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东、年近七旬的肖大爷患上骨关节炎,至今已有6年时间,他自述,双膝疼痛难忍,上下楼梯、多走几步路,膝关节都会发出警报,双膝关节已畸形,连走路都走不稳,有时候甚至会直接跪倒在地。在老家医院先后接受理疗、针灸、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最后医院给出了手术建议,最终在孩子们的建议下来到东莞南城医院骨科开展人工膝关节手术纠正膝关节畸形及缓解疼痛,经治疗,目前已恢复关节功能,肖大爷高兴地说:“终于感受到行走的快乐!”
双膝疼痛6年,走不稳、蹲不下
“注意保暖,当心冻出老寒腿!”“高强度运动伤关节了,不要太频繁!”生活中,不时会有这样的声音提醒你爱惜关节。有数据显示,在亚洲地区,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关节炎,我国关节炎患者甚至高达1亿以上,且人数在不断增加,关节问题令人苦不堪言,严重者甚至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骨关节炎大致可分为原发性骨关节炎和继发性骨关节炎两种类型。原发性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是关节随年龄增长不断退行性变、老化导致的。来自山东、年近七旬的肖大爷患上了骨关节炎,上下楼梯、多走几步路,膝关节发出的警报让他苦不堪言。据肖大爷自述,他双膝出现疼痛已有6年之久,双膝关节已经畸形,连走路都走不稳,有时候甚至直接跪倒在地。为此,他在老家的医院先后接受过理疗、针灸、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最后了解到东莞南城医院骨科开展的人工膝关节手术可以纠正膝关节畸形及缓解疼痛,决定来东莞接受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帮助老人体验行走的快乐
在南城医院骨科门诊,骨科主任罗鹏刚见到了走路一瘸一拐的肖大爷,经全面的评估:影像检查所示,老人的膝关节严重变形,活动度很差,双膝内翻且无法完全伸直,关节面软骨缺损,呈“骨磨骨”表现,前交叉韧带磨损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都已经达到终末期。
针对老人的情况,罗鹏刚表示,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终末期最佳的治疗方案,可以纠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肖大爷虽年近七旬,但是精神矍铄,盼望可以通过手术来解决因膝关节疼痛、畸形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问题。
罗鹏刚带领团队缜密制定和讨论手术方案。初次手术,先针对肖大爷情况相对恶劣的右膝进行全膝置换,历时1个半小时,手术取得成功。
术后,在骨科护理康复团队的指导下,肖大爷在术后4小时内就可以在无痛条件下做简单肢体活动。一段时间后,右膝关节疼痛及畸形得到矫正,屈曲、伸直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半个月后,肖大爷满怀信心地接受了左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五天,肖大爷不用依靠助步器,也不用人搀扶,高兴地直接赤脚在病房里走了一圈。
现在已经出院的他,两个膝关节不疼,走路顺畅了,他高兴地说:“终于再一次感受到了行走的快乐!”
罗鹏刚表示,很多人认为骨性关节炎只能手术治疗,或者等关节病情较严重时,才能手术治疗。为此,罗鹏刚解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科学的方法应该是阶梯性治疗,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病时间长短,遵循医嘱,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要避免讳疾忌医,出现问题及时就医,完善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医生提醒,年轻人也要且行且珍“膝”
罗鹏刚介绍,关节炎是人体整体衰老在关节的局部表现,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62%患有骨关节炎,7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80%。
他提醒,别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关节炎,受肥胖、久坐、高强度运动、长期膝盖受凉导致筋脉不通等因素影响,很多年轻人的膝盖也会提前进入“衰老”。
所以,膝盖的保养要趁年轻。现在已进入秋冬季节,走路、运动时,风、湿、寒、邪容易入侵,虽然湿冷不是导致关节炎的直接原因,但是由于气温下降,关节粘度增加,影响关节活动度,做好膝盖的保暖很重要。
除了保暖,保护关节也要“省着用”,控制体重之余,避免对关节造成压力、劳损的一些姿势和动作,如:
尽量少上下楼梯跪姿穿高跟鞋无防护措施下的爬山长时间步行、暴走,而慢走、游泳等都是保护膝盖的好运动,能增加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延长关节使用寿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明原因的疼痛、走路时膝盖突然没力、出现关节僵硬等情况,都是膝盖发出的求救信号,应及时关注和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