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东莞知识产权保护力度①| 知识产权保护刻不容缓
i东莞 2021-10-20 20:10:39

【编者按】

为不断改进和加强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道力度,在市人大办的指导下,《东莞日报》联合市版权局共同推出“加大东莞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系列报道。系列报道以记者走访企业、专访专家学者等方式进行,就我市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遇到的问题、已有举措、未来期望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敬请垂注!

东莞是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也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今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潘新潮率队到横沥镇开展人大重点建议督办工作,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建议办理工作,举一反三,加强调研,找准问题,提出对策,不断改进和加强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10月12日,东莞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签约暨启动仪式在松山湖举行,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东莞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和金融普惠创新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近期,记者深入调查走访马可波罗、仙津集团、智高文创等科技型企业以及专访东莞业内专家学者,就我市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遇到的问题、已有举措、未来期望进行深入调查,宣传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亮点和成效,为不断改进和加强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言献策。

马可波罗:

知识产权维权在路上

记者一行首行来到高埗镇的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企业展览馆,实地了解马可波罗瓷砖研发新产品、新品种。诸如,薄至3mm厚的岩板,全国瓷砖行业内、首家独创、目前唯一可实现120°高弯曲度的6mm厚曲面岩板,可发热保暖的石墨烯瓷砖等。这些材料除了可用于“上墙下地”,还可以应用在可内置无线充电设备的陶瓷餐桌、橱柜饰面、浴室洗手台等等,还有可发热保暖的美烯智暖石墨烯发热瓷砖,各类新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称叹。

马可波罗法务部总监李可为介绍,马可波罗商标在2007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每年原创版权作品超过1000件,累计申请专利1225件,其中发明专利为172件。在2021年,马可波罗品牌价值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估达到637.58亿元。

然而,企业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发创新的同时,伴随着的是不断的知识产权类侵权。“马可波罗商标在市场上被仿冒、假冒的情况层出不穷,侵权案件形式多样。”李可为表示,多年来企业受困扰多年,查处困难,打假维权工作一直在路上。

2018年,广东乐见厨卫有限公司等侵权方在其产品上使用与“马可波罗”商标近似的商标,马可波罗瓷砖在中山一院进行起诉,同年该案件50万调解结案。“而在今年,我们又发现该厂家仍在继续侵权,已经再次起诉。”李可为告诉记者,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年,马可波罗通过司法诉讼、行政执法和刑事报案等共查处案件600余件。

每一起维权都充满艰辛。记者获悉,下来,马可波罗瓷砖将继续加大反侵权,通过建立必要的企业机制、创新保护机制,充分借助外部资源力量维护合法权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企业希望政府能继续加强版权普法宣传,开设企业版权人员工作培训班、设立东莞企业维护援助制度,建立企业知识产权援助团等措施,帮助企业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

仙津集团:

企业维权成本太高

“你看这款苏打酒包装颜色、文字、图案,与正品几乎一模一样,让消费者难辨真假。”在向记者讲解PPT过程中,仙津集团审计监察部部长朱步东拿着“动力火车”产品实物,现场与近十款的仿品照片进行比对,记者发现,这些仿品与正品相似度非常高,确实难以区分。

朱步东告诉记者,在传统鸡尾酒的基础上,仙津集团添加植物提取物、小苏打等成分,研制出了升级产品——“动力火车”苏打酒。作为国内第一家苏打酒生产企业,经过20余年的精耕和引领,位于横沥镇的仙津集团发展成为国内苏打酒行业的领航者,开创了国内苏打酒类文化先河。

然而,创新难,维权更难。作为业内领头羊的仙津产品,一直遭到国内竞争对手不断的侵权。据统计,截至2021年8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33类检索“动力”/“火车”/“动力火车”近似商标共计3599件,使用“动力火车”作为企业字号的有36个。截至2021年8月25日,仙津集团累计开展各类维权行动374件。

2020年9月,仙津集团在中山市发现疑似假冒“动力火车”苏打酒。随后,企业3次向多地公安报案,前两次因取证难、协调难、未果。2021年4月,第三次时湛江公安终于取得突破,同月查封窝点,7月将所有7名涉事人逮捕归案。

“维权成本高,无论是从财力上还是时间上。”朱步东告诉记者,平均而言,处理一起侵权案起码花费3个月,而获得的赔偿却可能还抵不上花销。“希望政府能从顶层设计方面,立法保护;同时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提升执法力度,提高执法人员专业水平。”

智高文创:

亟待加强保护力度

走进智高产品区,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各类学生文具、画彩类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作为传统文具制造企业,位于石碣镇的智高文创公司,多年来一直积极进行转型升级,从“卖产品”走向“卖文化、卖模式”,用15年时间打造了以“渠道”与“IP”为双核心的新一代产业生态圈,形成了以IP为核心,集动漫文化创意、幼儿教育、少儿连锁体验经营、文具产品研产销等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经营模式。然而,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在知识产权方面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赢了官司输了钱,让人很是烦恼。”市人大代表、智高文创公司董事长梁佛江感慨道。

在2021“东莞两会”上,梁佛江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建议》议案。他建议,作为制造业大市的东莞,亟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对企业维权要加大支持力度,更好地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为东莞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智高文创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属于机制比较完善的企业。比如,公司设置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团队、发现上报即获奖金的机制等,在如此重视、大力打击侵权行为的背景下,其维权之路依旧艰难。

“比如,公司精心研发出一款经典文创产品,就是这种有城堡样式、设计精美的橡皮泥产品,多年来不断被侵权、被仿制。”智高文创副总经理周尧臣向记者介绍,这款产品申请了专利,很畅销,很受欢迎。不法厂商就不断仿制,非法出售盈利。公司发现侵权后,收集证据、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权。“官司胜诉,对方败诉。之后,败诉方就投机取桥,设法变个花样,把‘城堡’弄得扁一点。于是再次侵权,再次打官司,循环往复,企业很无奈,也很受伤。”

周尧臣表示,企业投了大量人物、物力、财力搞创新,但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好艰难。希望东莞下来能从政府层面、媒体层面、社会层面等多方面发力。他呼吁,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倡导更多企业加强主体责任意识,多学法、多普法,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队伍中来,构建和谐、有序、共赢的良性竞争和合法、合规、友善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文字:吕晓敢 见习记者:周悦维 图片:陈帆 视频:陈帆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