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的阿富汗局势是时事热点,这个长期处于战乱与动荡中的国家再度引起大家的关注。
如果孩子问起战争,该如何给孩子讲?满目疮痍的残酷战争图片,有时成人都不忍直视无从下口。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尝试从儿童视角讲述战争,滋养热爱和平的下一代。

手边正好有本《我和弟弟继续走》,讲的是战时状态下两个小孩的生活。作者小林丰曾多次走访中东,对阿富汗也比较熟悉。他的很多绘本充满西亚风情,另外有部分涉及战争背景。
光看封面,以为是一个兄弟同心的家常故事:穿着着旧时代朴素布衣的兄弟俩,搂肩搭背走在原野上、铁路边,表情松弛而柔和。
严格说,这是一个穿越战争阴云寻找生活光亮的故事。兄弟俩因为家乡有战争被送往爷爷家,但后来爷爷去世了,兄弟俩只好独立谋生。靠着冒险家爷爷攒下的世界各地的小宝贝换来一些食物,然后再换一些货卖,“兄弟小贩”就此开张了。
他们偷偷溜上火车,兜售巧克力、打火机等小玩意,还在火车上结识了拉琴卖唱的姐弟俩。后来跟着姐弟俩到了他们的村子,一个远离战争阴云的小村子。
这个村子代表着一切美好生活:或骑车或牵牛或爬树的小孩,举着牛奶桶或抱着宝宝的妈妈,或钓鱼或收割的爸爸,山野宁静,草木葱郁,鸡鸭悠然……和前面的战争背景和兄弟俩的流浪生活对照,这画面简直让人泪目。这就是和平,人类、动植物以及山河都可以安然自在,没有恐惧和颠沛流离。
这里的村民来自世界各地,某种意义上,应该是作者期望的世外桃源吧。兄弟俩在村里度过了美好的季节,直到春天来临,战争结束。
有幸生长在和平国家和平年代,我无法想象战火中的普通人,怎样挨过每一天。因为硝烟和战场对于我们来说,是照片和文学影视作品里的,我们是局外人,是安全的,无法达到高度共情。作为一个每天有日常琐碎要忙碌的成年人,我有时甚至逃避去看那些灾难场面。
但有时灾难不会因为谁的恐惧就躲开,消除对一件事的恐惧的首要做法,就是了解这件事。了解人性,了解世界,了解战争,成长就是了解更多,然后建立自己的稳定价值观。成人有责任引导孩子客观了解世界,理想状态是在每个孩子心里埋下智识的种子,包括看待战争的理性和热爱和平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