦|从文娱到“智造”,长沙做了什么?
i东莞 2021-11-16 08:20:26

引子

让一座城市流行起来。对于北京、上海、西安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它们有顶配的资源禀赋;可是对于资源普通型城市来说,要“出圈”太难了,长沙是一个例外,即使它从来不是被“偏爱”的选手。

既不靠海,又没有名山大川,在“南深圳、北武汉”两面夹击下的长沙,这些年却接连收获新晋网红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夜经济十大影响力城市等一张又一张崭新名片,并且坐拥七大千亿产业集群,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居省会城市首位,一跃成为继武汉之后第二个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万亿大关的中部城市。长沙的秘密在哪?东莞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2005年,一档名为《超级女声》的选秀节目横空出世,让很多此前很少关注地方卫视的人,也开始关注起了湖南卫视,将目光投向了这个中部城市长沙。之后的十多年里,长沙以文娱产业为抓手,谱写了一曲独特的“网红城市”炼成记。

但是,站在2021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如果你对长沙的认识依然只停留在“网红“娱乐”等字眼上,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么,除了这些,当今的长沙还有什么?不妨顺着长沙文娱产业发展的这根引线去审视这座中部城市,藏在“网红”二字后的长沙,城市的发展能量让人震撼。

▲长沙

“抓”与“抢”

文娱厚度孕育产业高度

提起长沙,人们的印象里,必然少不了湖南卫视、芒果TV等。一个以文娱产业著称的娱乐之都,除了享誉全国的湖南卫视之外,最被外界所熟知的,还有那款外地人都趋之若鹜的奶茶。

湖南卫视、芒果超媒的成绩,是长沙强盛的文娱产业的一个代表,也是千年湖湘文化沉淀出的文娱基因的缩影。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湖湘文化在近代形成了“无湘不成军”的盛誉,并在文化、传媒、广告、娱乐等产业遍地开花。早在2018年,长沙文化产业增加值就逼近了千亿大关,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全国前列。

在不少人眼中,很难想象到这样一个娱乐之城,会与尖端产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互联网产业为例,长沙市的互联网企业已有数万家,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将“第二总部”落户长沙,比如百度、腾讯、京东、华为、58、360等多家互联网巨头都在长沙设立全国总部或区域性总部。

除了这些“外来户”,长沙本土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在“智慧交通”领域,出现了一些现象级的领头羊企业,如湘江智能、智慧畅行等。随着长沙抓紧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以“三智一自主”(智能装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自主可控及信息安全)为重点,在互联网核心技术、互联网创新生态、互联网应用场景上屡获突破。仅2019年,湖南省移动互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就达1326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长沙便是其中的核心支撑。这组数据,也预示着长沙这个“文娱之都”正逐渐变成“智造之都”和“智慧之城”。

▲“文娱之都”长沙正逐渐变成“智造之都”和“智慧之城”

长沙之变,根源在哪?“抓”与“抢”是长沙经验里的关键词。

2016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按照该规划,中部地区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2019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勉励中部省份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机遇抢抓中,长沙无疑是相当成功的那一个。长沙抓住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机会窗口,主动将互联网元素迎至岳麓山下——2014年秋,互联网岳麓峰会在长沙举办。经过7年的发展,从2014年300人参会、6名湘籍大咖坐镇,发展到如今3万多人火热报名、百余名重量级嘉宾参会,互联网岳麓峰会已然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性品牌,与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遥相呼应,获得了“冬有乌镇、春有岳麓”的声誉,互联网也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液,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气质。

此外,长沙还积极利用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互补。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制造业,是长沙产业体系之中最突出的板块。而在当下新的发展阶段,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支柱产业已形成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制造集群,以批发零售、房地产、金融服务业主导的产业体系,迫切需要科技和现代服务业的赋能。长沙则借此,结合自身在传播领域的“广电湘军”“房价洼地”,以及“网红城市”的人间烟火等比较优势,将“场地”摆到了深圳,在大湾区大抛橄榄枝,一场“三高四新”战略暨投资环境(深圳)推介会,共揽回了51个签约项目,总投资623亿元。除了粤港澳大湾区,今年5月和9月长沙还分别将手“伸”向了北京和上海。

长沙敢于如此频繁地“出手”,底气何在?虽然资源禀赋并不占优势,但长沙这么多年早已摆脱了低存在感,“最具幸福感城市”“娱乐之都”“网红城市”等等,由文娱产业积累打造而成的一系列城市招牌就是长沙的底气。

做好“引”字诀的同时,长沙还在“留”字上不断加码,“大招”频放。如今年3月31日,就在原有“人才政策22条”基础上,出台《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人才集聚发展若干措施》,号称“史上最强人才新政”,对急需和高层次人才给予200万元奖励补贴、200平方米标准全额购房补贴、100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等真金白银支持。同时CSDN、高新区和多家互联网企业积极共建长沙软件学院、产业生态圈,预计每年为长沙培训1万名软件人才,致力于将长沙建设成为开发者中心城市。“程序员回湘服务平台”“长沙人才网”也成为覆盖全市乃至全省软件业的企业库、人才库。连续四年人口净流入超20万,2020年净增人口近41万。

政策利好、产业布局、产业生态、营商环境、人才储备,长沙从各方面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发展乐土。岳麓峰会,长沙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互联网企业、资本、人才发出“英雄帖”,也吸引了更多企业和人才集聚。

马栏山月湖文创小镇

“中国V谷”

“风水宝地”不做房产做产业

长沙市开福区有个叫马栏山的地方,其实既没有山,也不养马。它的得名有很多版本,流传最多的是,传说三国时期,关羽与黄忠大战长沙,在这里安营扎寨、修建马栏,因此得名马栏山。

如果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马栏山还是长沙最大的“城中村”。彼时,刚出任湖南广播电视厅厅长的魏文彬,正在推进着将长沙文娱产业聚集在一起。之后的年头里,一个集广播电视中心、影视拍摄基地、影视会展中心、影视旅游娱乐景区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园区,在马栏山诞生。

从此以后,不管是湖南卫视的《还珠格格》《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还是芒果TV的《爸爸去哪儿》《乘风破浪的姐姐》等电视剧、综艺节目都成为了现象级节目。尤其是选秀类的像超女、快男,更是开启了一个选秀的时代,至今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发轫于此的“广电湘军”让马栏山逐渐声名远播。20余年厚积薄发,20余年精彩蝶变。尤其是2016年,湖南省委常委会会议上首次提出打造“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后,马栏山的“发迹”一发不可收拾。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积极调研,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突出抓环境、抓科创、抓产业、抓人才、抓改革,已成为湖南省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示范区,名扬全国。

2017年12月20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正式开园,首批入园项目——湖南广电芒果大厦和中广天择项目举行奠基仪式;2017年12月2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年10月13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举行部省共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2020年3月31日,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在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举行挂牌仪式;2020年6月28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仪式,23个项目集中开工或签约,总投资125.8亿元;2020年8月13日,依托园区企业——HTC长沙宏达威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四个世界级5G+VR前沿技术研发实验室在马栏山月湖文创小镇正式挂牌成立……

被“南深圳、北武汉”两面夹击下的长沙马栏山,并不具备先天的区位优势,那么它为何如此受资本青睐?

位于长沙市开福区的马栏山,园区规划发展区共有15.75平方公里,浏阳河第八道湾在这里划出一道美丽弧线,是长沙市独一档“风水宝地”,但是,对于这样的一块“风水宝地”,长沙市却在“眼前可见利益”与“长远可能利益”中,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园区不做房地产,做文产,坚持‘房住不炒’,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最优的产业;发挥独特优势,依托湖南广电内容品牌优势,建设全要素视频产业生态圈;科创加文创,做数字新经济……”在园区展厅内,工作人员铿锵有力地向每一位参观者这样介绍着。

“作为一个天使投资人,带着年青的团队回到长沙,不仅仅是因为乡情,更看重的是长沙的产业基础和这里的创业环境。”长沙宏达威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黄晓君简洁明了地道出了她的初衷。

▲长沙宏达威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黄晓君

黄晓君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湘妹子,年轻时的她和许多同乡一样,“上京下广”打拼,彼时的长沙,甚至是湖南,对她而言除了一份乡情,再无其他的吸引力。但是,随着这些年来“网红”城市的扬名,她也一直在观望着。

“处于城市中心的绝版地带,政府不做房地产做文化、做视频、做数字新经济,这是政府的决心,亦是我们投资人的放心;其次,文娱产业的兴盛,以及‘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环境,把我们的人心也留在了潇湘大地。”黄晓君说。

在这里,技术与文化碰撞产生的创新创意随处可见:通过5G云、4K、AI修复上色等技术手段,1964年版电影《雷锋》从黑白变成了彩色,雷锋形象也更加立体生动。电视节目里,主播说新闻,左下角的AI虚拟主播打着手语翻译,这套人工智能(AI)手语电视播报系统由湖南长广千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如今,这套系统已在近150家媒体应用,致力于让越来越多的听障人士“畅听”世界。

▲四个世界级5G+VR前沿技术研发实验室在马栏山月湖文创小镇挂牌

走进马栏山,到处是青年人,在这里,青春是一种姿态,追梦人英姿勃发。园区从业人员5万多人,平均年龄26.7岁,青年创业者占近90%。带着年轻团队来到园区扎根的黄晓君坦言,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对于年轻人创业很包容,这样一个极具潜力的平台给予她绝佳的创业机遇。目前,长沙宏达威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工业、文创、教育等领域都有非常多成功的案例,如自主研发的“VIXR”数字化引擎,可以精准地将产品的电子设计转换为超高精度的VR数字模型,并实现5G实时云渲染,通过5G和VR技术的融合,在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可以通过虚拟实现,先行一步将设计蓝图变为数字化的实物,大幅度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公司入驻园区不久,就已经服务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中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长沙先进制造业的头部企业。

这些年,像黄晓君这样,被长沙政府的政策、决心,以及长沙“幸福感”所吸引的资本并不在少数。截至2020年,该产业园已汇聚了4家主板上市公司、云集了3000多家各类文创企业,去年,园区企业实现营收430亿元;今年1至7月实现营收319.55亿元,同比增长50.14%,已经成为一块以数字视频创意为龙头、深受互联网企业青睐的宝地。一大批优秀的文创企业在这里抢滩布局,一大波新颖的文化创意在这里茂盛生长,中国最大的视频基地——“中国V谷”正呼之欲出。

东莞日报社跨省调研采访组实地采访中

记者观察

厚培独有优势建设城市品牌

让一座城市流行起来。对于北京、上海、西安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它们有顶配的资源禀赋;可是对于资源普通型城市来说,要“出圈”太难了,长沙是一个例外,即使它从来不是被“偏爱”的选手。

既不靠海,又没有名山大川,在“南深圳、北武汉”两面夹击下的长沙,这些年却接连收获新晋网红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夜经济十大影响力城市等一张又一张崭新名片,一跃成为继武汉之后第二个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万亿大关的中部城市。

东莞和长沙有着不少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在地理位置上,东莞在广州和深圳的“夹击”之下。改革开放40年来,东莞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以制造业立市的思路,主动承接港澳台的产业转移,形成了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并快速地成为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在金融危机来临时,东莞市又通过快速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以内源型经济为带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制造业名城,号称“世界工厂”,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号称”二字上,至今仍然未有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原因在哪?“长沙经验”或许能带来一定的启示。

不过,值得东莞注意的是,任何城市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国情、市情。站在现实基础上一脉相承,远比重起炉灶更有效率。而从平实入手,面向未来打造城市亮眼的金名片,才能更接地气、更有质量。

以长沙为例,二十余年来,文娱产业之所以能做大做强做“出圈”,政策和资源的倾斜肉眼可见,这也正是当地精准地把握了适合自身市情的突破口。这个切口虽小,但贵在精准、接地气,因此才能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以这个小切口为抓手拉动城市“幸福”指数,在聚集“人气”的同时,精准地借力政策将产业延伸壮大,走出了一条资源普通型城市“逆袭”腾飞的“长沙经验”。

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象征着品质,也是一种价值理念、体现着精神。尊重薪火相传的历史文化基因,发掘城市独有的个性资源,因地制宜加强城市品牌建设,城市就能让生活更美好,市民就能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长沙的思路与实践说明,城市品牌的打造是一项系统工程。瞄准未来、志在卓越,高质量高效率地厚培独有优势,城市才能在竞争中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指导单位:市委宣传部

总策划:张树坚

策划:雷石鹏 虞清萍

执行:黄涛 沈勇青 林朝丰 李金健 邓文燕 张华桥 王子玺 付碧强 刘召 王东 程永强 陈帆 陈栋 李梦颖

文字:资深记者 王子玺 图片:李梦颖 视频:李梦颖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