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本土新作丨东莞青年作家莫华杰长篇小说《春潮》面世
i东莞 2021-04-01 13:16:59

近日,东莞青年作家莫华杰创作的40万字长篇小说《春潮》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该小说是莫华杰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普通青年的奋斗故事,“既有柳暗花明的创业经历,也有栀子花香的女儿心事,更有极富特色的风土人情”,是一部昂扬奋发的青春奋斗史。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认为,《春潮》大开新时代青春文学新气象,还原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幸福的渴望与奋斗的图景,是具有时代意义的长篇力作。

一部昂扬奋发的青春奋斗史

莫华杰,1984年生于广西贺州钟山县,2002年南下广东,现居东莞。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作家高研班学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花城》《山花》《天涯》《芙蓉》《作家》等刊物,著有长篇散文集《重生》、小说集《赊佛》等,《赊佛》入选2019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据莫华杰介绍,《春潮》以改革开放初期为时代背景,故事中,普通青年冯源、陈嘉南敏锐地嗅到了时代大潮的潮润气息,地处偏僻山村的他们从捞渣工做起,贩卖时装、制作话梅、开办打火机厂,誓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两人的创业史时时处处透露着市井生活的活力和坚实。

值得一提的是,《春潮》除以创业奋斗的主调外,还重点描述了李素雅、欧阳娴姐妹的女儿心事,桂北山区秀丽的自然风光,极富特色的风土人情,秉性各异的乡土人物,如同高低错落的和声,共同组成了一支春天之曲。

《春潮》是莫华杰创作时间最长、花费精力最多的一本书。“在北京鲁院文学院读高研班时就开始构思与创作了,写了近三年时间才完成了初稿,40多万字。”莫华杰表示,作为一个80后青年作家,2002年南下广东后,打过工,做过电影人,最后转身为职业作家,同样经历了改革开放大潮下的奋斗历程,因此“书写一部‘昂扬奋发的青年奋斗史’性质的长篇小说,一直是我的心愿”。

业界大咖联名推荐

《春潮》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写法上,以及其厚重性均可圈可点,因此得到了国内文学界不少知名作家、评论家的肯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李一鸣,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和《花城》杂志原主编田瑛等联袂推荐并写推荐语。

白庚胜给予《春潮》高度评价,认为《春潮》大开新时代青春文学新气象,人物鲜活,故事有趣,还原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幸福的渴望与奋斗的图景,“这种具有时代意义的长篇力作,在当下青年作家的写作中是非常罕见的。”

谢有顺从写法上作了点评,认为《春潮》写得扎实、浑厚、饱满,“莫华杰用心打磨每一个人物的出场,以及伴随人物出场的每一种物事,生活场景的建构像电影摄影师一样苛刻;小说还将医学、美术、《易经》等内容融于日常叙事之中,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邱华栋则从小说人物刻画上进行了点评:“爱情、命运,简单的两个词鼓动着从古至今所有的青年,他们待展开的生命里掩藏着过于丰盛的秘密,本书刻画的正是这样的青年。这段二十余年前的往事,会像贝壳里的涛声,给人以前进的诱惑,以安宁的抚慰。” 

一经面世即成“爆款”

莫华杰在完成《春潮》初稿后,便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投稿。让他意想不到的是,5天后便收到回复,该书获得出版社总编青睐,不仅确认了出版事宜,还给出了较高的版税。“这对我们青年作家而言,是非常罕见的。”莫华杰表示,《春潮》在短短几天内,被这样一个著名出版社看中,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据莫华杰介绍,该书一经上市便深受读者欢迎。其中,3月30日,《春潮》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上线后,仅仅一天时间,便全网售罄,俨然成为文学“爆款”。

因曾经做过电影编剧和导演的缘故,莫华杰在小说创作中不仅注重文学性,也注重故事性。他认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和众多文学名家之所以看好《春潮》,不仅是因为这部长篇小说的文学性、故事性、厚重性,更是看中其产品的延伸性,该书内容丰富,故事跌宕起伏,人物灵动有趣,是一部电视剧的结构,有着巨大的影视改编空间。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已经和我签署了影视版权,将会联合影视公司,打造成《大江大河》这样的电视连续剧。”莫华杰说,该出版社还将用《春潮》去申报北京市的精品工程项目及各种文学奖项。

文字:沈汉炎

图片:采访对象供图

编辑:赵水平

编辑: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