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反诈中心广泛开展反诈宣传 大朗供图
■大朗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大朗供图
“不用抵押,不用担保,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贷款,现在办理还可享受超低利息优惠……”近日,因为资金周转困难,王女士听信了这些网络贷款的广告,不料贷款没等到,陷阱却接踵而至。所幸,大朗公安分局反诈中心及时给她打了一个劝阻电话,王女士才避免了遭受更大的损失。
及时出手阻止电信诈骗
近日,家住大朗镇的王女士因为生意上资金周转困难,又苦于无法向他人借到钱,便在搜索引擎上寻找其他贷款方式。刚好,她看到网上有人说某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既不用抵押,也不用担保,轻轻松松足不出户就可以贷到款,利息还很低。
于是,信以为真的王女士便添加了对方的联系方式。与对方进行沟通后,王女士下载了某App申请贷款,但对方以王女士在App上填写的银行卡账号有误被冻结为由,告知王女士需要缴纳解冻费才可以提现,并承诺解冻后会全额退还。
“您申请的贷款已到账,但是因为您的信息填写错误无法提现,提交一笔解冻费就能提现了。”又是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然而王女士并不知道,当听到需要先转账、交钱的信息时,就是诈骗开始的信号。急于贷款的王女士按要求向对方转账了6000元解冻费,却发现仍然无法提现,对方又以验证还款能力、刷流水为由,要求王女士转账5000元到其账户上。
正当王女士要转账的时候,及时接到了大朗公安分局反诈中心的劝阻电话,停止了与诈骗分子的交易。随后,劝阻人员对王女士进行了反诈知识教育,告知其不要随意浏览陌生网站,贷款前要交钱的都是诈骗,并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方式、手段和防范措施等知识。
先交钱的贷款都是诈骗
据了解,为有效遏制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大朗公安分局坚持“打防管控”并行,竭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其中,预警劝阻机制是目前预防电信诈骗中针对性最强、最及时、最有效的一项机制,采用了“线上预警,线下劝阻”的双重模式,联合辖区各派出所及时、精准地劝阻电信网络诈骗潜在受害人,成功阻止了多起正在实施的冒充公检法、虚假购物等电信诈骗,让群众及时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大朗警方提醒,贷款类诈骗往往以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为噱头,引诱被害人登录或下载虚假贷款网站或App,然后仿冒正规贷款平台流程,要求受害人填写相关个人信息,最后再以银行卡账号填写错误、账号被冻结为由,骗取受害人转账汇款。各位市民必须时刻牢记,凡是先交钱的贷款都是诈骗。
延伸阅读
大朗反诈宣传走进疫苗接种点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防诈骗能力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不可缺失的部分,然而虚假信息、诈骗信息充斥着网络,对青少年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为加强防诈骗知识宣传,增强自身安全和反诈骗主题教育,近日,大朗公安分局反诈中心以近期为青少年学生接种新冠疫苗为契机,走进疫苗接种点,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活动中,反诈中心宣传小组来到巷头疫苗接种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向休息区的学生讲解各式各样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的诈骗手段,诸如互联网+传销、兼职诈骗、就业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医疗美容+贷款、杀猪盘等一系列诈骗手段,提醒他们提高警惕,也要避免误入歧途参与到电信网络诈骗当中。
对于玩游戏的青少年们,宣传小组成员结合近年来新型诈骗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青少年们介绍常见的诈骗种类、惯用手法,帮助青少年们掌握防范常识和识别诈骗的技巧,并建议大家将学习到的防骗知识传递给父母家人和朋友。
宣传的同时,宣传小组成员还向青少年学生及家长介绍了“国家反诈中心”App,特别是其中的“反诈预警、身份验证、App自查、风险查询”等核心功能,通过“手把手”的指导,为他们打上一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疫苗”。
大朗公安分局反诈中心负责人表示,青少年学生经过一定的逻辑训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是普及反诈骗知识的重点突破口,也可以通过青少年学生将反诈骗知识传播到一个个家庭,从而建立一个有效的反诈骗战线,有效降低被骗的几率。
文字:李健武 通讯员 刘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