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发展的东莞实践
i东莞 2021-10-23 14:37:33

自“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广东省首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试点”(以下简称“两中心融合试点”)“粤书吧”试点等工作开展以来,东莞在文旅融合方面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日前在莞举行的2021广东省旅游厕所及文旅融合交流活动给出了答案——

在此次交流活动中,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领导、各地市文旅工作负责人以及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专家代表等,实地参观了东莞的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长安镇图书馆和长安镇示范性旅游厕所建设成果,给予充分好评;全国文旅专家王晓松作了一场关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与创新的专题讲座,长安镇图书馆被其当作示范案例分享……其实,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此次全省性的交流活动放在东莞举行,本身就是对东莞文旅融合发展成效的极大肯定。

2021广东省旅游厕所及文旅融合交流活动现场 首席记者 程永强 摄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调研员余建民在作典型发言时介绍,机构改革以来,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东莞积极把握文旅融合发展新机遇,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思路,结合“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两中心融合试点”“粤书吧”试点等工作,着力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把文旅融合写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中,聚焦功能服务、场地设施、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融合提升,因地制宜探索出文旅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助力城市提品质、增颜值,持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长安乌沙社区村史馆

目前,东莞已完成9个“两中心融合试点”、40家“粤书吧”(城市阅读驿站),同时长安镇图书馆被列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是广东省唯一入选公共图书馆类的单位,全市初步形成了文旅融合的新态势新特点。

跨界融合,文旅事业与产业齐发展

自成功创建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秉持“创建只有逗号,没有句号”理念的东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近年来,东莞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高质量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和数字文化馆试点任务,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地区;实现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全覆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出台《东莞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成为全国首个非省会地级市图书馆立法;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搭建首个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文体旅游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推出“城市文化菜单”,深入实施“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创新推出“东莞文化四季”“草坪音乐会”“森林诗歌节”等大型高品质文化活动。

2019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现场 本报记者 郑志波 摄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机构改革之后,“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新课题。

为推动文旅真融合、广融合、深融合,东莞用“文旅+”新思想定向领航,通过各行各业跨界共融,积极统筹各领域资源,找准关键节点,推动文旅事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创新,有效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长安镇图书馆在这方面的探索实践极具代表性。

长安图书馆 首席记者 程永强 摄

去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公布了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长安镇图书馆成功入选,而且是全省唯一入选公共图书馆类的单位。以打造“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为契机,长安围绕长安镇图书馆(地处长安15分钟文旅融合圈核心,占地面积1.79万平方米,拥有全国唯一以国学大师饶宗颐命名的美术馆、影像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多个展厅)所着力构建的文旅融合服务新模式特点鲜明——

阵地共融赋新,构建全域性“图书馆+”旅游路线。充分发挥长安镇图书馆的区位优势,以国家3A级景区的标准,增设旅游标识系统,开发32种近百件文创产品,全力构建全域性的“图书馆+”旅游路线,包括“图书馆+智造游”“图书馆+研学游”“图书馆+生态游”等,让图书馆成为市民群众的网红打卡点。

品牌共创赋能,构建全时性星级公共服务网络。专门设立了文旅融合试点专项经费,用于打造莲花山下“1+N”文旅融合网络,开展试点建设课题研究、举办活动及完善内部功能设施,打造高层次、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网络。

资源共享赋量,构建全景式文旅活动供给体系。围绕“文以化人长乐安宁”理念,主动加强各方资源的共融共创共享,深入实施文体旅事业高质量发展“1+7”系列工作。

长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首席记者 程永强 摄

在日前的交流活动中,长安镇图书馆被业内专家当作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与创新的示范案例,足见认可度之高。

活化非遗,打造乡村文旅名片

自2020年开始,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试点工作。这也是广东省推动实施《广东省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以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及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整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创新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

广东省首批“两中心融合试点”名单中,东莞共有莞城北隅,麻涌大步,长安涌头、乌沙、长盛,常平桥梓,桥头禾坑,茶山南社、寒溪水等9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入选。

长安粤艺苑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东莞在规划布局、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统筹谋划,全面提质升级公共文化设施,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文旅融合的新载体、新阵地。如桥头镇禾坑村以“美丽幸福村居”工程为抓手,对村内2.6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完善公园、文化活动中心、老人活动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禾溪堂等公共设施配套,让村容村貌实现美丽蜕变,为文旅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和空间。长安涌头社区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纳入美丽幸福村居连片开发项目一并规划,进行环境品位升级,并在居委会大楼与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之间建设文天祥文化广场,将附近星堂公园和文天祥文化广场整合打造成一个运动健身和休闲文化活动区,实现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长安发挥长盛、乌沙、涌头三个省级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发展试点阵地优势,增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打造辐射更广的文化旅游咨询服务网,赋予公共文化机构旅游服务功能,定期开展多元化文旅融合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零门槛”“无障碍”享受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

麻涌大步巡游 首席记者 程永强 摄

立足本土丰富的非遗资源,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还积极探索“非遗+旅游”的互促互融发展模式,依托本土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乡村文旅消费赋予新动能,让非遗成为乡村产业的支撑、乡村旅游的载体、乡土文化传承的源泉,带动当地经济建设、提升文化自信。如麻涌大步村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大步巡游”等省级非遗资源,邀请“沙湾飘色”等著名民俗项目,将单一区域的民俗活动逐渐扩大成多区域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地区文化旅游影响力与辐射面,擦亮“非遗+”文旅品牌。

茶山南社 首席记者 程永强 摄

茶山南社村则依托交通区位、古村遗存资源等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禀赋,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民间资本、聘请专家顾问等方式,先后活化了“南社人家”乡村风情体验区、百年民俗活动“南社斋醮”等文旅项目,扩大了“忠孝文化节”民俗活动形式与内容,申报了“茶山绸衣灯公”“南社九大簋”等省、市非遗项目,开发了“南社人家”及“隐香古苑”民宿片区,推出了“莞香茶社”“南社书吧”“为食巷”等特色商铺,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打卡,成为全市文旅融合促进古村落保育活化的先进典型。

整合资源,创新“双品牌”运营

“喜欢这个古色古香、环境优雅的书吧,赞赞赞!”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家住桥头的莫女士和她的儿子多了一个周末打卡好去处——莲湖城市阅读驿站“粤书吧”。书吧里种类丰富的图书,尤其是绘本、漫画,陪伴母子俩度过众多幸福亲子阅读时光。这是东莞推进“粤书吧”试点建设工作成果、深化文旅融合的成效彰显。

莲湖城市阅读驿站“粤书吧” 通讯员 邵锦烺 摄

莲湖城市阅读驿站“粤书吧”选址于莲湖风景区——位于桥头镇中心,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优美,以“一湖两花”而著称,是广大市民和外来游客休闲娱乐、观光游玩的旅游胜地。选址于此,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粤书吧”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和阅读品位,营造浓郁书香氛围,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走进桥头莲湖城市阅读驿站“粤书吧”,极具古典意蕴的装修风格,令人眼前一亮,与周边怡人的风景相得益彰。书吧里自助借还书机、电子阅读机、智慧屏等设备一应俱全,环境舒适、安静、优雅。自去年12月22日开放以来,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

像莲湖城市阅读驿站“粤书吧”这样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文旅融合新型阅读空间,东莞还有两家——茶山新城公园“粤书吧”和塘厦城市会客厅“粤书吧”,且各具特色,可谓“一‘吧’一特色”。

近年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城市阅读驿站建设基础上总结经验、深化成果,合力推进“城市阅读驿站”与“粤书吧”双品牌建设,实现共融开放、共同发展、共享管理,形成“贯穿文旅体、覆盖多领域、惠及各群体”的服务格局。

新城公园城市阅读驿站“粤书吧” 茶山供图

如茶山镇新城公园城市阅读驿站“粤书吧”以文化服务与旅游服务融合发展为目标,植入文化培训、体育健身、旅游导赏、教育宣传等方面内容,引进体育、旅游相关的设施设备,如3D智能体测仪、静音健身单车等健身器材,以及配备专业急救医疗设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充分发挥智能救护站高效、便捷的急救功能,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文旅服务立体空间。

塘厦城市会客厅“粤书吧”则以“党建+文化+休闲”为特色,是一个集党建、公共阅读、多功能报告厅、城市会客厅、轻餐饮和卫生间于一体的开放式公共服务空间,既是塘厦的城市会客厅、市民的休憩地,也是塘厦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可以预见的是,东莞将会有越来越多各具特色的“粤书吧”进入市民游客的视线,吸引他们在书吧里“悦读书,悦旅游,悦生活”,感受创新的阅读服务体验。

文字:赵水平 图片:程永强 郑志波 通讯员 文豪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