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第四期品质文化之都·“新时代明伦堂”文博主题讲座:容庚先生旧藏铜器全形拓片鉴赏讲座在可园博物馆报告厅举办。讲座邀请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秘书长、《吉金墨韵——容庚先生旧藏铜器全形拓片展》的联合策展人林锐主讲。讲座是“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的配套活动,也是对其中的容庚先生旧藏铜器全形拓片展的一次深入解读。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讲话
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出席了活动。他表示,东莞发展至今,经济实力雄厚,发展前景远大,文化底蕴深厚,凝聚力也正在不断提升。作为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东莞需要不断深入梳理、研究和挖掘历史文脉,向市民阐释东莞城市的“根基”,让市民认识、认同、感激这座城市,对城市有深厚的归属感。
据悉,“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活动自8月5日开幕以来,吸引了人民日报、央视、南方日报等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在文博界、文化艺术界中引起巨大反响,深受市民欢迎和肯定。开幕半月多,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已有15000多人次到现场参观,线上展览浏览次数超过12万次,首场讲座——“《容庚北平日记》中的东莞情结”引起热议,“容庚与东莞”已成为东莞“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又一重量级文化现象。后续还将有“颂斋墨缘:容庚先生的艺术与收藏”“容庚先生学术成就与特色”两场讲座,从容庚的学术、艺术、收藏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让观众对容庚有更全面的了解。
延伸阅读
讲座现场:从铜器全形拓片解读容庚风范

8月24日,“容庚先生旧藏铜器全形拓片鉴赏”讲座在可园博物馆举行
记者从讲座中了解到,全形拓是以墨拓和绘画相结合的手法,在纸面上表现器物立体形状的一种特殊传拓技法。莞籍著名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为深入研究古文字和青铜器,尤为重视金石拓片的研究与收藏。在容庚的众多藏品中,以各式形象逼真的全形拓最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其中不乏陈介祺、周希丁、王秀仁等名家佳作。

讲座主讲人林锐
讲座中,主讲人林锐从全形拓的源流、容庚先生对全形拓的研究和相关记载、颂斋旧藏全形拓的特点和鉴赏以及全形拓的辨识等多个方面,生动地呈现了容庚先生以学治藏、以藏益学的历程,展现了全形拓的技法和艺术魅力,让观众能够结合观展体验,对全形拓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容庚先生的学术交游、鉴藏逸事和学人风范有更真切的感受。
据悉,1998年,容庚亲属捐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近千张(册)金石拓片。此次“容庚与东莞”系列展览活动中,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合东莞市可园博物馆精选其中六十余件,在全国首次推出容庚先生旧藏全形拓专题展《吉金墨韵——容庚先生旧藏铜器全形拓片展》。展览分为三个部分(“颂斋自珍”,主要是容庚先生经手过的铜器的拓片;“名家秘藏”,主要是陈介祺,周希丁、端方等著名金石藏家收藏过的器物的拓片;“珠联璧合”,主要是民国期间王雪涛、罗复堪、汪吉麟等名家在全形拓上补绘的画作),重点呈现容庚在金石方面的鉴藏研究,分类释读拓片器物、题跋、印鉴背后的历史信息,呈现传统传拓技艺的艺术魅力,生动反映容庚先生的学术交游、鉴藏逸事及学人风范。
林锐认为,容庚颂斋旧藏全形拓片的传拓对象以吉金为主,尤以商周秦汉青铜器居多,品类繁多,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史料价值体现在容庚的收藏、学术交游和学术特点以及拓片本身的历史价值和名家拓工工艺等。学术价值反映在拓片中名家题跋多,学术含量高上。艺术价值体现在拓片本身的艺术价值、题跋的书法价值和作为特殊绘画题材的博古图的艺术价值等方面。
譬如,市民可以从以下部分展品的解读中,对容庚旧藏铜器全形拓片的价值和容庚学人风范了解一二:
周毛公鼎全形拓

由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拓制,结构合理,浓淡相宜,艺术美感十足。毛公鼎为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铭文近五百字,在已知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历经陈介祺、端方、叶恭绰等名家收藏。据《容庚北平日记》,1928年4月28日,容庚先生陪友人游北京古玩厂肆,购得此鼎,这也是他本人收藏青铜器之始。此鼎为清代宫廷旧藏,曾著录在清乾隆年间编纂的清宫收藏古代铜器的大型谱录《西清古鉴》之中。
“丞不败利厚世杯”全形拓

从古文字学家唐兰和商承祚二先生的题跋可知,1930年,容庚先生于北京琉璃厂购得此杯的一半,次年又以高价购得另一半,虽然器物仍有残缺,但铭文已然完整:“丞不败利厚世”。顾廷龙先生的题跋引经据典指出“厚”通“后”,认为六字铭文是吉祥语。而魏建功先生的题跋最具学术价值,他指出前人称该物为“羽觞”不够准确,应该称之为“杯”,铭文中的“丞”字意取双关,一通“承”,表达盛承之功用,二取长作丞意,六字铭文为吉祥语。补记又称,在一铜镜背面发现与之意思全同的铭文“长宜官寿万年”。
王雪涛补画全形拓

受传统博古图、清供图等绘画形式影响,晚清开始流行在全形拓上补景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在全形拓片上补画折枝花果等,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容庚曾经说过,“全形拓本之长处,在能依原器之大小,使形状花纹展现于纸上,加以题识,补以花卉,即为一轴最佳之美术品。”展品中的王雪涛补画全形拓片,为一代立体拓名家周希丁所制,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王雪涛于1943年补花。这种将青铜器拓片与绘画结合的作品,颇具创新,古朴之中带着清丽,文雅气息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