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新区建设如火如荼,交椅湾新区沙涌整治项目建设也迫在眉睫。
近日,东莞滨海湾新区沙涌综合整治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公布,项目拟投资17532.55万元,需满足100年一遇防洪(潮)要求,改善长安镇生态环境,提升滨海湾新区水景观。
景观工程包含慢行道、滨水平台
交椅湾沙涌整治工程位于珠江口东岸,属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貌类型主要为海河冲积平原地貌,现状分布较多鱼虾水塘,拟开挖河道沿线地形较简单,地势较平坦,场地较平整。
招标文件显示,交椅湾新区沙涌整治项目主要任务为防洪(潮)、改善水环境和提升水景观,通过整治沙涌,使滨海湾新区满足100年一遇防洪(潮)要求,通过扩宽沙涌,满足长安镇生态补水需求,改善长安镇生态环境,通过新建滨水景观带,提升滨海湾新区水景观,为滨海湾新区建成宜于创业、宜于居住,集物流、销售、旅游与景观于一体的国际化滨海新城奠定有利条件和安全支撑。
沙涌综合整治工程整治范围自沙涌水闸(不含)至滨海湾大桥,整治长度为8m,断面最小底宽50m,堤顶高程5.0m,主要包括清淤、扩宽河道、护脚、岸坡防护及景观带建设等。景观工程整治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绿化、慢行道、滨水平台、亲水栈道、水电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等。
本次勘察的目的是根据设计方案、技术要求等资料,进行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编制河道整治工程项建、可研,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碧道模式
滨海湾新区发展规划定位于致力打造珠三角国际湾区的“东莞滨海新城”,重点打造海洋文化体验名城、多元产业创新中心、区域联合生态湾区、和谐幸福宜居城市。沙涌综合整治工程是启动新区工程建设的基础,将保障新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根据《东莞滨海湾新区沙涌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本工程建成后,通过内河涌景观带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生活环境,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是保障滨海湾新城市发展定位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
项目拟依托独特的水生态及文化特点,以“努力打造广大人民群众喜游乐到的美好生态空间”为目标,形成东莞市交椅湾新区滨海型碧道景观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碧道建设示范区。通过统筹各种生态要素,兼顾生态、安全、文化、景观、经济等功能,用系统思维共治共建,进一步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发展基础、河湖水系特点、水环境问题及治理需求等方面,打造具有地区特色、广大人民群众喜游乐到的美好生态空间,并力争打造具有东莞市特色的碧道模式。
满足长安镇生态补水需求
滨海湾新区沙涌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扩宽沙涌,满足长安镇生态补水需求,改善长安镇生态环境。
对此,《建议书》提及,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区土地资源紧张,现状正在进行滩涂填土工作。坭涌、上沙正涌的南部入海段已经被填埋,北部段现状已成为断头涌。由于已有的河涌对交椅湾板块土地分割较严重,急需重新调整水系布局,填埋一些河涌,这将影响潮水补水通道,尤其交椅湾板块现状仅有沙涌可连通至东引河,若被填埋,长安镇南部水系则将失去补水通道,水体流动性骤减。
实施水系连通和沙涌生态补水后,将保证长安镇南部水系各河涌的生态需水,增大河涌潮汐动力,对长安镇和滨海湾新区协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周围居民的居住舒适感、提升城市品位、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助力美丽东莞城市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全媒体记者 付碧强 张华桥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