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万相|东莞天一琴庐创始人朱茂江:古法斫琴传匠心 ,上下求索守初心
i东莞 2021-10-28 19:04:14

在可园北路一栋古朴的老房子里,时常传出悠长的苍古琴音,与周遭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环境相得益彰。循声步入,才发现别有洞天——竹篱笆、鱼池、茶台、盆景、书画、古琴、古筝、琵琶……映入眼帘的皆是中国风元素,营造出古香古色的意境美,空间虽不大,但韵味十足。

这一藏于闹市之中幽静之所,是斫琴师、古琴演奏家朱茂江在去年疫情爆发后精心打造的个人古琴工作室——天一琴庐。扎根东莞近20年,朱茂江一直默默致力于推广与传播古琴文化,坚持古法斫琴,传承匠心。

得益于东莞市文化馆重点打造的品牌项目——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朱茂江将于今年12月在市文化馆举办一个以“大音希声”为主题的个人古琴作品展,届时将向大家全面汇报其近二十年艺术求索之旅的所思、所悟及所得。

醉心于琴,求索不止

古琴,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历来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更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乃至静心悟道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有着“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美誉。

朱茂江与古琴的不解之缘得从其高中时代说起。一次,从录音机里听到古琴曲《流水》,瞬间被那古朴、深沉、悠远的琴音所吸引,惊讶于还有如此美妙的声音,便一直记在心里,“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通过磁带播放的。”

2005年,在广州大佛寺与古琴的邂逅,让朱茂江埋藏心底多年的古琴种子开始萌芽。彼时的他,已经来东莞打拼。一次和朋友去广州大佛寺游玩,恰巧听到岭南派古琴大师谢导秀先生的琴音,刚好谢导秀先生开了一个古琴公益班,于是朱茂江奔走于莞穗两地“蹭”了几节课,开启古琴弹奏启蒙。

因当时没有条件天天跑广州,朱茂江曾自学了一段时间的古琴。面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琴艺术,没有名师指点、引路,单靠自学,其效果可想而知。求学心切的朱茂江便又开始寻师学琴,于2008年至2015年在万江纯阳古观学习古琴弹奏与斫制,并在2015年创立自己的古琴工作室——天一琴庐。

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多年来,朱茂江始终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怀着对古琴艺术的敬畏之心,一有时间便出去游学。2018-2019年,朱茂江脱产在扬州刘少椿琴馆等处跟随名家进修古琴斫制与弹奏,汲取广陵派古琴精髓。

“完全脱产两年时间,是需要魄力的。”朱茂江说,当时很想出去进修,背着琴就去了,没办法,走的是职业道路,必须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与时俱进。

古法斫琴,匠心独运

善弹者善斫,古琴界素有这种说法。历朝历代,许多著名的古琴演奏大师,皆在斫琴领域有着较深的造诣,同时也是斫琴大师。

“学习古琴演奏的人,在学了一段时间后,都会有一个愿望——亲手给自己做张琴。”朱茂江在2008年斫制了自己的第一张琴,经过不断的研习、实践,技艺日趋成熟,现已完整掌握古琴斫制的整个工艺。

长期以来,朱茂江一直坚持古法斫琴,纯手工制作。所谓古法斫琴,即沿用古代精工细作的传统古琴制作技艺,工艺复杂、时间漫长、对原材料苛刻。“非常复杂,包括大大小小几十道工序,特别费时间和精力,必须要有工匠精神。”朱茂江说。作为一门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工艺,古法斫琴集文化、艺术、音律、美学修养和木工、漆工等技术于一体,少则一两年,多则几年方能完成。

古法斫琴的用料极为讲究。朱茂江介绍,古琴的面板多用梧桐木、杉木等松质木料制成,虽不是什么名贵木材,但导音效果好,而且用的多是上百年的老木料,“越是朽木,越容易出好琴。”

相传东汉时期的名臣蔡邕,途经吴地,发现火中的用材“啪啪”作响,凭其经验认定,烧火的木料是斫琴的上好琴材,即取出斫制为琴,其音声果然不同凡响,于是取名“焦尾琴”,成为琴界佳话。沈括亦有言:“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予曾见唐初路氏琴,木皆枯朽,始不胜指,而其声愈清。又尝见越人陶道真蓄一张越琴,传云古冢中败棺衫木也,声极劲挺。”

古法斫琴使用的漆,则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生漆,而不是用化学漆,而且斫制过程中需要反复上漆,上一次漆,待了干了以后再上,如此反复十几遍。“很容易受气候的影响,雨季的时候,特别不容易干,所以要有耐心。”朱茂江坚持自然风干,不去做过多的人工干预,“不管怎样,要对得起自己的匠心。”

斫琴亦斫心。每一张古琴,均是斫琴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都是有生命的。这也是其价值所在。一张选材精良、制作工艺讲究的古琴,往往能历千年而不坏。

个展在即,值得期待

在疫情之前,朱茂江称得上是过着闲云野鹤般的隐士生活,潜心于斫琴、弹琴、教琴,少与外界打交道。

有感于“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加之疫情倒逼,朱茂江决定“走出来”,恰好东莞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给了他这个机会,“希望借助圆梦行动这一平台,让集合我多年心血的古琴作品得以全面展示,也希望能够让更多古琴爱好者了解千百年来传统的斫琴技艺、匠人精神以及它自身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

朱茂江告诉记者,届时其个人古琴作品展,将展示伏羲式、仲尼式、落霞式、绿绮式、神龙式、大蕉叶式、蕉林听雨式、枯木龙吟式等多种经典古琴款式;展示其多年来全手工斫琴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原料,让市民和古琴爱好者深入了解从古至今一把流传于世的古琴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本次展览,既是一次成果展,又是一次汇报展。朱茂江希望借此给大家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相融合的古琴艺术盛宴。

大音希声,值得期待。

 

人物简介

朱茂江,湖南娄底人,1978年生,现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东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东莞天一琴庐创始人。

文字:赵水平 图片:受访者提供 视频:赵水平 编辑:王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