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长假过完了。学生回校,重新调整到“学习模式”状态。这时,也是学生情绪问题的高发期,家长不容忽视。
中学心理一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厚街湖景中学心理老师蔡芬玉提醒,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提不起精神,恐惧抗拒上学,甚至是胸闷、失眠、胃口不佳等身体症状,这些都是“假期综合征”的表现。
如何及时发现,并科学帮助孩子处理好情绪问题?不妨来跟蔡老师学习下。
假后返校心理不适,可从三方面早期识别
学生返校,遇到假期综合征,蔡老师并不觉得意外。
蔡老师分析,原因主要有几点。首先是,学生已习惯了八天的放松生活,一旦转入紧张的学习,心理上存在不适应感。其次,因为学业压力大特别是作业可能还未完成,怕家长和老师批评,心理上产生负罪感。最后,生物钟紊乱,假期外出旅行,或者放飞自我沉迷游戏、动漫小说等行为使原本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出现睡眠失衡。然而,睡眠节律的失调会引起身体上的疲劳,同时还会导致学生在情绪上出现问题。
蔡老师提醒,长假过后,家长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绪稳定状况,看看孩子是否出现焦虑、孤单、抑郁、烦躁等症状。
有家长可能会说,自己没有专业的心理知识,不知道怎么才能识别孩子的情绪。
蔡老师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关注孩子的睡眠情况,如果持续失眠一个星期以上就要引起注意了。二是孩子的情绪、行为表现和原来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用家长的话来说就是“好像换了一个人”。三是孩子经常出现胃痛、头痛等身体不适,经过检查又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些,都可以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情绪问题进行简单的识别。
学生适应不良情绪崩溃,竟是分离性焦虑作祟
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蔡老师也帮助过许多遇到情绪问题困扰的学生。
蔡老师表示,学生情绪问题在每个年级呈现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比如,初一的学生主要是适应不良,初二的学生主要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扰,初三的学生主要就是学业压力了。
目前,蔡老师正在帮助一个初一的女同学。蔡老师说,有天在办公室门口看到她在打电话,一边说一边伤心地哭。出于职业的敏感,蔡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聊天。
细聊之下发现,学生不愿住宿,家长不理解,双方沟通存在问题。同时,伴有失眠史,并经常有胸闷心跳加速感。蔡老师意识到该学生可能有焦虑症,于是马上通过班主任联系家长过来,跟家长详谈了该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目前的情绪状态,并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起初,家长就是简单的认为孩子不想住宿,懒惰而已,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孩子自己努力克服就好。对该名学生进行了一周的走读。可是,情况并没改善,还是每天要给妈妈打超过10个电话,每次打电话都哭。
于是,蔡老师又联系了家长过来,并再次告知家长,学生这种情况需要马上去看心理医生。后来,家长同意了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诊断为分离性焦虑。现在,该名学生情况稳定,时不时会到蔡老师办公室来聊天。而家长也不再强迫孩子住宿,平时在家也会多注意和孩子进行沟通,关心孩子,并且经常带孩子外出进行运动。
因情绪问题主动求助较少,家长要做个细心观察者
这名学生的情绪问题发现及时,并得到了妥善处理,事情向好发展。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那么幸运被及时发现。
蔡老师提醒,如果孩子有情绪问题,又不求助,可能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自伤自残比较常见,有的甚至会做出极端的行为。这时,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已经效果不大了,需要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在平时工作中,学生因为情绪问题主动来求助的还是比较少的。”蔡老师坦言,多数是通过每个开学初期的心理排查发现问题的。也有一些家长主动前来求助,例如一些比较内向、平时在班里不怎么说话的学生回家时会跟家长说自己在人际方面的困扰,然后家长通过班主任预约心理老师,心理老师再对该生进行心理辅导。
如果遇到孩子有情绪问题,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蔡老师建议,遇到学生有情绪问题,家长先不要着急上火,不能一味的指责孩子不坚强或者说孩子做的不够好。而是应该引导孩子倾诉心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家长则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孩子的感受,先表达对孩子的理解,接纳孩子情绪背后的心理原因,给予同情和安慰,并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另外,家长可以带孩子外出接触大自然,散步、登山、跑步、打球都是比较好的亲子运动,也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宣泄情绪的渠道。最后营造良好积极的家庭氛围。
【名师悄悄话】
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多去学校心理咨询室聊聊
对学生来说,要去认识、应对,并及时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并不容易。有时候,学生也会觉得难以启齿。
蔡老师说,学生应重视学校开学初期的心理测评以及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比较好途径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况。因为在课堂上,老师会给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例如心理问题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像身体会感冒,心理也会感冒;心理问题有的能自行化解,化解不了求助心理老师(像身体感冒,抵抗力强自行恢复,抵抗不了求助医生)。当孩子你觉得心里不舒服、想不开,情绪不好的时候,你都可以去心理咨询室聊一聊,看一看等。
另外,在初一学生开学初期,老师都会制作心怡小卡片发放给学生,卡片正面印着咨询室的地点和预约时间、预约方式,背面印着省内一些比较权威的有心理科的正规医疗机构。如果学生在心理上有困惑时能及时通过卡片指引进行预约咨询。
【家长小贴士】
学生周末回家,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事情呢?
蔡老师建议,家长可以做四点:
1、尽量放下手头工作,高质量的陪一陪孩子;
2、做一顿好饭,增加孩子的归属感,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
3、切忌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多和孩子聊聊他的兴趣爱好,同学关系等;
4、正常作息,对于手机的使用可以进行家庭讨论,确定周末手机使用时长,以免因为手机问题而产生家庭矛盾,影响亲子关系。
全媒体记者 李春燕
全媒体编辑 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