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东莞被喻为鱼米之乡。那么,如今的渔业发展环境如何?东莞海域及东江流域渔业资源本底调查项目,于11月3日对外招标。项目主要包括海域资源和环境评估数据监测、江河资源和环境评估数据监测、海域和江河外来物种调查及防治措施等。招标文件指出,渔业资源是渔业生产的基础,开展渔业资源调查,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天然水域,同时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唇鱼是调查重点
东莞市海域与江河水生生物资源底数,究竟是怎么样的?这次调查将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
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 通讯员戴小辉摄
记者在招标文件上看到,这次调查罗列了一系列任务,其中,把黄唇鱼作为重点调查对象。要求查清东莞市特有黄唇鱼等保护物种的渔业资源状况,为保存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提供数据基础。
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里的黄唇鱼 戴小辉摄
黄唇鱼标本最早采集于1932年的珠江口太平海域,并经当时的美国鱼类学家赫里鉴定命名为“太平鱼”,是唯一以东莞地名命名的水生物种。黄唇鱼属于我国特有鱼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极度濒危动物。我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5年,面积663公顷,是迄今全国唯一的黄唇鱼自然保护区,目前约有100条黄唇鱼被发现并保护起来。
海域调查包括3个渔港
这次海域资源和环境评估数据监测,主要是对东莞市范围海域的海水水质、沉积物、海洋生物、渔业资源、潮间带生物和环境评估等方面的调查,还包括虎门镇新湾旧渔港、虎门镇新湾渔港新渔村、沙田镇先锋渔港这3个渔港。
珠江口水质提高后,白鹭也多了 通讯员 张艳君摄
对这3个渔港的监测包括环境监测评估数据、水域水质监测数据、水域沉积物监测数据等。对这3个渔港的监测评估主要侧重于生态环境指标,例如,水域沉积物监测数据包括铜、锌、铅、铬等的超标项。
提出江河鱼类资源修复措施
江河资源和环境评估数据监测,主要内容是对区域内的水质、浮游动植物、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等方面的调查。其中,鱼类资源调查是重点之一。对鱼类资源调查内容,包括种类组成、资源量、生物多样性,以及主要经济鱼类的生长特性、分布情况、生态类型的调查。
珠江口水质提高后,白鹭也多了,经常成群结队飞翔 通讯员张艳君摄
这次对鱼类资源的调查,将与东莞海域江河近3年的水质、生态和渔业资源的调查等结果对比,并参考东莞市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对比情况,分析造成鱼类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修复措施。
*声音
“这些年可见鱼虾成群”
东莞市松湖优谷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珠江口,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张小姐,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东莞这些年通过环境整治,水质明显好转,她在珠江口经常见到鱼虾成群的情景。并且,白鹭数量也增多了,经常成群结队飞翔。
全媒体记者 叶珊/文
全媒体编辑 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