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遏制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东莞移动积极展开行动,通过警企合作开展断卡行动、多维宣传提升全民意识和防诈服务阻断电诈渠道等“组合拳”,筑牢防电信诈骗安全线,帮助市民捂好“钱袋子”。
▲东莞移动为市民提供防诈骗咨询服务
警企合作,打造断卡行动“监控台”
电话卡是犯罪分子实施网络电信诈骗的重要工具,为遏制犯罪分子利用电话卡行骗,东莞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断卡”专项行动,充分依托信息通信技术优势,与公安部门展开反诈联动,助力公安精准抓捕,打击犯罪。
据悉,东莞移动发挥信息化优势,根据电信诈骗违法犯罪特点,如涉及频繁补卡、频繁呼叫、频发转呼、开卡后长期在外地等号码开展监控,推出“名下号码短信提醒、AI智能稽核、实名不实人大数据分析、GOIP设备预警”等系统平台,可筛选潜在电信欺诈用户。
同时,东莞移动对高危诈骗号码加大监测处置力度,实现反诈工作24小时监控预警,及时发现并向公安部门提供明显异常情况,实现“更快、更准、更全”的管控,将风险阻挡在发生之初,为公安抓捕贩卡团伙提供线索,为公安部门在“断卡行动”中打击犯罪工作提供支撑。
多维宣传,筑牢全民访诈“护城河”
构建“全民反诈”,更需要市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为切实保护好群众“钱袋子”,提醒广大用户守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东莞移动通过“打击防范电信诈骗”多维宣传活动,使反诈宣传发挥“免疫”作用。
为了让市民充分了解并防范电信诈骗,东莞移动整理了高发类电信诈骗案件,开展线上线下多维防诈宣传。线上通过抖音、微信、短信等平台,宣传常见电信诈骗案例、防诈骗常识等知识,线下在营业厅配置防诈骗宣传海报和提示单,从源头上防范。
此外,东莞移动通过“服务进社区”行动,向市民发放电信诈骗宣传单和关于买卖、转借、转租手机卡等涉嫌违法犯罪告知书,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尤其针对老年人和学生等电信受骗高危群体,增强防范意识。
手机号码实名认证,也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非实名电话卡进行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另外诈骗分子的来电号码是公安部门进行案件侦破的重要线索,电话卡实名认证也能大大减轻电信诈骗案件侦破难度。东莞移动开展源头治理,在开卡前期严格落实实名工作,并对监测到的非实名高危号码逐步进行实名登记。
服务在前,构建访诈提醒“防火墙”
在个人防电信诈骗服务上,东莞移动免费推出了包含“呼死你”来电应急防护、境外来电主动提醒、和彩印“防诈骗来电号码提示”、骚扰电话屏蔽等多项内容的骚扰电话防护服务,及时提醒用户谨防上当受骗。
据了解,骚扰电话防护服务采用云端拦截技术,无需安装APP,通过短信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骚扰、诈骗电话拦截服务。移动用户通过拨打10086人工客服或是到移动营业厅便可免费开通。例如和彩印服务开通后,在用户接到境外来电时,东莞移动将通过下发彩印的方式第一时间提示用户该电话为境外来电,提高用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和彩印“防诈骗来电号码提示”在用户接听或拨打电话时,彩印平台会对另一方号码进行信息识别,并将识别到的信息以USSD或闪信的方式告知用户,提醒用户及时甄别对端信息,避免被骚扰或受骗。
【提醒】
出售名下手机卡是违法行为
东莞移动提醒,帮办、借用、收贩两卡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市民出售自己名下的手机卡,一方面可能会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跨境网络赌博等行为,扰乱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还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对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买卖手机卡,且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失信人员,将只保留1张电话卡,且五年内不得办理手机卡入网业务。
文字:冯静
摄影:东莞移动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