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霜降节气,这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渐冷,秋燥更明显,容易伤津,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多发的时节,这个时候可以煲汤来调养身体,药膳食疗研究者朱薇提醒,市民在这个时候的家庭煲汤中不妨加入一些适合的材料,例如麦冬、黄芪、白术和杏仁等,可以适当起到调养身体的作用。
霜降时节适合养津,煲补气润肺的汤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八膳合”药膳食疗品牌创始人朱薇介绍当下的养生重点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饮食宜多食用润肺生津养阴清燥、补气养阴的食物,多补充些水分以及水溶性维生素B和维生素C以抗秋燥。
2、肺旺肝衰,宜增酸减辛,助长肝气。
3、阴气加重,少食生冷食物,以防伤脾胃。
4、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不宜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
5、易触景伤情,可适当吃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和豆类等能缓解抑郁情绪。
此外,药膳汤也是非常适合的一种调养方式,朱薇表示,此时的煲汤以补气润肺为主,因为秋天对应人体五脏当中的肺,对应的颜色是白色。所以推荐的秋季养肺食材包含以下多种:大米、糯米、薏苡仁、燕麦、白萝卜、莲藕、山药、荸荠、芸豆、银耳、平菇、豆腐、鸡肉、鸭肉、草鱼、鲫鱼、鲤鱼、鲶鱼、蟹肉、虾肉、梨、椰子、牛奶、杏仁等,平日里市民不妨多食用这些食材。
在营养汤膳方面建议多喝老母鸡汤,条件好的可以选用“五黑鸡”。药膳也要讲究持之以恒,一般每周至少2次—3次,一般以4周为一个周期。
煲汤器皿以紫砂为最佳,忌放味重调味品
在煲汤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朱薇介绍道,首先药膳汤一般采用隔水蒸的方法,烹调时不能放盐,也不要放葱、辣椒、蒜等调味品,可能影响汤的调养效果,喝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再来调适,放少量盐。
再者,煲汤的器皿选择紫砂为最佳,其次为土陶罐,最次为陶瓷,不建议用不锈钢或者铝制品,以影响食材药膳的疗效。
最后,为保证药膳汤的口感,建议先煲制高汤,再用高汤来煲药膳。
对于患有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的少年儿童,适合煲补气润肺汤
对于家长们关注的重点,针对少年或是儿童来说,有哪些汤适合他们当下饮用呢?朱薇介绍,对于经常有扁桃体发炎、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的少年儿童来说,由于先天肺弱,或是后天环境影响,主要推荐用“补气润肺汤”来调理。周期为1个月。
具体配方如下:黄芪20克、防风10克、白术6克、甘草6克、太子参10克,下蛋“五黑鸡”250克(二天量,早晚各一次,每次100毫升),最好空腹喝,或者饭后半小时喝。以上药膳汤朱薇建议至少要用1个月,每年进入秋季以后就开始服用,一般选择在中秋,也就是秋分时节开始服用最佳。
但同时她也提醒,中医讲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秋冬进补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自己的体质(九种体质:阴虚、阳虚、气虚、湿热、痰湿、血瘀、气郁、特禀质和平和质),至少要分清阴阳,除了比较适合大众体质的汤谱,不主张自行“开药方”煲汤,最好还是让中医师诊脉,针对性地开方,然后自己回家煲汤。
推荐三款霜降时节药膳汤谱:
沙参麦冬老母鸡汤
原料:老母鸡(下蛋母鸡2年-3年)250克,北沙参30克,麦冬18克,川贝15克、甘草5克、蜜枣五枚,冰糖少许。
制作:将猪瘦肉洗净,切块,北沙参、麦冬、川贝、甘草、蜜枣(去核)分别洗净,与猪瘦肉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两小时,加冰糖调味食用。
功效:滋养肺阴,润肺止咳。
适用人群:适用于秋季干燥,损及肺阴而致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属肺阴不足者;症见干咳、少痰或痰粘、咳痰不爽、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黄芪白术猪肺汤
做法:取猪肺5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先把猪肺放在沸水中去掉血水,切成小块。炒锅烧热放油,放入猪肺煸炒片刻后,加入适量水,放入黄芪、白术同煮,炖至猪肺熟烂,调味即可。
功效:补肺益肺,止咳平喘。
杏仁党参老鸭汤
做法:取老鸭半只,北杏仁6克,党参15克。将原料清洗干净后,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煲煮成汤,加调料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补肺,止咳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