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丨东莞市伊顿海逸外国语学校学生走近非遗,厚植爱党爱国爱乡情怀
i东莞 2021-06-02 13:29:31

木偶戏、古琴音乐、双手洪拳、醒狮、糖不甩、龙舟制作技艺……近日,2021年莞脉传承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走进东莞市伊顿海逸外国语学校,让伊顿学子亲身体验、感受东莞非遗魅力,进一步增强对东莞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从2014年开始,东莞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便开展了莞脉传承之非遗进校园活动。八年来,内容不断丰富,力度不断加大,从幼儿园到高校全覆盖。非遗教育从“物”走向“人”,从“进校园”走向“在校园”,形成“中心示范”和“镇街普及”双轨并行、相辅相成的东莞模式,推动学校创造性打造非遗品牌课程,开创“一镇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百花齐放局面。

当天,大朗镇巷头木偶戏剧团为同学们表演了一段《哪吒闹海》,传承人以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生动传神,形象逼真,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非遗传承人王可逊带来的古琴演奏,让同学们陶醉其中、意犹未尽。

双手洪拳是洪拳在东莞流传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厚街大塘村,虎门、莞城等地亦有分布。传承人精彩的双手洪拳表演,让同学们拍手叫绝,跃跃欲试。

狮舞(醒狮),俗称舞狮。东莞狮舞属于中国南狮,始源于明朝,世代相传。当天,传承人大显身手,通过腾、挪、闪、扑等动作,将狮子的各种形态完美演绎出来,将同学们的热情推向高潮,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精彩纷呈的非遗展演结束后,同学们兴趣昂扬、意犹未尽,跟随非遗传承体验了木偶戏、醒狮、双手洪拳等项目。此外,还学习制作糖不甩、龙舟,忙得不亦乐乎。

通过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伊顿海逸外国语学校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践行“全人教育,国际视野,文化自信,多元发展”办学理念,培根铸魂,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乡情怀。

伊顿海逸外国语学校校长吕慧芬表示,中国非遗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让非遗进校园,就是希望同学们肩负起传承非遗的责任和使命,播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文字:赵水平

图片:伊顿海逸外国语学校供图

编辑:郭小斌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