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亲戚在大朗做毛织生意,大学毕业后过来工作。”来自河源的叶培华29岁,至今已在大朗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工作5年了,看中这里毗邻松山湖,产业发达,便扎根大朗安家。
作为大朗近10年来增加的24.59万人口之一,叶培华的选择,是大朗人口增长全市最快的缩影。
5月22日上午公布的东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展示了各镇街10年来的人口变化——虎门总人口最多;大朗人口增长最快;长安人口最“年轻”;南城大学生人口仅次于松山湖……
数据显示,虎门、长安、大朗、塘厦等制造业大镇、经济重镇和松山湖辐射区备受瞩目, 东莞人口正进一步向这些地方聚集。
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现场
增长快
大朗人口增长最多最快
与10年前相比,东莞全市常住人口增加224.64万人,33个镇街(园区)中,有32个人口增加,其中大朗镇增加24.59万人,总人口为55.67万人,占全市比重从3.78%上升到5.32%,无论是增加人口还是比重增长,都居镇街之首。
“一大半同事都跟我一样,从外省、外地来到大朗安家立业。”来自茂名的王立斌所在的公司有400多名员工。
王立斌和来自陕西的妻子都是扎根大朗的常住人口,他10年前大学毕业来到大朗,从一名技术工做起,如今已是公司研发部电控设计科科长,买了房安了家,孩子也在大朗上学。
说到大朗的吸引力,和叶培华一样,王立斌说得最多的是靠近松山湖,工作环境好,城市和产业发展快。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口的集聚和迁移,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大朗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强镇,还拥有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配套最完善、品牌影响力最广的毛织产业集群,目前拥有1.7万家毛织企业、20万从业人员、600亿元全产业链年交易额。
叶培华之所以到松山湖的东莞理工大学上学、到大朗工作,正是缘于在大朗开毛织厂的亲戚。
王立斌夫妇、叶培华的见闻和经历,或多或少可窥见大朗对各地人口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朗毗邻深圳和松山湖,背靠华为,近年来积极承接深圳、松山湖产业的辐射与溢出效应,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交通环境、教育医疗资源,全面加速融入松山湖功能区的高质量发展,对人口的聚集力和吸引力可见一斑。
紧随大朗之后,虎门、塘厦、长安、南城、厚街、东城等6个人口增长均超过10万人,这些镇街无一不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制造业大镇、经济重镇。
虎门以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人口多
虎门长安人口超80万人
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中,虎门和长安分别以83.81万人、80.73万人,位居镇街人口总量榜首,紧随其后的塘厦为62.90万人。
作为人口大镇,三个镇过去10年间人口增长也位居全市前列,虎门镇人口增加了19.94万人,仅次于大朗,塘厦和长安的人口分别增长14.69万人、14.31万人,位列全市第三、第四。
这一个个10万+背后,彰显了3个镇街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度,虎门2020年GDP达644亿元,长安突破800亿元大关,塘厦迈入500亿元俱乐部。
以虎门为例,镇域面积全市NO.1,是名扬天下的近代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是东莞唯一集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地铁、高速公路与粤港航线于一体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发达的工商业,自然形成了强大的人口聚集力、吸引力。
虎门曼妮服饰老板朱军、虎门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群文干事何智辉都不约而同选择扎根虎门。
朱军从陕西到虎门,从制衣厂搬运工做起,到车间主管、销售经理,最后自己创业,创办了曼妮女装,“这里就业机会多,营商环境特别好,虎门服装在国内外的品牌效应大,这些年来一直扶持发展服装产业,我抓住了机会。”朱军还告诉记者,身边很多在虎门打工创业的老乡,选择在虎门安家扎根。
“到虎门不久,我就爱上了这里,在这里实现了梦想,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何智辉10多年前因为一场《虎门行》的晚会,从江西一个小县城来到虎门,本打算学习、了解广东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后来选择扎根虎门,为这里基层文化发展贡献力量,以更丰富的群众文化,让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爱上虎门。
镇域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的长安,其对人口的吸引力,从一组数据中也可窥见一二——近年,长安电子信息和五金模具两大支柱产业集聚度快速提升,OPPO、vivo手机出货量均居全球品牌前五;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400.5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801.9亿元;全镇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比2015年翻一番,占全市总量9.1%;投入120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城市品质展现新面貌。
长安镇vivo全球总部
年轻化
长安人口最“年轻”的背后
“对这里发展有信心,会继续留在这里。”来自海南的蒋熙媛去年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今年新入职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长安总部,5月参加了“认识长安”培训课程,了解到近几年长安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与蒋熙媛有着同样安家长安想法的,还有去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阳迎归,今年刚入职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这,是长安对人口,尤其是年轻人才的吸引力。
在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中,长安拥有80.73万人口,仅次于虎门,人口增长达14.31万人。33个镇街(园区)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80%以上的有23个,其中长安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86.59%,在一众镇街中最高,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68%,在镇街中最低。
长安镇党委委员罗成基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长安镇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按照“宣、引、融、育、留”的人才工作方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尤其是年轻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长安立足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五金模具等优势主导产业,建立起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循环,目前,长安共有高层次人才13305人,其中博士222人,硕士5631人;技师214人,其中高级技师64人;高级工6893人。
罗成基介绍,这些人才,大部分都是年轻的高层次人才,长安镇的引才政策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到长安干事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创新打造了“认识长安”培训课程,通过培训讲述、实地参观等形式,让企业新入职的年轻人才了解长安的发展情况,在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外,增强对长安的认同感,从而扎根长安,为长安的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英才。
统筹:首席记者 邓文燕
文字:邓文燕 刘志斌 甘劼伟 雷元全 李健武
摄影:蓝业佐 陈栋 程永强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