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莞通1号”盾构机顺利始发,市轨道交通1号线首个盾构区间(滨江体育馆站至莞太路站)正式开始掘进 记者 陈栋 摄
东莞地铁1号线又有新进展!8月28日上午,东莞地铁1号线首个盾构区间(滨江体育馆站至莞太路站盾构区间)正式掘进。目前,全线24座车站中已有17座车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已累计完成建安投资额约15.33亿元人民币。
地铁1号线首台盾构机始发
8月28日上午,东莞地铁1号线首台盾构机下井始发,从滨江体育公园站开始向莞太路方向的地下掘进地铁隧道。
据了解,本次始发掘进的滨江体育馆站-莞太路站区间沿鸿福西路敷设,全长1424.420m、盾构外径6.7m,采用350mm厚的管片衬砌;旁经南城二小生活楼、体育馆和鸿福跨河大桥等重要建构筑物,下穿厚街水道和东引运河;多次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难度大、工程安全风险极高。
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轨道一号线公司精心谋划、强化管理、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先后推行了全线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与施工单位指挥部及监理单位组成联合巡查大队、“5+2,白加黑”的全过程无缝管理等措施。
同时,聘请了行业内知名专家开展盾构机的选型研究及设计,量身打造了代号“莞通1号”盾构机。该盾构机总长93米,盾体长9.6米,整机加后配套总重约650吨,最大推力5060吨,能有效应对隧洞埋深大、易喷涌、施工风险大等问题,将全面保障滨江体育馆站-莞太路站盾构穿越河流、侧穿重要构筑物施工的安全,并确保工程质量及进度。
17座车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据了解,东莞地铁1号线(望洪站至黄江中心站)总长57.46公里,设车站24座、车辆段和停车场各1座;起于望洪站,止于黄江中心站,途经望牛墩、洪梅、道滘、万江、南城、东城、大岭山、松山湖、大朗、黄江等10个镇街;工程总投资约400亿元。
项目建成后,将与开通的2号线在主城区核心位置鸿福路站“十”字交叉换乘,实现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个骨干架构,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辐射东南西北四个区域的格局;在主城区预留与6、7、8、12号线换乘条件,在松山湖和大朗预留与3、5号线换乘条件;二期工程在麻涌预留与广州25号线换乘条件,三期工程在黄江预留与深圳6号线支线换乘条件,着力构建东莞主城区与广州、深圳1小时内即可通达的快速走廊。
据了解,东莞地铁1号线工程进展较为顺利,全线24座车站中已有17座站、2个高架区间及道滘车辆段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 热点问答 /
Q1:目前地铁1号线站点有哪些最新规划和调整?
答:目前1号线支线的引入及东莞1号线二期工程线网调整,补充初步设计对东莞1号线行车交路进行相应调整;由于1号线支线的引入,在湿地公园站至黄江北站区间增加富民南路站,1号线支线在该站组织“Y”字运营方案,同时兼顾折返功能;新增的中心广场站站位方案仍在论证中,汽车总站因地块综合开发统筹仍在洽商中、站位方案暂未最终确定。
Q2:东莞区域内的其他轨道交通项目进展如何?
答:市交投集团努力打造交通一体化建设,轨道交通建设尤为重要,当前我们主要工作有:抓好2号线的安全运营管理、进一步提升运营服务质量;全力推进1号线工程建设、争取按期交付运营;启动2号线三期工程相关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当前,赣深铁路东莞南站地下空间共构工程一期主体结构(约172m长)完成了封顶、土方回填及向铁路施工方的移交,除紧急疏散口外的6个附属出入口及2个风亭完成施工,二期主体结构(约78米长)完成了底板施工100%、中板50%;共构工程开累完成产值4.19亿,完成了建安工程费的83.5%。
记者 冯欢 实习生 潘方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