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09年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东莞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一苇新书分享会在南城天安数码城举行,一苇和读者分享她的创作经历和经验体会,分享她心中的“中国故事”。活动由东莞阅读联盟主办,盟大文学读书会承办,20多名文学爱好者参加了分享会活动。

古老的中国民间故事更有价值和智慧
一苇是东莞市高埗镇芦村人,也是一名教师,她从小醉心童话,近年致力整理中国民间童话、古代中国童话与远古神话,梦想为中国孩子建一个“中国故事库”。已出版《绿色素描》《重返百木国》《中国故事》等作品,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东莞市“荷花文学奖”、广东省“有为儿童文学奖”等文学奖项。
在她看来,孩子的童年里,不止有海绵宝宝、奥特曼和蜘蛛侠,还应该有田螺姑娘、"蛤蟆孩儿"、白蛇传奇......这些一代代中国人口耳相传的文化宝藏,才是真正的童话和儿童文学,有很高的价值和智慧。这些古老的中国民间故事,不仅可以让孩子积淀文史素养、了解传统文化,更能滋养出快乐有趣的童年。
为了给孩子写地道的中国故事,写属于中国的“格林童话”,一苇花费10年时间搜集近万个中国民间故事,并把这十年间搜集的民间故事,再次整理和重述,精选近三百篇最具中国文化内核的故事,集结成新版《中国故事》(3本)——从中国人的生活日常、神话传说、追寻幸福的道路,用三个维度构造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中华文化与美德。

将搜集的民间故事再次进行整理和重述
一苇表示,严格意义来说,她并不是新书这些故事的原创者,而是对这些故事进行重述,“这些故事不是我的,但我是这些故事的工匠,我做了格林兄弟的工作,他们整理出了德国童话故事,我整理出了中国民间故事。”一苇说。
在分享会上,一苇跟读者分享了自己对入选新书的中国民间故事的选择标准,“首先这些故事一定是人类用想象力铸造出来的艺术品,所有故事都具有隐喻和象征,想象力是故事的工具、载体和表现形式;其次,书中选择的故事一定要真正适合孩子,选一些接近光明、有理想光辉,对孩子成长有益处的故事。”

一苇坚信,只有站在儿童的视觉,亲身体验、讲述的故事,才是有灵魂有魅力的好故事。同时,她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儿童要多看书,多读对自己有启蒙作用的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