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10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东莞,采购用于室内装饰的木皮材料。”11月16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经理闫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莞家具制造业领域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他来到东莞的最重要原因。
10年后的2020年,以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的身份,闫志刚第二次来到东莞,参加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30届年会暨2020年东莞国际设计周年终盛典。
这次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大咖一起,以“产业+设计”的融合为主要内容,为东莞家居行业的升级注入设计动能,助力家居行业迈向“微笑曲线”两端。
室内设计盛会在莞举行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的年会,是室内设计界一年一度的大型权威学术年会,是室内设计师每年最关注的盛会,也是室内设计行业最负盛名的专业学术会议。
后疫情时代,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30届年会同步在东莞、佛山两个地级市举行。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年会选址东莞、佛山,是源于这两座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经过多年发展,家居产业已成为东莞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中国家居领域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东莞发布的《2019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方面,家具行业共生产4269.5万件,形成了“亚太地区最大家具生产基地”大岭山镇、“家具之都”厚街镇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涌现出慕思、楷模等知名品牌企业。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北京大兴机场等众多知名建设的设计方,该公司总经理闫志刚10年前第一次到东莞采购用于室内装饰的木皮材料。
10年后的2020年,以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的身份,闫志刚第二次来到东莞,参加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30届年会暨2020年东莞国际设计周年终盛典。
“东莞拥有在家具制造业完备的产业体系,本次来到东莞,将看一看东莞的产业发展,寻找新的合作机会。”闫志刚表示。
东莞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方绍明表示,作为中国设计领域的权威机构,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将第三十届年会安排在东莞举行,对东莞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东莞将以此为契机,以家居产业为切入点,同期打造东莞国际设计周的年终盛筵,搭建设计与产业的深度平台。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推动设计与产业的融合对接,让好的室内设计、产品设计、软装设计能够实际落地。
大咖论道建言“设计+制造”
11月16日,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30届年会暨2020年东莞国际设计周年终盛典在厚街开幕,聚焦“产业+设计”的融合。来自全国的设计界的知名人士、著名设计师、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东莞,论道“设计+制造”的发展路径,为东莞家具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东莞是世界知名的家居建材之都,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落地的条件。”国际著名设计师、杰恩设计董事长兼总设计师姜峰表示,目前,杰恩设计正致力于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成立数字化实验室,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制造业精细化水平,推动设计与家居产业融合。
“如果分析深圳设计行业的上市公司就会发现,其发展的路径是依托设计的力量,以产业化的方式形成合力发展的路径。而这离不开包括东莞在内的大湾区的众多城市的产业基础。”姜峰进一步表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东莞应依托雄厚的家具行业基础,推动“设计+制造”落地发展。
水平线设计创始人兼首席创意总监琚宾则认为,从产业链条来讲,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将是大湾区必不可少的一股能量。这里有很多名企,能够架起一座链接企业和设计师的桥梁。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举行期间,东莞国际设计周年终盛典通过“年会+展览”的形式,为设计落地东莞、企业与设计师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两天的行程当中,设计师们参观了中国全屋整装定制展,以及全球规模最大的展贸综合体——名家具展8号馆全屋设计定制馆和9号馆名家居世博园。其中,全屋整装馆、“设计·家——指向未来的艺术家”主题展,给设计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场即有许多设计师与企业达成的初步合作意向。
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总经理方润忠表示,接下来,东莞国际设计周将继续促进动优秀制造企业和设计师有更多的合作,搭建一个高质量的合作平台。
【延伸阅读】
室内设计趋向个性化表达
会议期间,众多设计行业的大咖共同探讨室内设计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为室内设计的发展分享前沿观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苏丹以自己出版的图书《闹城》为例,系统回顾了我国工业设计的演变之路。当前,人们对于人居环境和生活的条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多种新材料出现,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契机。今年以来,疫情更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健康人居、生态环境等领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经理闫志刚则从国内整体设计领域的发展分享观点。“如果留意身边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不只是一些大的室内设计出现了越来越有品位,趋向个性化的表达,就是一些我们用餐的饭馆也越来越有味道。不但是饭菜的味道,更是设计的味道。”闫志刚分析背后的原因认为,这得益于国内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室内设计开始进入量质齐升的发展阶段。
文字/张华桥
摄影/郑志波 摄像/郑志波
编辑/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