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上天这样不公平,让我一再遭遇这样的事情,被病魔折磨得走投无路。但是,我又不能放弃,如果我死了,我的爸爸妈妈怎么办呢?”刘志鹏用笔记录下自己的心声。
这个28岁的小伙子,10年前罹患尿毒症,接受了换肾手术,几年后,不幸尿毒症复发。刘志鹏的父母是残疾人,他多年的治疗费用已掏空了家底,借无可借。12月15日,慕思·东莞报业爱心基金理事长邱浩洋,为他送去2万元爱心款。
10年前突发尿毒症
“老天爷真是不公平。”刘志鹏苦笑着摇头。10年前的一天,他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眼前一片模糊。
送医院检查显示,他的肌酐800多数值,随后确诊为尿毒症第一期。“当在颈动脉这里插管进行透析,听说要终身化疗透析。”后来医生告诉他,尿毒症可以救治,就是做器官移植手术。因没有合适的肾源,刘志鹏接受了两年时间的化疗,后来,亲戚表示愿意捐肾给他。
“接受肾移植手术后,当时没有引导尿出来,凌晨一点又被推进手术室进行第二次手术。我的爸妈一直在门口哭,希望我平安。”好在第二次手术成功了。住院约半个月,刘志鹏可以走路了。
“那是我最开心、最放松的时候,因为想着我要恢复健康了。”他没想到,接下来还有昂贵的进口抗排挤药。“每次定期复查加拿药,费用几乎上万,社保报销不了多少。”刘志鹏说,那时已是苦不堪言。
换肾后病情复发
2015年的一天,不幸再次降临,刘志鹏的肾出现排挤反应,检查显示肾有部分石化了。医生用尽办法,也没能救活这颗肾。他的尿毒症又复发了。
多年的治疗,他感到走投无路,但一直伪装出坚强的样子,给旁人看。“其实,心里一直在想,为什么我18岁会得这个病?我大好的青春,始终被病魔折磨。”
2015年化疗至今,刘志鹏出现多次并发症、败血症、急性心衰竭、血钙化等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掉了,车抵押了,3个已经嫁人的姐姐也已竭尽所能。眼下,刘志鹏和父母一起居住在村里的统建楼里,这是他们最后的居所,“如果卖掉,只能睡大街了。”
刘志鹏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已经60多岁了,找不到工作,偶尔捡些瓶子和纸皮变卖过活。辍学后,刘志鹏在家自学电脑,想办法在网上赚一点钱:“如果能想象未来,我会踏踏实实找个工作,赡养父母。但是,我不敢想以后了。”不换肾,刘志鹏只有死路一条;他的母亲愿意捐一颗肾给他,可手术费用,家里实在凑不出来了。
樟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赖洁莹了解到他的遭遇后,积极帮他想办法;刘志鹏的朋友也帮他筹款,在网络上筹到3万元;12月15日,慕思·东莞报业爱心基金理事长邱浩洋,为他送去2万元爱心款。
【爱心桥】
如果你愿意帮助他,以下是捐款方式: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建设分行
6227003233900163038
户名:卢兰兴(患者母亲)
文字:查雨霏
摄影:查雨霏
编辑: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