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今日(12月29日)上午,东莞市政府与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合作共建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今后,市政府将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在市人民医院的基础上共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与暨南大学合作,在市东部中心医院的基础上共建“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与广东医科大学合作,在市东南部中心医院的基础上共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
通过共建,全面提升这三家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我市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东莞市人民医院:
通过帮扶共建,力争在国家重点专科实现突破
市政府与南方医科大学将在东莞市人民医院的基础上合作共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该模式下,我市仍拥有医院的完全产权和经营管理权。
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共建支持市人民医院提升科学研究与教学能力,在创新科研团队引进、科研项目、科研平台创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力争在国家重点专科实现零的突破、建成1个省级科研平台,达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水平。
近年来,市人民医院在创建高水平医院的过程中,医院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但对照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的评价指标,医院在科研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合作共建后,医院将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用于科研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平台建设及维护,力争在科研成果的层次和数量上实现新跨越。
据悉,校地合作共建后,双方将共同组建科研管理理事会,对医院科研方面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科研经费投向、人才引进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
合作后,市人民医院医院建设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中心、生物安全防护三级(P3)实验室、智慧医院、呼吸和重症医学(感染性疾病)中心大楼等多个重大项目也将驶上快车道。
市东南部中心医院:
通过合作共建,打造高水平三甲医院
市政府与广东医科大学深度合作,将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共建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
共建目标方面,尽快将医院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转化为一体,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高水平三甲综合医院。
该模式下,我市仍拥有医院的完全产权,而医院的管理权则完全移交给高校,医院列入高校直属附属医院序列管理,突出高校行使医院管理权的自主性和高效性。
具体来说,首先,大力加强医院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医院建设发展需要,聘用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到医院工作。按照大学的标准选聘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为医院培养一批高水平双师型(医师、教师)人才,尽快建成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先向医院输送医疗卫生等相关专业本、硕、博优秀毕业生。
其次,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运用大学的平台,积极推动医院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及医院在医疗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并扩大医院的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医院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能力。
再者,广东医科大学将向医院开放图书馆、科研平台、实验动物中心等校内教学科研有关资源,指导医院建设科研和教学平台,加强医院的科研指导和帮扶,培育一定数量的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
市东部中心医院:
通过合作共建,打造东莞东部区域医疗中心
根据协议,市东部中心医院将由暨南大学按照直属附属医院的标准和模式实施全面管理,将其打造成为医疗、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学科建设突出的医院。
该模式下,我市仍拥有医院的完全产权,而医院的管理权则完全移交给高校,医院列入高校直属附属医院序列管理,突出高校行使医院管理权的自主性和高效性。
接下来,暨南大学将成立具体的医院管理及建设工作组,对医院进行广泛调研、深入研究,设定医院的学科、专科发展布局,组建、培养和引进骨干团队和人才,制定并组织实施医院建设发展的近、中、远期规划,使医院与暨南大学实现融合。
此外,按照规划,未来5年,市、镇财政将投入超过6亿元兴建该院住院综合大楼,医院业务用房面积将增加一倍,相当于再造一个“常平医院”,医院编制床位数将从目前的700张增至1100张,并逐步提升至1300张,同时在原有常规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未来5年每年向医院增加5000万元财政投入,用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工作,成为东莞东部区域医疗中心,充分发挥对东莞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帮扶和辐射带动作用。
文字:李广
摄影:程永强 视频:程永强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