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广东召开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获奖名单中,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东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榜上有名,荣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之下,学生心理健康保卫工作尤为重要。疫情期间,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心理防疫师资培训、防疫课程开发、防疫知识传播等方面创新工作,主动作为,形成全员重视、人人参与、合力共抓心理健康教育的崭新工作局面,取得良好效果。
▲3月15日,东莞市开展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复学后教师心理健康远程课程开发研讨会
主动作为
及时开发、制作疫情家庭教育指导微课
“要通过电话、微信、QQ等线上各类渠道,向全市师生开展心理支持工作。”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上下的心。作为我市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阵地之一,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在疫情期间承担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防疫工作首位,是红线、底线,也是教育工作的使命。
为此,该中心快速反应,健全心理防疫制度,落实工作举措,草拟了《教育系统线上心理支持工作的通知》《做好学生返校前电话家访工作的紧急通知》等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近30份,从顶层设计上为师生筑牢防疫安全防护网。
小豪的妈妈刘女士是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工作上,她麻利干练;对待孩子,她温柔耐心。但在居家抗疫的这段日子,她发现自己的耐心似乎被用完了。
“孩子学习不自觉,总要我催着。每天总是手机不离手,我也不知道怎么陪他玩,所以他总说自己很无聊。有时候我批评他,他还犟嘴,觉得自己很委屈。从来没有一个假期跟娃这么长时间地待在一起,我觉得很不习惯。以前不觉得这样天天见面、时时管教孩子,是一件这么费劲的事。”
像刘女士这样的状态,在东莞家长群体中并非个案。疫情宅家期间,孩子学习、亲子关系令不少家长手足无措。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抽样调查发现,长期居家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三大问题:86.3%的家长认为孩子有长时间玩手机或游戏的情况、82.6%的家长认为孩子居家学习缺乏兴趣、情绪烦躁等情况、78.2%的家长认为亲子关系不良。特殊时期,让家长做好自身及孩子的身心调适迫在眉睫。
防疫课程,是家长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疫情期间,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开发了多门心理健康防疫课程。依托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张润林工作室团队根据此阶段家长面临的这三大问题主动请缨,及时开发、制作与疫情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微课。
在团队居家办公、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仅仅用了7天时间,便制作出《陪娃宅家战“疫”,智慧家长必备3大锦囊get!》专题课程,于2月20日在东莞市教育局官微“东莞慧教育”公众号发布,给广大家长送上及时雨。此后,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还相继开发出《中小学公共防疫健康课程》《宅家中 有静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课程》和《家庭教育指导名师系列微课程》等500门,培训了专兼职心理老师642名,中小学班主任2.74万人。
效果初显
创新教育防疫方式
网络直播受热捧
内容丰富的专题课程和素质过硬的师资团队强化了东莞教育系统防疫决心。网络直播作为当下热门传播形式,符合大众家长需求。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顺应备考期间家长需求,联合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推出 “家长成长直播公开课——家有考生,家长助力”家长成长线上直播公开课。一方面为广大考生家长排忧解难,另一方面也为家长成长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该直播在全市家长群体中掀起热烈的学习氛围,不少家长表示,通过直播课学习,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更为温馨和谐。
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还创新性开展了3场“云上”家长会,家长观看人数超过500万人次。全省首创中小学生“线上+线下”同上一节心理暖心课,学生观看人数120万人次。“刚开始孩子返校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症状,感到很困惑,在听完直播课后,作为家长,我做了一些调整,感觉就没那么恐慌了。”东莞高级中学学生家长说道。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教育局与公安、民政、卫健等11个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积极支持配合部门联动工作,全面保护学生心理健康。
【人物特写】
南城阳光一小校长莫凤联
全方位、立体化为师生家长做好心理防护
疫情期间,不断跳动的数字、不断闪现的镜头、不断更新的消息,时刻牵动着国人的心,也常常让南城阳光一小校长莫凤联辗转难眠。她深知,抗“疫”更要抗“抑”。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仅是生命安全的威胁,还有学生心理健康的挑战。
身处教育系统,打好这场师生“生命保卫战”的想法,自疫情初始便始终萦绕在莫凤联心头。在东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她作为东莞市首个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张润林工作室的学员,在主持人张润林老师的带领下,一方面积极参与线上课程开发,先后参与、开发《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宅家学习,自律当先》《做三好家长 育自律孩子》《宅家学习“我”自主 温情陪伴爱相随》等课程;另一方面,疫情期间作为时任南城阳光二小的副校长,她精心策划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课程,全方位细致做好学生复学前后的心理健康工作。
“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应该被重视,教师和家长的心理调适也不容忽视。”
莫凤联关怀一线教师,居家办公时,为全体老师推送了《疫情虽长,关爱不停》《私人定制:给二小老师的心理调适建议》等文章,录制视频《“疫”过天晴(教师篇)》为老师进行心理调适指引,同时组织线上经验交流,缓解因线上教育不适的压力。
在关心家长方面,做好家教指引课,开发了《宅家抗疫,家教助力》《宅家小游戏,简单又有趣,不妨试一试》《做三好家长,育自律孩子》一系列关于改善亲子关系的微课程,为家长你提供亲子沟通的方法,帮助家长调整心态。
在关爱学生方面,在充分调研疫情期间孩子的内心需求后,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构建了心理云课堂模式--“需求导向+微课堂体验+互动延伸”,开发系列心理教育微课程,助力“疫”路送安心,护心灵。将“体验”作为线上课程的重点,在每节微课里设置体验环节,增加云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如情景体验的有《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如何面对生气》等,方法体验的有《心理战“疫”,我能赢》《宅家学习 自律抗疫》等,游戏体验的有《认真听、仔细看、我能行——注意力训练》《陪伴无聊兽》等。返校前一周,为有效调整教学节奏,学校还为学生推送了《“疫”过天晴(学生篇)》微视频,各年级组织班主任录制《同学们,老师想你了》小视频欢迎同学们返校。
疫情期间,莫凤联还开发了《宅家学习,自律当先》《做三好家长 育自律孩子》《宅家学习“我”自主 温情陪伴爱相随》等家庭教育系列微课,围绕“如何唤醒孩子宅家学习的自律”,帮助家长智慧剖析孩子宅家学习“不自律”的原因,引导家长通过“保持好心态、做孩子的好导师 、做孩子的好伙伴”等方法教科学育儿。
其中,微课《宅家学习、自律抗疫》获东莞市“公共防疫健康教育”专题微课比赛一等奖,在市慕课资源平台免费推送给全市学校使用;《宅家学习“我”自主 温情陪伴爱相随》获东莞市2020年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一等奖;《做三好家长 育自律孩子》被转载2万多次。
全媒体记者 张理萌/文
受访单位供图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