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天平守护者②|邹春平:倾心仲裁,实践中成就自我
i东莞 2021-11-04 21:35:07

办结案件550宗!这是市人社局横沥分局仲裁负责人、专职仲裁员邹春平不到4年时间里的成绩单。办案数量位居东莞仲裁系统前列,更难能可贵的是,550宗案件里,他的案件调解率高达57.72%!

“做劳动仲裁不容易,但是,再难我们也要迎难而上。”谈起自己的仲裁员之路,邹春平如是说。

6年努力,军转干部成功“转型”

现年46岁的邹春平,在东莞仲裁员队伍中,属于“大器晚成”的一个特例,甚至,他在36岁之前,都没有过劳动方面的工作经历。

“我是一名军转干部,2011年才转业到现单位的。”邹春平告诉记者,部队服役十六年里,他分别担任过连队文书、团财务股和军需股助理员、副政治教导员、军需股长等职,军校毕业后又从事后勤工作,在部队的履历非常丰富。

“这些工作和仲裁工作完全不一样。”邹春平仲裁员需要具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熟悉劳动法律法规,有独立办案的工作能力,而且必须独立、公正、公平办案,作风正派。

转业到单位后,邹春平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初到单位后,他努力调整自已的心态,以新人的姿态积极面对新工作,一切从“零”开始。

“每次向比我年轻许多的同事们请教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有点不好意思,但我却非常清楚自己就是一个新人,不摆正心态虚心请教、学习,就无法完成转变。”邹春平说。

自此,邹春平不断在信访、监察工作中进行实践,打牢成为仲裁员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他也非常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仲裁员,必须在“自身”上多下功夫。除了工作中实践外,他也积极参加内外培训,通过专业平台、法律频道、专业书籍等多渠道充实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干中学,学中干。

在良好的心态和努力的付出下,邹春平一步步地开始转变,2011年、2012年、2013年他连续三年在单位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期间还被市人力资源局评为人力资源系统先进工作者,2017年他终于完成了从一名军转干部到专职仲裁员的转变。

倾心仲裁,在实践中成就自我

去年8月,横沥仲裁庭陆续收到13名申请人诉某高公司的仲裁案件,要求某高公司支付14个月的工资共23万余元。横沥仲裁庭受理案件后,指派由邹春平担任首席仲裁员办理案件。

心思细腻的邹春平一接到案件,就发现了不少问题。“申请人数多,且大部分申请人户口在同一地域;大部分申请人没有与某高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也没买买社保。”邹春平说,认真梳理一番后,他发现案件存在着大量的疑点,他结合经验判断,而这些疑点的指向很有可能是一宗虚假仲裁集体案件。

为证实自己的判断,邹春平从其他员工、房东、村委会、邻近企业、税务局等多渠道了解实际情况,从企业经营情况、工资发放方式、工作内容、企业成员等多角度进行调查核实。很快就查清案件事实,最终成功处理此宗虚假仲裁集体案件,不仅当事人未对裁决结果提起诉讼,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当仲裁员,不能打无准备的仗。尤其是立案前一定要清晰地了解申请人明确诉求、产生纠纷原因、过程,向信访、监察部门了解处理过程。仲裁工作会面对很多难点,比如对庭审把握、调查取证、案多人少等等,但是相比这些,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守护公平正义信念。”邹春平说。

文字:王子玺 视频:杨溪 苏祖洪 黄智谦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