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学生家长向记者反映关于学生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如何提供健康码等问题。
记者从东莞市教育和交通部门了解到,按照相关疫情防控要求,目前,市民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需要出示绿色健康码。一些学生、老人乘坐公交车无法使用手机出示健康码,可由家人帮忙代为申请办理,将手机上的健康码截图打印,乘车时提供纸质版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彩色打印的“粤康码”显示绿码,且打印时间在7天之内方为有效。

学生不带手机,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出示健康码,怎么破?
近日,有学生家长咨询:学校规定,严禁学生携带手机。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乘坐公共交通时,却规定要出示粤康码。而学生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应该怎么办?
针对此问题,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据东莞巴士公司和市轨道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今年6月初市交通部门发布提醒,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两站一场一港口”旅客运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东莞市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31号)等规定,6月9日起,凡是搭乘东莞公共交通的乘客均须主动出示“粤康码”,“粤康码”显示“绿码”的乘客方可乘车。
东莞巴士公司和市轨道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交车长和地铁口检查员作为公共交通疫情防控第一道“把关人”,必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目前,广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积极配合戴口罩、测体温、出示绿色健康码,否则工作人员有权拒绝其乘坐。因此,中小学生如无法出示正常健康码,确实不能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
没有健康码的乘客,可由家人代打印有效的粤康码乘车
一边是教育部门严禁学生携带手机,一边是交通部门要求必须出示健康码乘车,那么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的学生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呢?
东莞巴士公司和市轨道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类似学生无法出示健康码乘车的,还有老年人、其他少年儿童等群体。为了方便这类群体出行,市交通规定,对于老年人、儿童或其他不能熟练使用手机的乘客,可由他人按规定代为线上申报和生成“粤康码”,由同行人代为出示,也可以由家人提前截图或打印成纸质件携带备用,但彩色打印的“粤康码”显示绿码,且打印时间在7天之内方为有效。因此,对于没有健康码的乘客,建议由家人代打印有效的“粤康码”乘车。
另外,东莞巴士公司还表示,为便利广大市民出行,东莞巴士还积极协调市交通运输局、市政数局、东莞通公司对接“健康码”数据,推动实名卡刷卡同步实现亮码与付费。持实名认证公交卡乘车的市民上车刷一次卡,就可以同步验证健康码状态与支付乘车费。
也就是说,持实名认证的学生卡、敬老卡、爱心卡和优抚卡乘车时,在正确佩戴口罩和通过体温检测后,已申报健康码的乘客,刷卡时,刷卡机将自动识别该卡用户的粤康码情况,若用户粤康码为绿码,则可正常扣费乘车;若为非绿码,则有语音提示“禁止刷卡”,屏幕显示“粤康码异常”,刷卡机不进行扣费,此时,乘客需配合公交车长的指引。
而未申报健康码的乘客,需向公交车长出示粤康码(7天内有效的手机截图或纸质彩印版均可,7天后请重新截图或打印)。建议由家人代持卡人提前进行健康码申报,方便持卡市民便捷出行。
纸质健康码打印日期在7日之内有效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老人、儿童或其他不能熟练使用手机的乘客,全国已有多地可用纸质健康证明代替电子健康码,提前打印好有效的“健康码”即可。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对于无智能手机的老人、学生乘客,同行人可以通过“粤康码”或“穗康码”代为申请、出示,也可以将“粤康码”或“穗康码”界面彩色打印成纸质件携带备用。在深圳,对于老年人、儿童或其他不能熟练使用手机的乘客,可由他人按规定代为线上申报和生成“粤康码”,由同行人代为出示,也可以由家人提前截图打印成纸质件携带备用。需要注意的是,健康码显示绿码,且打印日期是在7日之内有效。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不能有丝毫松懈。市交通部门提醒,无论市内还是市外出行,请广大市民朋友在乘坐公共交通时,自觉遵守相关防控规定,做好自身防护,共同做好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