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品质课堂”行动,探索“品质课堂”的有效途径,打造高品质音乐课堂,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近日莞城沙田联动举行音乐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两校老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
活动开始,首先由莞城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中心分校钟珮珊老师和沙田镇中心小学关倩怡老师带来同课异构的教学课例《母鸡叫咯咯》。
课堂上,钟珮珊老师善于抓住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各种学生喜爱的动物角色演绎了一个生动活泼的音乐故事,同时通过设计趣味的音乐聆听活动,带领学生置身于开心农场的音乐教学情境中。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母鸡生蛋后开心报喜的场景。在最后情景剧的拓展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大胆地通过创编歌曲来表现自己,充满了童真趣味。
关倩怡老师以简笔画的方式呈现音乐形象,让学生逐步地猜测本课的主角,瞬间吸引学生的眼球,接着通过多种聆听,师生接龙等方式,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与动物朋友们唱歌跳舞。她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进行律动体验、乐器伴奏,同时,也给学生提供自主创编的舞台,让学生在动静结合的音乐活动中学习歌曲。
探索培养孩子创造能力的路径
两节精彩的音乐课,给观课专家和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执教老师的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精彩点评。
东莞市小学音乐学科带头人、莞城教育管理中心音乐教研员蔡云表示,音乐教师不仅是“单课的执教者”“技术传授者”,还是“课程的实践者”“美育的践行者”。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长线发展,对学生的声音、吐字、节奏要有所要求,为学生终身音乐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要关注创意实践,在学生自主创编环节,关注“赋权”与“留白”,把自主权还给孩子。
沙田镇教育管理中心音乐教研员罗苑指出,“好学”比“学好”更重要,“育人”比“育才”更根本,让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是在完善自己,鼓励新教师多多参与交流学习,提升课堂教学内涵,明确教研方向,不断树立打造高效课堂、品质课堂的意识。
“同课异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音乐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创作能力。”广东省特级教师、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莞城步步高小学课程研究中心主任胡颖表示,在如今课堂创新与改革的背景下,音乐教师不仅仅面对勤奋和机遇,更重要的是学会深度思考,鼓励在座老师探索培养孩子创造能力的路径,从寻找方法中发掘路径,让学生达到教师预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