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商书写东莞慈善之路⑤|宏川集团:浩爱长存 善行天下
i东莞 2021-10-27 11:40:17

编者按:

为展现慈善大爱中的莞商力量,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联合《东莞日报》,通过采访多家爱心企业、商会,推出《莞商书写东莞慈善之路》系列报道,回顾莞商在公益慈善之路的点点滴滴。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宏川集团28年来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为社会创造综合价值”因此成为宏川集团的使命之一。宏川集团董事长林海川以身作则,坚持“浩爱长存 善行天下”,积极推动宏川公益事业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在2018年成立“浩善公益基金”,设立“宏川公益日”,将宏川公益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感恩和公益之心深深灌输到全体宏川人心中。多年来,宏川集团在广东、江苏、福建、四川等多个省市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纾难解忧等大量公益慈善活动,累计捐款超过4000万元。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9月,林海川积极响应东莞政府号召,跟随东莞代表团,前往东莞对口支援的四川甘孜州九龙县、雅江县,开展扶贫工作。在几天考察的时间里,林海川和东莞市代表团不顾劳累,马不停蹄,穿越高山峡谷,先后考察了九龙县呷尔片区寄宿制学校援建项目等。

在考察中,林海川积极响应东莞市的对口帮扶倡议,代表宏川集团向九龙县捐赠30万元,用于呷尔片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帮扶贫困学生。

两年后,在2018年11月,林海川再次跟随东莞代表团,再次来到了九龙县,以浩善公益基金的名义再度捐款30万元,资助九龙县教育。

对比第一次去九龙县,林海川感叹当地的经济、教育明显好起来了,“交通基础设施变好了,很多房屋是新建的。当地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新的教学大楼已经建起来了。”

对甘孜州九龙县的捐助,只是林海川和宏川集团善行天下的一个缩影。林海川多次代表宏川集团,先后赴云南昭通、四川甘孜、广东韶关等地参与东莞民盟、东莞政府部门的对口帮扶贫困村项目及“万企帮万村”等项目,同时带领企业在东莞、茂名、普宁、江苏、福建等多地开展了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纾难解忧等大量公益慈善活动,累计捐款4000多万元,其中包括扶贫济困1000多万元,助学安老2700多万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贡献了一份力量。

宏川公益事业腾飞

“饮水当思源,知恩应图报”,2018年6月20日,宏川的公益事业迎来了一个标志性事件,宏川以感恩之心、以爱之名,在东莞慈善会下正式成立“浩善公益基金”,宣告宏川公益事业全新起航。这一天也被定为“宏川公益日”。

林海川在当天致辞时表示,宏川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认同和大力支持。企业的财富来源于社会,也应回馈社会。多年以来,宏川人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践行“为社会创造综合价值”的使命,在多地开展了捐资助学、扶贫济困、舒忧解难等大量公益慈善活动。浩善公益基金的成立,希望宏川公益事业源远流长,不断发展壮大。宏川公益日的设立,希望全体宏川人长期坚持善行天下,回馈社会。

宏川将公益支持纳入年度全面预算,持续不断有组织、有计划的支持公益事业。浩善公益基金不仅有5名基金理事专门打理,还形成了专门的制度和机构运作体系。在基金的运作和推动下,宏川公益事业迎来了迅速腾飞之路,捐助的频率更高、范围更广、金额更大。其中最大的一笔捐赠是在厦门大学100周年来临之际捐赠2000万元,用于支持厦门大学翔安校区音乐广场建设。

根据浩善公益基金理事会的统计,自从基金成立以来,三年多的时间累计捐赠金额超过3500万元,捐助的地方横跨广东、江苏、福建、四川、青海等多个省市,涉及的领域包含扶贫济困、助学安老、拥军爱民、行业发展、商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全体宏川人参与慈善

在宏川,有一支低调务实的志愿队伍叫“星火志愿队”,队员们积极响应宏川“浩爱长存善行天下”的号召,多次参与植树绿化、公益徒步、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军民共建、敬老慰问等活动。

根据数据统计,志愿队中累计志愿服务时间最长的已经达到了646小时,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600小时的则有数十人。星火志愿队可以说全体宏川人参与慈善的典型缩影。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宏川集团火速响应,第一时间捐款捐物超过60万元,通过东莞市、太仓市、如皋市等各地慈善总会和机构捐出,用于支持援鄂一线医务人员和定点救治医院抗疫,以及助力各地疫情防控。其中,宏川集团在内部发出捐款倡议,得到了全体党员、干部及员工的积极响应,共计捐款11.7万元。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林海川以身作则,带领“星火志愿者”投身抗疫阻击战中,积极参与社区、村镇的防疫工作,为一线抗疫人员送温暖,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从浩善公益基金的成立到“宏川公益日”的设立,宏川将感恩和公益之心灌输到全体宏川人心中,坚持长期善行天下,回馈社会。同时林海川表示,“宏川将依托‘浩善公益基金’,携手各方公益力量,比如莞商、茂商,集聚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共同践行社会责任,为全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