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下雨天,或者夏天温度过高,有些幼儿园是否会被迫暂停孩子的户外体育活动?
有了室内体育游戏,孩子运动不会因天气暂停。10月29日,大朗镇中心幼儿园以东莞市幼儿教育研究会游戏研究部为依托,举行了《室内体育游戏——“玩”出精彩,“动”出健康》主题交流活动。通过现场观看、专家研讨点评、讲座引领等方式,主办方通过交流活动与东莞市众多园所分享了“室内体育游戏”这一理念及实践经验,并推动了该课题的优化发展。
/ 现场 /
教室、睡室、走廊“变身”运动场
随着音乐声响起,孩子们的运动时间到了!在大朗镇中心幼儿园,教室、睡室、走廊、音乐美术等功能室,各室内、半室内场所统统“变身”为运动场所。
睡室的小块空地被利用起来,孩子们在那不亦乐乎玩起了套圈圈游戏。教室里的小课桌成了孩子们玩“跳山羊”的好道具,他们或跳或爬,正在“翻山越岭”呢!
笔直宽阔的走廊更是体育游戏的绝佳场所。小班的孩子驾驶着小三轮、独轮车、自行车,正沿着路上早已模仿设计好的交通信号灯、指示线,以及“路标”提示,前往不同的地方。中班孩子的走廊游戏就更多了。只见老师在走廊两边拉上带铃铛的线,孩子们就可以或跳或爬或钻“穿越火线”。小心别碰响铃铛哦!而走廊两边拉上低低的绳网,就成了“蜘蛛结网”的游戏,要求孩子们在网底下匍匐前进,穿越蜘蛛网之后,站起来再努力向上跳,拍打走廊顶吊下来的小玩偶。还有一个叫“人体保龄球”的游戏特别受大班孩子们欢迎,只见孩子们头戴安全帽,趴在小平板车上,用双手控制平板车方向,滑行一段距离后,再头顶安全帽撞向前方的保龄球……除此,在大功能室里,有隔山扔波波球的“对打”游戏,还有爬竹梯、拉绳救援等各种好玩的室内体育游戏。
记者现场观察,只见孩子们满脸欣喜,表情专注,被各种有趣的游戏吸引着,再摸摸孩子的衣服,大多孩子玩得微微出汗。
有了室内体育游戏,运动不因天气暂停
东莞市幼儿教育研究会游戏研究部部长、大朗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陈凌云告诉记者,该园有很大的户外运动场所,有大大的篮球场、操场等户外运动区域,之所以做“室内体育游戏”这一研究课题,主要是考虑到东莞的天气,每年都会有一定时间的雨季,加之夏天温度过高时,户外运动常常被迫暂停或缩短时间,而“室内体育游戏”正好可以派上用场。有了室内体育游戏,不管天气如何变化,孩子们的运动不会停。
陈园长还表示,室内体育游戏的项目设计是“变化”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投票,老师设计的游戏,如果孩子不喜欢投票少,就会更换。游戏还会加入季节元素,例如,夏天时会增加玩水类游戏。总之,老师是游戏的设计者,会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点,结合游戏的体育锻炼效果等因素,对游戏进行优化和重新设计。
/ 专家点评 /
因地制宜,课题值得推广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邓泰初全程观看了大朗镇中心幼儿园的室内体育游戏展示后
表示,“室内体育游戏”这一课题非常好,能不受天气影响,保障幼儿在园的运动和游戏时间。
现场室内体育游戏设计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场所,巧妙根据场所的特点,以幼教人的智慧设计游戏,提供了丰富的器械,创设了丰富的游戏形式,让孩子自由探索,让孩子在愉悦中发展身心。这一研究课题非常实在,符合东莞气候特点,不仅适合在东莞推广,也适合在广东推广。
/ 观点 /
教师也要有“冒险精神”
主办方还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彭茜博士、副教授进行了主题为“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的讲座。
她认为,课程游戏化是将游戏化视为课程的理想状态,并追求该状态的过程,游戏化课程是结果。孩子在游戏中的自我发展呈螺旋上升式发展,会经过修正、练习、精熟等过程。老师也要有“冒险精神”,敢于面对不确定,以宽容、开放的心态面对孩子,可以先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因为贸然介入容易导致孩子游戏探索的中止。教师可依据孩子的能力,只进行“必须要”的帮助,进行适时的点拨、提示。教师要观察、了解孩子,并在游戏之后与孩子进行对话回顾,让孩子分享游戏中的发现,总结之前出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