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观呈现互联网产业就业市场现状、为求职者提供求职指南,智联招聘根据平台大数据进行研究,发布《2021年互联网产业求职指南》。报告指出,软件研发人才需求最高,人工智能岗位高薪且处竞争洼地;工业互联网加速AI人才跨界制造业,网络游戏需要移动研发人才等。
产业互联网蓬勃发展带动技术人才需求水涨船高
报告指出,互联网产业引导了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这个以信息、知识、技术为主导要素的行业在人才需求结构上也呈现出差异化,产品、技术、运营、设计、市场和销售是互联网产业的6大主要岗位。从招聘需求上来看,除本身流动性大的销售岗位之外,技术研发实力作为这类企业的制胜资源,持续牵引企业追逐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产业互联网蓬勃发展也带动技术人才需求水涨船高,招聘需求规模占18.1%。
在技术的商业化过程中,产品、运营、市场等非技术角色的权重都在不断增加。产品作为连接各岗位的“多面手”,在互联网产品的市场、用户、商业层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直接参与互联网产业每一场革新。
软件研发人才需求最高,人工智能岗位高薪且处竞争洼地
根据智联招聘2020年大数据显示,核心岗位中,软件研发的招聘需求最高,占比达到41%。该岗位作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技术基本盘,本身人才需求较大。而运维支持和测试工程师等岗位由于技术门槛较低,竞争激烈且平均招聘薪资相对不占优势。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正在兴起的人工智能岗位,人工智能可谓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技术,但当前的人才供给尚不完善,形成了竞争热度低、招聘薪资高(19010元/月)的引才局势。近年来,伴随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叠加政策红利,招聘规模预计还将扩张,进一步形成人才洼地。此外,竞争强度温和、薪酬可观的核心岗位还有软件研发、产品经理、数据工程师、移动研发,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Java开发工程师供需两旺,算法工程师薪酬较高
报告还指出,通过筛选招聘需求TOP20的细分岗位具体分析,招聘职位数占比较高的有Java开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web前端,这几个岗位作为互联网产业的通用技术人才,有着稳定的需求基础,但相应存量人才也较为庞大,因而竞争激烈。
相反,在招聘需求前20的职位中,移动研发中的Android、iOS和软件研发中的软件系统架构师、C++竞争指数相对较低,而薪酬较为丰厚。
此外,算法工程师是唯一进入招聘职位数排名前20的人工智能类岗位,且平均招聘薪酬达到19944元/月。随着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在行业中成为燎原之火,精通算法的人才有着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薪酬也较高。
与行业蓬勃发展并肩的是新兴岗位的诞生与技术人才的迭代,这也需要人才聚焦“前景岗位”,时刻提升自己的技术含量。
架构师稳坐高薪榜首,软件系统架构师月薪24802元
在职位小类中,相对于招聘职位数占比前20名,平均招聘薪酬前20名中的人工智能、数据工程师与产品经理相关岗位占据席位更多。
具体来看,软件系统架构师和数据架构师以优越的招聘薪酬领先于其他岗位。软件系统架构师是互联网开发的“设计图纸”,在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因专业技术与丰富经验而形成竞争壁垒,以24802元/月的高薪、无人可争的特点为程序员们指引了“全面升级”之道。正如软件系统架构师于软件或系统的意义,数据架构师作为把控企业数据资产的关键人才,在数据为王的时代身价凸显,月薪达23546元。
工业互联网加速AI人才跨界制造业,网络游戏需要移动研发人才
除互联网相关行业外,对产品技术核心人才需求较高的五个行业依次为专业服务/咨询、教育/培训/院校、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和网络游戏。
观察这5个行业招聘需求高于其他行业的特色技术岗位,网络游戏近年来进入规范且稳定增长的阶段,成为互联网人才聚集地之一,移动研发与产品经理成为刚需。第三产业中的专业服务/咨询、教育/培训/院校在近年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分别构建了火热的SaaS与在线教育赛道,带动数据、研发类人才需求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兴技术极大赋能传统行业、工业互联网呈现井喷式发展,生产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只增不减。据智联招聘2020年大数据显示,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与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行业都有很高的AI人才需求,这与它们对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不无关系,例如工业云平台、AI/机器视觉工业应用等。
人工智能收入高位起跑,移动研发收入随经验上升快
观察不同工作年限互联网技术从业者的收入水平,8个互联网产品技术核心岗位中,AI人才有着更高的收入起点。从业1年的AI人才到手薪资为8623元/月,其次是产品经理(6786元/月)和数据工程师(6765元/月)。
对比5年经验从业者与1年经验的收入差距,移动研发岗位跨度最大,5年经验收入是1年经验的2.4倍,高跨度也意味着高增长空间。差距超过2倍的还有软件研发和前端开发,均为2.1倍。在创新驱动的互联网产业中,移动开发类岗位技术属性高,并且随着专业领域的深耕,职场上升的天花板也在不断被推高。而运维人才的初始收入和5年间收入跨度均为最低。
文字:覃凤春 通讯员 智联宣
摄影:受访企业供图
编辑: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