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专武干部,万江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黄建文倾心国防勇担当,多年奋战在国防动员一线。近日,他接受《东莞日报·国防专刊》专访时表示,在实现强军梦的征途上,万江街道严格落实好党管武装的各项制度,不断强化党管武装的责任意识,建强党组织,筑牢战斗堡垒。同时,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助力打造“水韵都市、品质万江”,推动了国防动员事业取得新发展。
东莞日报·国防专刊:武装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万江街道如何加强基层党管武装工作落地落实?
黄建文:万江街道党工委重视武装部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纳入街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武装工作纳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议事日程,不断强化党管武装的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好党管武装的各项制度。
台风“山竹”来袭期间,万江多个社区出现河水暴涨、水淹等情况,抗洪抢险工作一触即发。我们武装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收拢人员,第一时间带领街道民兵应急分队60多人到受灾社区进行应急集结,做好抗洪抢险工作,连夜全力协助受灾社区清理崩堤现场、装载沙包、加固河堤,持续奋战到凌晨2点多。多年来,万江街道武装力量和民兵队伍都能在街道经济建设中彰显力量,起到主力军作用,尤其在抗洪抢险、应急机动集结、维护社会秩序和重要目标保卫等应急处突工作中表现突出。
以拔蛟窝社区民兵建设为例,2008年3月28日,东莞军分区在拔蛟窝社区召开民兵政治教育现场观摩会,组织全市36个基层武装部前来参观学习,相关经验做法被广东省军区转发。
赓续民兵光荣传统,阔步新征程。
十年过去,拔蛟窝社区再迎来“高光时刻”。2018年、2019年,该社区民兵连连续2年作为全市基层建设试点现场,接受全市民兵营(连)长参观见学。
散之为民,聚之为兵。民兵队伍之所以对党绝对忠诚,源自于党对民兵的绝对领导,源自于党管武装在基层的落地生根。一直以来,万江街道武装部认真做好基层武装系统党组织建设工作,预建了街道民兵党组织,切实把民兵队伍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管武装、巩固民兵队伍、完成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使民兵成为时刻听党指挥,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坚定力量。
东莞日报·国防专刊:拥军优属是我市优良传统。万江街道如何营造拥军优属、尊崇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黄建文:扎实做好拥军优属工作,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武装部积极协调万江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与各社区不断发扬优抚安置退役军人的光荣传统,依法维护及保障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不折不扣地落实优待政策,最大限度地使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
万江开启“数据多跑路、退役士兵少跑腿”创新服务模式,让退役士兵返乡报到享受“一站式”便捷服务,着实解决退役士兵返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增强广大退役士兵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真正让退役士兵感受到尊崇和光荣。同时,积极开展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各项服务工作,加强对优抚对象定补人员的补助力度,开展慰问活动,合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约58.16万元,发放2020年义务兵及相关优抚对象优待金共154.26万元。
东莞日报·国防专刊:今年,我国首次实施一年两次征兵。万江街道如何打开“一年两征”新局面?
黄建文:2021年圆满完成了29名男青年和1名女青年的征集任务。经统计,2021年入伍的30名青年中,大学学历25人,高中学历5人,大学生占比83.33%,征兵“五率”名列全市前茅。
这是我们街道交出的“一年两征”首次答卷。多年来,万江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和各社区干部对征兵工作都非常重视,健全组织机构,将征兵工作列入街道议事日程。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征兵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街道武装部、党政综合办、公安、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共青团、医院等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组成,协调街道征兵工作的开展;各社区及时召开征兵工作会议,并成立了以社区书记或主任为组长的征兵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征兵工作。
继往开来,在“一年两征”落地落实的开局之年,我们以提升兵员征集质量为核心,将廉洁征兵贯穿征兵全过程,严格落实廉洁征兵零报告和监督员制度,加大对各社区民兵营明察暗访和执纪追责力度,并围绕“五率”量化考评标准开展征兵工作,进一步推进以各级各类院校大学在校生和大学毕业生为征集对象主体的精准发动。
新时代武装工作,坚持党管武装,在强军兴军征程中营造新气象。万江街道武装部连续多年获得过标兵武装部、先进武装部、征兵工作全优单位、先进单位,军事工作先进单位等。凡事过去,皆为序章。我们将坚定看齐追随,聚焦备战打仗,推动转型发展,依法从严治军,强力正风肃纪,推动基层武装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