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苏连娇
高考高分考上大学,应当算是一件大喜事。然而,近日关于一位留守女孩钟芳蓉的热搜,却惹来了一些“刺耳”的声音。原来,高考成绩676分的钟芳蓉,决定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在部分网友看来,考古是个冷门专业,毕业后可能连好工作都找不到,更谈不上帮助家庭减轻生活负担了。另外,一些网友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旁人无须做出过多干涉。
高分报考考古专业遭质疑
7月23日,湖南耒阳的钟芳蓉高考成绩出炉,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绩,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成绩出来当晚,学校校长率领50多名老师乘坐9台车,抱着烟花爆竹走了30多里路,到村里向钟芳蓉一家及乡亲们报喜。
随后,多所高校相继向钟芳蓉抛出橄榄枝,甚至有招生老师上门进行报考志愿咨询。7月30日,钟芳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受敦煌研究员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的考虑,她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以后会读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消息冲上热搜后,网友对她的这一选择产生怀疑:为什么不读更好就业、更好赚钱的专业呢?面对未来的就业情况,钟芳蓉解释也有过考虑,因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来就业的话基本生活应该能保障。“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她说。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她希望能成为一名教师或是在博物馆工作。
钟芳蓉父亲对于孩子的专业选择和未来就业情况,也曾有过担心。“我们还是相信她,让她自己做选择。”他还说,“农村人最主要是担心钱的问题,她对金钱看得比较淡,我也认为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开心。”
其实,网友发出质疑也并非出自恶意,而是源于对钟芳蓉家庭条件的考虑。钟芳蓉是名留守女孩,平时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外出打工7年,仅能看望她三四次。从六年级开始,她就在校寄宿,一月仅能回家一次。因此,网友更希望她能利用高考这次机会,选择赚钱更快的专业,毕业后能改善家里的生活。
被考古圈大咖宠成“小郭襄”
就在网友发出质疑考古专业冷门、就业比较困难的质疑声时,全国考古圈也相继发声,鼓励她笃定信念,坚持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V@考古君也在微博中鼓励她:年轻人加油,既然你已笃定信念,未来便不会迷茫。中国考古人都是你坚实的后盾,祝你学业有成!
为了鼓励她坚持自己的兴趣,多个省市考古机构、博物馆官方微博以及考古同行个人微博,还为她送去“入行大礼包”,包括《陕西珍贵文物档案9》《江口沉宝》等史书资料以及考古手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十省考古圈为钟芳蓉送去祝福。8月2日晚,钟芳蓉还收到了“偶像”樊锦诗先生给予的一份惊喜,包括一本签名书和一封鼓励信。
不仅如此,@CCTV10探索发现也在微博上表示,“《探索·发现》向钟芳蓉同学发出邀请:本科四年假期,你可以作为节目组的特邀成员,和我们去往全国最重要的考古现场实地体验!我们的兄弟栏目《考古公开课》也向她发出邀请:本科四年中,你可以参与每一次节目的现场录制,与考古界大咖们面对面交流!”
对此,有网友如此评论道:“被全国考古宠起来的小女孩,一种考古圈晚来得女的感觉”“简直是‘郭襄’过生日啊”……
8月2日,钟芳蓉在其个人微博发表内心想法,“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非常感谢微博上考古界老师们对我的鼓励,希望以后能在这里多和大家一起交流,多多学习。”同日,北京大学官方微博转发了这一条博文,并回应:欢迎钟同学报考北京大学。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
小编说
失去兴趣和梦想比选错专业更可怕
作为留守学生中自强不息的标杆,钟芳蓉的选择刚好击中了当下志愿填报时“爱好与就业”如何选择这一敏感话题,“留守”“北大”等多因素交织,导致这一事件在舆论上发生现象级讨论。部分人希望钟芳蓉能选择一个光鲜且高薪的专业,彻底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虽然出发点没有太多恶意,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下大部分人的选择还是以“金钱”为先,“兴趣”为次。
钟芳蓉最终选择坚守内心的兴趣和梦想,某种程度上既是对这一价值观的冲击,也鼓励了其他学子,“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求学之旅,桥都坚固,路都光亮。”对于这类把爱好看得更重的人,我们应该尊重并鼓励。毕竟,在我们身边,坚守梦想、为梦想而奋不顾身的人不常见了。
如果退一步想,考古专业是否真的像网友想象中那样没有发展前景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郭妍利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表示,当下,一个人的贫富可能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拥有深厚底蕴文化遗产的人怎会清贫?而且考古专业工作者是越老越“值钱”,满足生活所需不成问题。更何况,近几年,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愈发得到重视,考古专业的工作条件和前景也已今非昔比。
和钟芳蓉相对应的一些人,他们从高考填报志愿开始时就随波逐流,哪些专业热门、有前途就选哪些,最后到了找工作阶段,仍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以致最后丢掉了兴趣,制造出不能由自己掌控的人生悲剧。这样看来,失去兴趣和梦想,可能远比选错专业更可怕。
网友评论
@今天减肥了吗:前两年看《国家宝藏》节目,我也喜欢上了考古,可惜我大学都毕业了,还是名理工生。
@诗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被所谓的热门专业牵着鼻子走,小妹妹好样的!
@amazon: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自身情况,只要是对的、有价值的,都应该坚持。
@无:没有冷门的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岸芷汀兰:我觉得她成长的经历以及形成的性格很适合考古专业,更何况人家有兴趣,还受到“团宠”,未来可期呀。
@陈俊生:每个行业都在为社会做贡献,不能以功利的眼光看待这些专业。
全媒体记者 冯灿宇 综合整理自人民网、澎湃新闻、光明日报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