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开启科技治超新模式
i东莞 2020-11-06 20:11:42

11月5日下午4点左右,东莞市泓基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某急忙赶到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处理一宗涉嫌超限超载运输案件。

在国道G220线金凤凰大桥路段,治超非现场执法监测点清晰记录了该公司所属粤SE8946(粤AV915挂)5轴重型半挂牵引车轴数、总重、超限量、超限率等数据,该车的车货总重为73.15吨,超过规定限值30.15吨。

涉事企业被处罚款15000元

据了解,东莞市泓基物流有限公司在东莞市凤岗镇,将两个装满铁的货柜拼装在粤SE8946(粤AV915挂)5轴重型半挂牵引车上,由雇佣的司机金某驾车送往东莞市虎门镇,途经位于国道G220线金凤凰大桥路段的治超非现场执法监测点时,非现场执法系统将该货车车牌、轴数、总重、超限量、超限率等信息都清晰记录在案。系统数据显示,该货车车货总重73.15吨,超过规定限值30.15吨。

由于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对该公司给予罚款15000元的行政处罚。

超限超载车辆日通行比例下降

2017年8月15日起,东莞市在辖区所有高速公路实施治超非现场执法。实施后,东莞高速公路治超整体呈现出“超限车辆数量大幅下降、因超限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伤亡率明显下降、公路养护成本明显下降、车辆通行效率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大幅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的“三降三升”良好态势。

借鉴高速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经验,2018年在国道G220线金凤凰大桥路段建设了非现场执法监测点,于当年12月28日正式投入运行,对超限超载车辆震慑作用明显,超限超载车辆日通行比例下降六成多,有效改善了国道G220线凤岗段的交通环境。

现市级层面拟规划在全市主要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再建25个治超执法监测点,预计今明两年建成。在此基础上,指导各镇街根据辖区实际建设治超执法监测点,目前我市清溪镇已建成监测点1个,另一个监测点也在推进建设中;其他镇街,譬如沙田,也有计划在辖区建设监测点。通过治超执法监测点的合理规划建设,不断织密治超执法监控网络。

知多D

治超非现场执法是指利用科学技术装备和手段,即不停车称重系统和电子抓拍系统,采集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信息,并于事后进行追查处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治超管理模式。非现场执法是运用科技手段对人力治超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作为24小时全天候监控的执法新模式,与传统治超模式相比,治超非现场执法有着诸多优势,比如大幅提高货车检测率、精准打击超限超载行为、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解决执法力量不足、保障执法人员安全、促进公正公平严格执法及增强治超社会透明度等等。

全媒体记者 朱珍珍

东莞交通供图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