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孩子们在东莞香蕉蔬菜研究所看到上千只白鹭归巢前在大树顶上时而展翅飞翔,时而择枝停留,场面壮观!
先来看一段视频:
在观鸟赏蝶中过周末
“我看到啦,对面一共有14只小白鹭!”
▲白鹭 车高华摄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冬候鸟南迁,正是南方观鸟好时节。“来听冬天的第一声鸟鸣”观鸟活动在松山湖月荷湖公园举行。在刚过去的周六日,一共上演了四场自然教育活动,许多市民带着孩子在观鸟赏蝶中度过愉快的周末。
清晨,漫步在空气清新的松山湖月荷湖公园,在幽静的林中绿道上,在一片悦耳的莺声燕语中,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跟随自然导师听鸟语、寻鸟踪。整个上午,通过高倍望远镜,孩子们看到了湖中央湿地上的小白鹭、池鹭、翠鸟,看到水中嬉戏的黑水鸡、白骨顶等,在小树林里看到了乌鸫、白鹡鸰、鹊鸲……观察鸟儿们婀娜多姿的灵动世界,听导师讲解各种鸟儿的生活习性,以及人与鸟类的故事。
▲通过望远镜,孩子们看到鸟儿们灵动的身影
除了观鸟、识鸟,“松湖自然”首席自然导师、生态学博士、同济大学副教授郭光普随着孩子们的各种“小发现”,顺手拈来,还讲解了许多昆虫、植物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孩子保护自然。
▲生物博士郭光普(中)给孩子们讲解鸟儿的生活习性
此外,在当天下午的“大自然的伟大建筑师”科普讲座中,郭光普博士向孩子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的自然界。群织雀在荒凉的非洲大草原上搭起了“凉亭”,海狸在荒无人烟湿地上建起了水坝,勤劳的蚂蚁在澳洲平原上林立“墓碑”,这些神奇的建筑实际是它们的“家”。人类可不是地球上唯一懂得建筑的物种,很多的动物也会搭建自己遮风挡雨的住所,而且它们的建筑技巧和材料工艺,一直都是人类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让孩子与大自然建立连接
“看,蝴蝶停在我的手上!”
▲豹尺蛾 车高华摄
11月8日,“冬天的第一次自然观察”两场主题活动分别在东莞植物园和东莞香蕉蔬菜研究所举行。当天上午的活动主题是“蝴蝶自然观察及自然笔记”,下午的活动主题是“鹭鸟导赏及调查”。光明中学生物教师、东莞市观鸟协会会员车高华与郭光普博士领着孩子认识蝴蝶、昆虫和鹭鸟。孩子们在真实的环境中,甚至通过自身触摸,真实感知毛毛虫到蝴蝶的生长发育历程。
▲车高华老师引导孩子观察豆娘(蜻蜓的一种)
最让孩子们难忘的是傍晚时分,在东莞香蕉蔬菜研究所看到上千只白鹭归巢前在大树顶上时而展翅飞翔,时而择枝停留,场面特别壮观!车高华老师告诉记者,市民想看白鹭归巢,可以选择下午4点半左右去东莞香蕉蔬菜研究所看。一定要注意不能穿着鲜艳的服装和大声喧哗,那样会干扰它们的生活!
“松湖自然”是依托于东莞市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的自然教育品牌项目,自2017年以来已举办了200多场自然教育活动,参加人数超过6000人。专业导师与精彩课程设计,让广大参与体验者印象深刻。本周末四场自然活动,是东莞市绿色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与光明中学言行工作室联合承办。
活动结束后,有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好,既能让孩子与大自然建立连接,又能培养孩子的环保观念。孩子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自然课。
对话
在学科教育和生活中融入自然教育
记者:近四年来,每年您都会受邀来东莞当自然教育导师,能说说您看到和感受到东莞自然教育的变化吗?
生态学博士、同济大学副教授郭光普:我明显地感受到市民参与的热情比以往高,之前有很多参加自然活动的市民可能只是想学点知识,现在他们对自然的认知深入很多,包括保护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环境观念提高了很多。
自然教育活动数量增加了很多,质量也提高了很多。自然教育团队也在壮大,有了一批有情怀的讲师和志愿者。
从生态来说,松山湖生物多样性还是不错的,但是人工的痕迹相对过多,管护方式少,管护过于精细,像打虫、除草这些管护行为我们称为“生物不友好”方式。
我建议,可以开辟一些区域进行野生培育,设计要考虑水生的沉水、浮水、挺水,以及陆生的乔木、灌木、草本等不同层级生长的植物,也可以满足各种动物的生态需求。
另外,要多种植一些有蜜源的、鸟类爱吃的、有果实的植物,也就是要多种点招鸟招虫的植物。东莞具备形成自然生态非常好的先天条件,因为东莞处在南亚热带,且水域丰富,如果坚持去做,可能两三年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记者:请问对于东莞的自然教育有何建议?
郭光普:自然教育最初作为对“自然缺失症”孩子的疗愈手段。很多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玩耍时间,缺少与自然的连接,学习与生活出现了各种问题。我认为,东莞自然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开展。
首先,以校本课程方式在学校开展自然教育。可以由专业人士根据学校的特点编写自然教育校本教材,还可以把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学科当中有关自然教育的一些背景知识、延伸知识由专业人士进行整理,然后融合在学科中进行自然教育。学校也可以引入一些自然教育机构,走进学校去做这些事。
其次,自然教育可以从生活做起。家长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生活中处处都有自然教育,一天三餐的饭菜涉及的植物学知识都可以顺手拈来,不要让孩子五谷不分。
全媒体记者 赵海霞/文、图
车高华/视频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