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拟完成3000亩“工改工”改造,石碣产业空间寻求突围升级
i东莞 2020-12-18 18:05:46

计划3年完成3000亩“工改工”改造,释放连片空间承接优质项目……12月18日,石碣镇举行“工改工”推进会暨润田服装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改造项目动工仪式,标志着全镇“工改工”项目驶上“快车道”,意味着石碣向产业空间存量要增量的突围战正式打响。

发力

投资4.8亿润田改造项目启动

石碣总面积只有36平方公里,由于过去粗放式的发展造成土地开发强度达69.2%,远超东莞48%的平均水平,其中很多工业用地的平均容积率仅为1.0左右。许多厂房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厂房老旧,产业低端,土地产出效益不高,大面积连片发展利用的土地所剩无几,重大平台动力欠缺,招商的载体非常有限。

为突破发展实体经济瓶颈,近年来,石碣加大土地空间资源统筹开发、集约利用力度,积极盘活现有资源,拓展产业空间,把好空间精准配置给好企业、好项目。

当天动工的润田服装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改造项目,就是石碣推动产业空间由粗放供给向精准供给转变,释放国土空间资源、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要求的生动实践。

据悉,该项目是在现有润田公司厂房的基础上拆旧建新,规划建设石碣润田产业园,总改造面积80.1亩,建成后容积率4.0,总建筑面积213601平方米,投资金额4.8亿元,将打造成为绿色、开放、创新、智能、共享的城市标志性园区。

破解

3年拟完成3000亩“工改工”改造

作为全国首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也是东莞电子产业集群高速发展的缩影之一。多年来,石碣一直受制于土地空间资源紧缺的困境,这次通过“工改工”盘活利用率低的老旧厂房,被视为突破土地稀缺围笼之困,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和发展空间支撑迈上新台阶的有力之举。

经摸底,石碣全镇工业保护红线范围内共有5100亩旧厂房,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3000亩“工改工”改造,将能使全镇超过50%的旧厂房实现质的提升。

目前,在建“工改工”项目3个共67.2亩,分别是石碣意高兆亿国际(工改工)高新产业中心项目、西南百达半导体工改工项目和裕源兴工改工项目。全镇已完成首批8个“工改工”项目共116亩拆除任务,年底前完成11个项目共219亩。

与此同时,石碣积极推动复合型智慧空间建设,以“工改工”为切入点,以提升产业载体容积率为导向,争取市“M0”工业改造政策,建设摩天工厂,定位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最大化拓展工业空间,为打造“高品质滨江特色小镇”提供强力支撑。

■突围之策

“工改工”纳入村居工作考核

缺乏足够空间承接优质的产业和项目,是当前石碣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大短板。石碣镇委、镇政府清楚认识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工改工”为主抓手,进一步拓展产业空间。

为加快推进“工改工”工作,石碣成立“工改工”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挂点督导,镇村两级联动推进项目实施改造。定期召开 “工改工”项目督导协调会议,解决项目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求各村(社区)至少要选取一个“工改工”项目进行改造提升,并纳入工作考核。

另外,石碣计划在市“工改工”奖励补贴的基础上,根据石碣实际情况再推出一套“工改工”奖励补贴。奖励将依据政策解读和改造方案宣传两个关键点,巧用数据说明“工改工”带给集体、股东的收益,争取更多股东支持,打通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

结合产业特色和发展实际,石碣明确增强“工改工”改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改造与招商同步,重点招引电子信息产业强链补链优质项目或者半导体、新材料、智能终端、5G、芯片等高端制造业优质大项目,做好跟踪服务,提供改造主体优质服务,专人跟进协调解决手续办理。

文字:袁健斌

摄影:袁健斌 视频:袁健斌

编辑: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