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旗峰雅韵|巍巍黉宫数百载 泱泱莞水育英才——东莞科举文化之学宫篇
i东莞 2021-09-05 22:43:41
东莞市博物馆《古代东莞》陈列复原了东莞学宫的模型东莞市博物馆供图

学宫与孔庙

学宫,又称孔庙,也称儒学,是封建时代祭祀孔子和教育生员的场所。孔庙是学宫的信仰中心,学宫是孔庙的存在依据。学宫与孔庙同属一个机构管理,二者又是合而为一的一组建筑,故学宫和孔庙都是这一组建筑的泛称。

元、明、清三朝,国家教育主要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各州、府、县都设立学校,专供生员读书,进行儒学教育,学宫就是地方官学的主要形式。

学宫的前身就是孔庙。孔庙最早建于春秋晚期,孔子去世后,鲁哀公认为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营造克己复礼、安定团结的氛围,于是鲁哀公突破了周礼所规定的不得为平民立庙的限制,在陬邑(今曲阜东南)孔子老家“立庙旧宅,置卒守,岁时奉祀”。从此孔庙就建立起来了。

到了汉代,蜀郡守文翁于公元前141年在成都孔庙创办石室学堂后,形成了“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礼记·文王世子》),开创了孔庙与学堂相结合的先河。

到了唐代,统治者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在全国各地建立孔庙,专祀孔子。唐太宗李世民颁令各州县建立孔庙,并要求把许多贤人名士放入孔庙与孔子同祭。正是在唐政府的极力推崇下,孔子成为天下儒学的先师,其至尊地位也在此时基本形成。

宋代景祐三年(1035),范仲淹将州学和孔庙合在一起,正式开创了“庙学合一”的体制,由于聘请名家胡瑗为师,故办学声名远扬,成为各地州学、县学仿效的楷模。后,各地州县都设学宫,学宫都供奉孔子像,逐渐形成了“前学后庙”“前庙后学”“左庙右学”和“右庙左学”的存在形式,也成了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

【崇祯】《东莞县志》的学宫图  本报记者 赵水平 翻拍

祭祀孔子的孔庙是儒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孔子、儒学、孔庙成了历朝历代支持和宣扬的对象。孔庙就得到大力的发展,故历朝历代对其名称、建筑样式、规格、祭祀都有明确规定。各地府县孔庙,一般称为府学宫、府孔庙,县学宫或县孔庙均按《孔庙正殿两庑位次图式》来布局。一般来说,有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名宦祠、乡贤祠等建筑,祭祀程序和礼仪则突出“仁、义、礼、忠、孝、悌”等思想。

岭南地区的学宫大都位于各地府、州、县的中心城区,其位置大多数在城东南或西南,其建筑规格在各地都很高,方志中多有学宫记载和附学宫图。岭南地区的学宫基本构成由前至后依次为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乡贤祠、名宦祠、两庑、大成殿、明伦堂、魁星楼、崇圣祠等。

棂星门,棂星掌天下文人才士之选拔。皇帝祭天先祭棂星,寓意尊孔如尊天。

泮池,是学宫前半月形池塘,是地方官学的标志。开学第一天,生员由地方官员带领绕泮一周,名为“游泮”(中秀才谓之“入泮”)。泮池上有石拱桥,称“泮桥”,获功名者可通行。

戟门,又叫大成门,两侧的乡贤祠、名宦祠乃表彰名人的场所。

东西两庑是生员学习考试的场所。

大成殿是奉祀孔子神位的主殿,是学宫中建筑等级最高的,享有官家的礼仪待遇,一般都是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红柱红墙。

学宫是宣扬儒学思想的重要场所,也是生员步入仕途的重要驿站。读书人通过考试取得生员资格后方能进入学宫学习;进入学宫学习一段时间,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和会试,由此打开仕途之门。

东莞学宫为东莞培育了众多人才 本报记者 陈秋宇 摄

东莞学宫

【民国】《东莞县志·县境图》附有《学宫图》,该图清晰地钩划出辛亥革命以前东莞学宫的平面布局。由于时代变迁,后人已无法复观学宫昔日之面貌,而今只能在老一辈相传中略知学宫之雄伟庄严。杨宝霖老师《东莞学宫》一文为我们提供了翔实的复原材料,以下是先生的叙述:

东莞学宫为两座庞大的古代建筑,枕山面塘,两面以大成殿为主体,东面以明伦堂为主体。以大成殿为主体的一座古建筑的西面有两组附属建筑,最西的为黎氏义祠;近大成殿的自南而北有三座建筑,依次为名宦祠、乡贤祠、文昌宫。以明伦堂为主体的一座古建筑的东面又有一组附属的建筑物,前面有一座为训导衙,后面一座为教谕衙。

在鱼塘的尽头横着一堵很长笔直的高墙,这是东莞学宫的围墙。围墙最西的入口和最东的出口,都有一座牌坊,最西的为“贤关坊”,最东的为“圣域坊”。

入贤关坊,向东行,先到黎氏义祠,黎氏义祠是纪念宋元两朝黎氏对东莞学宫的贡献。黎氏四世祖黎晦捐地建学宫,黎晦曾孙、七世祖黎友龙捐资建尊经阁,十二世祖黎琼捐学宫前的鱼塘,黎氏义祠三进及两个天井。

黎氏义祠之东,自南而北有三座建筑,南为名宦祠,纪念政绩昭著的东莞历代职官;中间是乡贤祠,纪念对家乡作出贡献的莞人;最北为文昌宫,祀主文化之神文昌星,祈求东莞文运兴隆。

文昌宫后有一大片空地,东边有一门,通东面崇圣祠与号房之间,这片空地为射圃,是在学宫读书的员生们骑马射箭的地方。

射圃之西北,有观德堂。

名宦祠前与红石路之间,有以红石铺砌的空地。名宦祠、乡贤祠、文昌宫的东侧有一小巷,巷口西接名宦祠空地,东接大成殿之前空地,巷口之东靠近大成殿空地处,立一红粉石柱,刻阳文“文武百官至此下马”八大字(凡学宫均立此柱,多为阴文)[笔者见番禺学宫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阴文。]

石柱之东是一座以大成殿为主体的建筑,其石材以红粉石为主,故俗称“红学”。

过“文武百官至此下马”石柱,立着一座红石牌坊,共三间,中间一间,刻“宫墙万仞”。

穿“宫墙万仞”坊后空地,入戟门,有天井,两侧为东西两庑,天井北端为露台,露台围以石栏,露台之北为上大成殿之阶,正中斜放云龙浮雕,两侧为石阶,可直上大成殿。大成殿重檐红墙,盘龙石柱,黄琉璃瓦,为宫殿式。

大成殿之后有宫墙,东侧开一门,入门为天井,天井之北建崇圣祠,祠后为号房,是在学宫读书的生员们宿舍。

在以大成殿为主体的建筑的东面是以明伦堂为主体的建筑。此建筑采用麻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因麻石色白,故俗称“白学”。

临红石街道首座为儒学,前后共两座。两座之间地带空阔,正中挑池蓄水,池半月形,谓之泮池……泮池正中以石桥通南北,泮池之北,为儒学的主要建筑。泮池之东,有门通训导衙,往北为仪门,仪门之北为天井,旁有两庑,东庑匾曰“进德”,西庑匾曰“修业”。天井靠南边竖石牌坊一座,共三间,中间刻“国家元气”四大字。

穿过牌坊,中间有宽阔平整的红石路高出地面。路的北端是明伦堂,重檐,宏伟;堂之北为天井,东有门通教谕衙,西有门通大成殿。天井之北为尊经阁,是学宫藏书之所,阁之北有牌坊,牌坊之东有库房,西有庖所(厨房),牌坊之北,正中是丽泽堂,两侧各为号房。

东莞学宫原牌坊(宫墙万仞),后迁至人民公园,现已被拆毁  李炳球 翻拍

以上为杨宝霖先生《东莞学宫·东莞学宫的布局》的详细记录,它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亲历亲闻材料,尤为宝贵,如今东莞学宫已踪迹无存了,留下的只有老一辈人的记忆,不过历史不会遗忘那些为学宫存续付出努力的先贤们。

唐贞观四年(630),天下州县立孔庙,也就是建学宫。

“邑之学宫,旧在县东南二里许。”这是东莞文献最早对学宫的叙述,显然对于何时设学宫,没有明确的时间记叙。直至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县令王中行接受邑人黎晦献地,于东城外,按当时临安城外直门的学宫为准兴建。初大成殿和明伦堂合为一座,南宋开禧二年(1206)县令刘棠移大成殿于学宫右。嘉熙二年(1238),县令许巨川修学宫,创宝书阁(即经史阁),四年(1240),县令赵善郮重建大成殿。

宋末,经史阁毁于兵乱,元至元二十八年(1298),黎友龙重建。元大德五年(1301)廉访赵兴祖檄县令彭振修葺。

经元末兵乱,学宫荒废。明洪武三年(1370)诏兴建学校,知县詹勖重修学宫。洪武十四年(1381)学宫遭火灾,东莞贡士庄恭奏于朝廷,刘祖贤督工重建,不久大成殿毁于台风,洪熙元年(1425)知县李贞重建,正统四年(1439)知县王玘重建明伦堂。

正统六年(1441),知县王尚㻞修葺殿庑,辟射圃,修观德亭,创立书楼号舍,疏浚泮池,建致远亭,奠定学宫日后之规模。

天顺八年(1464)知县吴中重修明伦堂,号房后复建会馔堂。

成化八年至嘉靖十七年,学宫历经多次重修,至嘉靖二十四年(1545),教谕毛羽建“国家元气”牌坊,万历年间知县翁汝遇建围墙后,学宫日渐荒芜,崇祯八年(1635),知县汪运光在平定海寇后,大修学宫。

入清朝后,顺治、康熙年间曾进行4次小修。雍正七年(1729),知县周天成带头捐资,重修学宫,依次修复重大建筑,唯剩敬一亭、教谕、训导两衙未修。到乾隆年间3次重修后,学宫再没有重修的记载了。

自咸丰四年(1854),何禄在石龙率三合会响应大平天国起义,攻陷莞城,火烧县衙后,生员们不在学宫读书,分别到莞城的宝安书院、石龙的龙溪书院就读。学宫日渐荒废。

同治十三年(1874)以前,每年一度的县试均在明伦堂集考,然此时邑中士绅以“垣墙四通,弊窦滋甚。雨则路僻涂淖,行者病焉。既已改作,乃度地以迁。”选址文昌旧庙及节孝祠和宝安新仓余地建考棚后,县试均在考棚进行。

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东莞考棚办东莞县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东莞初级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东莞初级师范学堂内附设东莞高等小学,翌年,东莞高等小学迁往学宫的明伦堂。

张崇光曾在行书诗团扇面描述东莞学宫 李炳球 翻拍

民国以后,曾为东莞高等小学教员张崇光曾在他的诗中说:“吾邑学宫在东门外,虽云造士之所,自来弦诵无闻。”可见学宫凋零了。1920年前后,桂系军阀扰莞,刘震寰部驻学宫,学宫内物件多被盗卖,抗日战争时期,学宫为伪军驻地,更遭劫难,留下一片荒凉,昔日辉煌不再。1953年,学宫彻底消失了。

(本文根据杨宝霖《东莞学宫——留在东莞老人记忆里的文物》和王发志《岭南学宫》等文章整理而成,整理者系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

文字:李炳球整理 图片:李炳球 赵水平 陈秋宇 东莞博物馆供图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