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又被称为互联网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从小享受比前代人更富足的物质生活,“追求理想、活出自己”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他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成长,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每个人都想做“不一样的烟火”;他们见证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盛,大多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随着Z世代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作为“后浪”的他们,背负起更多的期许。职场中,Z世代究竟是否正在用创造力编织未来?是否因为个性独特而影响工作?是否无法承受压力,选择了躺平不内卷?他们更期待怎样的管理方式?是否准备好了拥抱新兴的职业与就业方式?一个真实的Z世代职场有待探寻。
2021年9月,智联招聘发布《Z世代职场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从Z世代职场现状、求职期待、职业新选择等方面切入,呈现真实的“职场Z世代画像”,折射组织管理的发展新趋势。
Z世代依然“扎堆”互联网
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迭代,让互联网成为热门行业,吸纳了更多年轻人。智联招聘调研显示,Z世代中,有14.7%的95后和20.1%的00后从事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比例明显高于95前各年龄层中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比例:65后(6.9%)、75后(8.6%)、85后(10.8%)。不过,从性别方面来看,互联网行业更受Z世代男性欢迎,有19.5%的Z世代男性在互联网公司工作,高于女性在互联网行业的从业比例12.4%,15.5%的Z世代女性从事医疗/护理/美容,以及酒店/餐饮/旅游等服务业。
职位与薪酬仍“男女有别”
职场中,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同工不同酬”,女性更容易触碰“升职天花板”等话题始终被热议。在年轻的Z世代群体中,职位与薪酬依然“男女有别”,Z世代男性中,管理者占比22.8%,高于Z世代女性中管理者比例近10个百分点。此外,Z世代中,男性员工的平均薪酬是6726元,比女性员工的平均薪酬5831元高出近1000元。
女性薪酬低于男性,除了因为女性管理层占比偏低,还在于女性主要从事的岗位普遍缺少高薪属性。从本次调研数据来看,Z世代中,女性主要分布在财务岗、行政岗,比例分别是16.1%、12.1%,而男性员工则更多分布在技术岗位上,占比达到28.1%,在女性员工中,这一比例仅为7.7%。
加工/制造等传统行业中的Z世代工作时长最长
根据此次调研,Z世代中,互联网人并不是长时间工作的行业群体。44.8%的加工/制造从业者,44.1%的房地产/建筑业从业者工作9小时以上,而Z世代中工作9小时以上的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分别占比27%和36.5%。智联招聘数据表明,Z世代中,每天工作9小时以上的受访者占比或与收入成正比:在2000-4999元区间,每天工作9小时以上者占比26.7%,而5000-6999元、7000-8999元、10000-19999元三个收入区间,占比分别是36.8%、39.0%、44.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更长的工作时间往往凝聚着更多的工作心血。
金融行业的Z世代对工作更满意
满意度是工作客观条件和从业者主观感受的总和,综合体现了从业者对工作的获得感程度。调研表明,仅23.8%的95后对工作感到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与人群总体情况的24.5%占比相差不大。
Z世代中,34.1%的金融从业者、33%的互联网人对工作表示满意,比例高于汽车制造的16.9%、房地产的21.1%。从岗位来看,财务/会计/审计岗位从业者对工作满意的比例最高,占比达36.5%,而生产/加工岗位从业者满意度最低,占比仅16.8%。由于生产加工岗位需在流水线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因此工作带来的幸福感较低。
超三成00后期待成为互联网人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话题不断的行业,这里有高薪和快速晋升的通道,也有“内卷”与“996”的诟病。让职场人“痛并快乐着”的互联网行业,是Z世代最期待从事的行业,24.8%的95后、31.1%的00后希望加入这一行业,占比高于95前群体:65后(5.2%)、75后(12%)、85后(15.4%)。
不过,分性别来看,Z世代中21%的女性更期待从事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行业,占比高于互联网。与互联网行业长期“人机交互”的工作模式相比,文化行业的工作内容更丰富精彩,容易吸引以兴趣为导向的女性加入。
值得一提的是,各行业职场人在面临跳槽时,大部分Z世代仍想从事目前所在行业,其中,70.3%的互联网人希望换工作不转行,其次是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行业,占比54.6%,明显低于IT/互联网。
Z世代对新兴职业热情高
2020年7月,人社部将“直播销售员”纳入新工种,带货主播正式成为一种职业。智联招聘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Z世代正在从事或愿意尝试电商主播等新兴职业,比例明显高于95前群体:65后、75后、85后的比例均不到70%,其中75后仅48.2%。愿意尝试新兴职业的女性,占比73%,比男性占比的65%高出8个百分点。
对于从事新兴职业的原因,约65%的Z世代认为“收入更高、福利待遇更好”,在所有原因的选项中占比最高。目前从事文化/传媒/娱乐/体育从业者,愿意尝试新兴职业的比例更高,达到78.4%,而能源矿产、加工制造等传统行业从业者,倾向于从事新兴职业的比例较低,其中从事能源/矿产行业的Z世代,愿意尝试新兴职业的比例仅为57.4%。
Z世代中不乏爱美食的吃货、喜爱记录生活的文艺青年,分别有16.3%的95后和19%的00后想做视频博主,比例高于其他职业选项。另外,有13.8%的95后和12.6%的00后想做菜品体验官。而分性别看,Z世代女性最想从事的新兴职业前三名是视频博主、菜品体验官和自律监督师,占比16.0%、15.5%、9.4%。可见除了记录美好生活,品尝人间美食,不少女性想成为他人的“拖延症终结者”,打卡式催促学习、备考、工作、减肥。而Z世代男性最想从事的新兴职业前三名则是视频博主、电商主播和游戏代练员,分别占比17.7%、13.9%、12.0%,数据反映出一部分男性对游戏的执著。
超八成Z世代拥抱“灵活就业”
数据显示,85.2%的95后和88.1%的00后正在灵活就业或愿意尝试灵活就业,占比高于95前群体:65后(74.1%)、75后(77.7%)、85后(80.9%)。六成以上的Z世代担心灵活就业“收入不稳定”。受传统观念影响,男性背负更重的“赚钱养家”压力。Z世代中,64%的男性担心灵活就业收入不稳定,占比高于女性近5个百分点。
Z世代中,九成以上的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公关/认证/外包)从业者表示愿意尝试灵活就业或正在灵活就业中,占比高于其他行业从业者。此外,月薪10000元以下群体,相比高收入者更愿意尝试灵活就业。
时间的推移终将让Z世代成为职场生力军,了解Z世代的从业倾向,对于企业的人才招聘、组织管理至关重要。作为Z世代的职场人,面对新兴职业、灵活就业和国潮回归大环境,有了比95前更多的职场机会和自由选择权,紧跟宏观趋势、保持良好心态、增强业务技能,方能在职场搏击中迎来更多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