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资源!东莞市人民医院—黄江医院医疗联合体揭牌
写意黄江 2020-11-13 13:42:56

每每遇到重大疾病或疑难病症,家住乡镇的患者往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或四处询问名医,或一个劲往市里的大医院挤,但奈何总挂不上号

为解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近年来东莞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让各镇街市民也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11月12日,东莞市人民医院-黄江医院医疗联合体签约揭牌仪式在黄江医院举行。这意味着,双方正式建立市、镇医疗服务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合作关系,黄江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东莞市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资源。

医疗联合体内资源共享、结果互认

东莞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888年,经过132年的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正积极创建现代化高水平医院。

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市黄江医院医疗联合体的建立,不仅将进一步提升黄江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还将通过建立绿色转诊通道、推进区域内分级诊疗,推动服务流程、诊疗规范、服务质量同质化建设和管理,省去转诊过程中的挂号排队、重复检查等环节,为患者赢得救治时间,进而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良性机制。也就是说,黄江及周边地区群众今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医疗资源。

双方将重点在心血管内科、神经医学、创伤急救、康复医学和肝胆胃肠等专科领域开展技术帮扶合作,积极探索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医疗辅助检查技术合作项目,逐渐实现医疗联合体内结果互认。

一方面,市人民医院将定期安排具有高年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相应专科专家到黄江医院进行学科建设指导,开展专家门诊、疑难病例会诊、病区查房和手术、带教、授课等共建帮扶工作;另一方面,双方将在黄江医院建设远程会诊中心,接入东莞市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远程协作网,利用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医疗联合体有关专科建设的远程会诊,以实现疑难病例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等功能。

活动当天,黄江医院还举行了医联体大型专家义诊活动。根据当地常见病和群众健康需求,现场设有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中医科、骨科等12个义诊专科,双方医院共派出20位名医专家进行义诊,免费提供心电图、B超、胸片检查等6项诊疗服务项目。

“平时很难挂到这些名医专家的号,今天可算是来着了。”家住北岸社区的王先生说,自己患有轻微的心血管疾病,为了解除自己心中的一些疑虑,一大早就来排队了。听说医联体建设可以让他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王先生表示十分期待。

有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下沉

随着黄江加快对接并融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各界对黄江城市配套要求不断提高。为加快提升全镇的医疗水平,黄江医院先后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关系。

在签约揭牌仪式上,黄江医院院长陈国权表示,将通过医联体的帮扶带动和紧密协作,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争创基层版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打造2到3个重点和特色专科,基本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医疗新格局,实现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水平“双提升”。

东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蔡立民指出,市人民医院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推进区域内分级诊疗,规范就医秩序,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服务能力,全力协助黄江医院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有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下沉。

为进一步推动东莞分级诊疗形成新格局,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袁伟芬要求,双方医院要紧密协作,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市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市人民医院要充分发挥在全市医疗行业的“龙头大哥”作用,在医疗技术、科研教学、医院管理等方面,给予黄江医院支持与指导;同时,黄江医院要把握机遇,认真学习市人民医院先进诊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学习专家们的精湛医术和优质服务,找准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水平。

黄江镇委委员刘玉春则表示,今年黄江党委政府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丰富医疗硬件、加速医疗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广东省健康促进区,稳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今后,还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医疗改革创新,持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不遗余力地推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链接:东莞市人民医院-黄江医院医疗联合体主要建设项目

一、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一是上级绿色转诊通道,针对急危重症和疑难病例需要转院诊治、因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难于诊断及治疗的患者,优先向市人民医院转诊;二是基层绿色接诊通道,针对在市人民医院术后康复、住院治疗病情缓解后的慢病患者,黄江医院和黄江镇社卫中心设立绿色接诊通道进行门诊治疗和健康管理,从而确保患者从就诊、住院、康复得到连贯的医疗服务。

二、加强重点学科建设1.帮扶设立名医工作室:以地方常见疾病和医院优势病种的学科为主,黄江医院开设名医工作室并派出专科医生跟班学习,市人民医院每1-2周安排一名专家前来坐诊,开展专家门诊、疑难病例会诊、病区查房和手术、带教、授课等工作。

2.打造肝胆胃肠特色专科:由市人民医院重点带教、培训消化内镜操作和治疗技术,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指导开展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早期普查筛查工作以及肝胆、胃肠疑难四级手术。计划利用3年时间,通过优化整合普外科、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等专科资源,组建“肝胆胃肠特色专科”,力争创建市级特色专科。

3.建设基层版胸痛中心:计划在2021-2023年期间,通过全方位开展科室管理、学科建设、人员培养、科研教学等技术帮扶,指导黄江医院按二级医院胸痛中心标准进行学科建设,并逐渐独立开设心血管内科,顺利通过基层版胸痛中心验收。

4.建设卒中中心:计划在2021-2023年,市人民医院指导黄江医院探索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进一步优化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等专科资源,按照二级医院卒中防治中心标准进行学科建设,提高脑和神经系统疾病防治、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水平,力争创建市级特色专科。

5.建设创伤急救特色专科:市人民医院指导黄江医院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创伤救治体系服务流程》《创伤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和《创伤中心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进行学科建设,优化整合急诊科和骨科、手外科、胸外科、ICU等创伤救治科室的技术力量,利用3年时间,打造一支完整、系统、高效联动的创伤急救救治团队,提升医院创伤救治能力和水平,力争创建市级特色专科。

三、共建帮扶其他临床医技科室根据黄江医院发展需要,市人民医院安排具有高年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相应专科专家进行学科建设指导,开展专家门诊、疑难病例会诊、病区查房和手术、带教、授课等共建帮扶工作。

四、资源共享积极建设远程会诊中心,接入东莞市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远程协作网,利用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医疗联合体有关专科建设的远程会诊,以实现疑难病例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等功能。

市人民医院定期派出专家指导我院检验、检查和影像项目,双方积极探索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医疗辅助检查技术合作项目,逐渐实现医疗联合体内结果互认。

来源:南方+

编辑:黄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