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近日接待从北京来的美食圈的圈友,自不敢怠慢,必须要对得起本土招牌,有一定分量的美食担当才能入选“必吃”行列。
又听闻友人们已经吃了一圈东莞美食了,她们都是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该吃该喝的都已经品尝了几轮,我要拿什么招待她们才能出其不意,又让她们不枉此行呢?
脑海里突然出现“永成凉茶”这几个字。是的!你没有听错,大家平日里经常提及的“永成糖水铺”实际上早期是叫作“永成凉茶”的。
我还依稀记得,10年前,小记第一次和该店老板约采访,他迟到了半个小时。一见面,他就着急的跟我解释,自己骑得摩托车坏掉了,修车花了一点时间,很是抱歉。
和大家有着相同的疑问,我问他,为什么店名是“永成凉茶”,店里不是各种小吃、糖水都有吗?要说到凉茶,也只能找到清补凉和火麻仁这两样。
他笑着告诉我,最早期店铺的定位实际上是卖凉茶的,兼卖一两样小吃,可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凉茶生意没想象中做得好,小吃却格外受欢迎,随后就继续摸索,推出了更多的小吃和糖水,生意也越做越旺。由于还没来得及改店名,所以当时还保留着“永成凉茶”的招牌。
我毫不犹豫地带朋友们特意来叹一叹“永成”。10年后的“永成”店面还是保存着以前的老样子,只是桌面上多了微信、支付宝扫码付款的标贴,拿起菜单,菜单设计也融入更多迎合年轻人喜爱的图案设计。菜式价格抹去了早年能常常见到的0.5元设置,改为整数价格,但即便如此,你仍能感受到它满满的亲民诚意,小记发现最贵的售价也不过26元,还是牛腩、牛肚、排骨这些硬货食材的价格,更多的还是主打10元以内的各色小吃和粥粉面。
下午5点钟坐进店里,店里的人不多,还有不少空位。隔壁桌是一位年轻妈妈趁着餐点还未上桌,正在教孩子做作业。我按照10年前的回忆点了满满一桌的小吃和饮品,朋友们一边听我讲述10年前的故事,一边吃着萝卜牛腩、咸丸,喝着糖水,各种赞不绝口,忍不住拿着手机各种拍摄。
我们刚好遇上新鲜煮好的糖不甩出锅,满满一大锅,金灿灿、亮油油,仅是看着就觉得自己特别幸福,突然有一种“盆满钵满”,大丰收般的喜悦。
哦,对了,忘了说我们这餐饭的价格,135元,4人吃到撑,然而,只能“消灭”一半的分量,仍然还有大半吃不完!
全媒体记者 冯静 文/图/视频
全媒体编辑 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