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2020年东莞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
i东莞 2021-06-06 11:13:30

在6月6日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东莞报业舆情与智库研究院联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开展为期半个月的东莞市青少年视力状况专题调查,并形成《东莞市青少年视力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东莞市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

《报告》围绕青少年近视情况、用眼行为、视觉环境及近视认知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了解青少年近视现状及其若干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辖区学生近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呼吁构建医院、学校、家庭、青少年等全社会共同参与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工作的综合防控体系。

近视情况:六成青少年是“小眼镜”

《报告》称,本次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对比研究、专家访谈等方式进行,其中问卷面向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初中生、高中生)开展,共收回问卷3852份。

调查发现,青少年近视情况不容乐观。样本调查中,近视比61.32%,而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开展的2020年东莞市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显示,我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约为55%。

图一:青少年近视占比图:你是否近视?

《报告》表明,小学是近视发展最快的学龄阶段。数据显示,0.72%的青少年天生近视,2.07%的青少年在小学前患有近视,51.27%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患有近视,45.81%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患有近视,进入高中阶段患近视的占比0.13%。由此可见,近视随学段、年级升高而上升,在小学阶段升幅最大,其次为初中,两者比例相当接近。

图2:青少年何时近视情况频数分布图

《报告》认为,对孩子而言,越早出现近视,意味着其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处在近视加深的风险之中,近视度数加深的可能性很大。相对于较晚出现近视的孩子,早近视的孩子成年后可能近视度数更高,那么出现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可能性就更大。

《报告》还表明,青少年就诊近视患者呈上升趋势。东莞爱尔眼科医院数据显示,2020年1-5月,医院接诊12-18岁4的青少年患者2322人次。今年接诊数据上升至3402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80人,呈上升增长趋势。仅是近半年,该医院接诊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的青少年171人,占比5.03%。接诊散光的青少年患者1089人,占比32%。

近视原因:电子产品是青少年近视的主因之一

对于近视原因,《报告》认为,与全国情况类似,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学习负担加重,以及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导致我市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出现低龄化、重度化。报告具体指出,我市学生近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业负担、视屏行为以及户外活动等。

有研究表明,遗传是学生近视的重要因素。报告显示,父母亲一人近视占比41.36%,父母亲都近视占比14.07%。这表明,父母近视史对子女的近视状况有较大影响。

图三:父母近视情况频数分布图

调查显示,导致近视的原因以“看电视、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多”“看书太近、写作业姿势不正确”居多,占比分别为74.56%、68.33%;其次与“看书时间太长”“关灯玩手机”等不良习惯有关,占比分别为24.98%、21.8%。7.49%认为与“疫情期间使用手机/电脑上网课”“学习压力大、作业多”等其他原因导致近视。这表明,电子产品是青少年近视的主因之一。

图四:青少年每日使用电子产品频数分布图

另一组调查数据印证了以上结论。数据显示,49.61%的青少年每天使用电子设备(手机、掌上游戏机、平板电脑等)时间在1-2小时,占比较大。19.96%的青少年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过3小时,另有6.28%的青少年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过5小时以上,极大地增加了用眼负荷。仅有24.14%的青少年较为自律,每天使用电子设备在30分钟以内。

另外,通过对比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看电视、使用电子设备”,女生比男生的不良用眼行为比例重,如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等不良行为更多。从开放式问卷调查也可看出,青少年存在不良的用眼健康相关行为,如学习环境采光照明不合格、普遍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等等。

戴眼镜习惯:近三成青少年认为戴眼镜影响颜值

关于佩戴眼镜的习惯,在参与调查的2362名近视青少年中,1132人选择“需要时佩戴眼镜”,占比47.93%;1068人选择“一直佩戴眼镜的人”,占比45.22%;另有133人近视了却坚持不戴眼镜,有29人选择晚上睡觉前戴角膜塑形镜(俗称“0K镜”),矫正视力意愿强烈。

《报告》还分析了近视青少年对戴眼镜的看法。26.46%青少年认为近佩戴眼镜“变丑”。与之形成反差的,仅有5.76%的青少年认为佩戴眼镜“好看”。另有28.54%的青少年认为佩戴眼镜对形象“无影响”,39.25%的青少年对佩戴眼镜影响形象问题“不在意”。

图五:戴眼镜对青少年形象影响情况

2362名青少年中,92.08%青少年佩戴有框眼镜。45人因佩戴眼镜导致眼睛严重变形,82人的眼睛出现较严重变形,1104人的眼睛出现轻微变形。

佩戴眼镜后,66.72%的人近视度数有增加,33.28%的人近视度数暂未有变化。21.25%的青少年认为自身近视度数已达稳定状态,42.38%认为近视度数还会继续上升,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对近视的焦虑。

青少年近视带来的影响,不是戴一副眼镜这么简单。报告显示,87.51%的青少年出现“上课看不见黑板”的情况,影响学习。64.36%的青少年近视未佩戴眼镜,出现“20米外六亲不认,50米外雌雄不辨”的窘境,52.34%的青少年出现“吃东西眼镜会糊”,45.95%的青少年出现“过马路看不清红绿灯”,18.04%的青少年因近视造成“运动不方便”、出现散光等其他影响。

图六:近视给青少年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

图七:青少年近视影响最大的词云

护眼意识:大部分有护眼意识

虽然我市青少年近视情况不容乐观,但大部分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护眼意识。数据显示,83.31%的人选择“适当休息放松双眼”,73.75%的人平时选择“做眼保健操”,73.73%的人认为需要有“充足睡眠”,70.2%的人选择“常看绿色植物”,54.98%的人选择“合理膳食”,21.99%的人使用缓解眼部疲劳的设备放松双眼。此外,还有超过60%的青少年定期对眼部专项检查。

图八:青少年平时的护眼选择

但不容忽视的是,全民爱眼护眼知识宣传仍需加强。对于近视防控相关产品,55.4%的青少年从未了解过,15.71%了解过防控眼镜,13.4%了解眼部按摩仪,4.7%了解过药用类产品,10.8%了解过角膜塑形镜。对于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选择“不知晓”或答错的比例分别是52.54%、8.54%。

随着青少年近视率的增长,近视眼镜零售需求大增,《报告》还分析了近视青少年对眼镜价格的接受区间。数据显示,近六成配置500元以下眼镜,约三成配置500-1000元的眼镜,一成配置1000元以上的眼镜。

问卷调查中,69.76%的青少年认为眼镜行业存在“价格虚高,存在暴利”,46.42%的青少年对验光专业性存疑,59.24%认为“眼镜行业从业者专业水平参差不齐”,40.81%认为“眼镜制造不标准”,43.85%的青少年认为对眼镜行业缺乏监管。他们认为,眼镜行业存在暴利,呼吁加强行业监管。

文字:刘召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