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优秀教师李慧婷:上课一起品柑橘、喝可乐、尝花生……学生:爱了爱了!
i东莞 2021-09-11 15:43:19

核心提示:

说起语文课,给人的印象通常是背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枯燥乏味的课堂。然而,走进石排镇福隆小学,在南粤优秀教师李慧婷的语文课上,却是另一番生动有趣的场景:吃柑橘、喝可乐、尝花生……学生们直呼:“爱了爱了!”“我爱李老师!”

课堂上品橘子喝可乐

“她很有趣,只用一个橘子,就让我们团结一心。”“她每次都把我们带入课文里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她上课比我们班学霸还认真。”

在福隆小学503班的学生眼中,李慧婷老师的课堂,既有趣又生动。记者采访了解到,李慧婷把语文教学跟“育人育心”理念很好地融合,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李慧婷认为,在教育过程当中,学生的人品人格比成绩更重要。“所以在12年教学和带班过程中,注重育人育心,走进学生生活和内心。”

产假结束后,李慧婷开始接手现在的班,因为之前的语文老师非常优秀,而且班上的同学也不是“善茬”,给她带来很大的挑战。第一天去上课,就准备好了50个茂谷柑,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走进去的第一步,我拿出一个柑问孩子这是什么?他们一般都说橙子,因为像橙子一样。什么颜色?橙色。把‘橙’字写在黑板上。它的味呢?掰开柑,一瓣一瓣地给孩子试,酸酸甜甜的。橙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带着大家将会乘风破浪,酸酸甜甜的,也就是说我们互相学习的过程当中,肯定会遇到波折,肯定会产生一些矛盾,但是我相信它最后还是回甜的,回甘的。孩子认为老师还是用心的,所以呢,就能走进他们,他们就可以接受我了。”李慧婷说。

如果只是一节课轻轻松松就把整个班“拿下”,就不符合老师口中“不是善茬”的评价了,品柑橘只是“破冰行动”的第一步。李慧婷说,兼具同理心和耐心,关注孩子,并给予正面鼓励,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

把做个好老师作为信仰目标

班上有位男同学,第一节课对她稍有“不屑”。“他说,我就不喜欢你,我就要以前的老师。”为了让这位同学接受自己,李慧婷采用“顺毛摸”的方式,利用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给她时间,某节课上的一个小举动,让师生俩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是一节“食品课”,李慧婷带来可乐,想通过可乐让学生学会沉得住气,其间邀请了这位同学上台配合。第一个邀请上台,让这位同学十分感动,有了被关注的感觉,他开始喜欢李慧婷,并认真上课。

课堂上尝花生,也是李慧婷的课堂“法宝”之一。教《落花生》这篇文章时,她带了一大包花生到课室,请大家尝花生,从花生入手,再走进课文。但普普通通、习以为见的花生,在作者的笔下比喻成人,反映了作者体味生活、观察生活的感悟所得。

新颖的教学方法,让李慧婷走进孩子内心,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我班上有位同学,上课比较调皮。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他从吊儿郎当的样子,变得求知若渴。我觉得我的努力、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李慧婷说。

李慧婷从教十余年,各项荣誉接踵而至,不仅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还担任东莞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近年来,她寓教于研、寓研于升,潜心钻研,收获硕果累累,总计获得国家、省、市、镇各级奖项160多项,2020年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工作者”。

“我把当个好老师作为目标,但这个好很宽泛,不知道怎样才叫好。现在慢慢地积累了经验,我理解的好老师,就是我儿子、女儿,想要他们遇到怎样的老师,我就要成为那样的老师。这是我的信仰,也是我的目标。”李慧婷说。

文字:吴金华 图片:吴金华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