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就医”靠谱吗?
东莞时间网 2020-07-29 14:54:40

漫画/苏连娇

你还在为看一次病去医院排几小时的队吗?未来,网上不仅可以看病拿药,甚至可以直接医保报销。不过,把关系生命健康的诊疗过程搬到网上,便捷高效的同时,网友也表示疑惑:靠谱吗?

医生线上“抢单”接诊

“10分钟接诊,23万医生抢单。”这是某互联网医疗平台App首页上显示的信息。

有媒体记者在平台上体验网上挂号问诊,只需几元钱的挂号费,通过平台提交病情描述和过往诊疗单据等,不到三分钟就匹配到一位副主任医师接诊,并进行线上实时交流问诊。对于很多有过挂号难、排长队等传统就医体验的患者来说,这种网上就医的便捷和高效,显而易见。

事实上,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医院的诊疗活动受到影响,无接触诊疗成为刚需,那段特殊时期,也催生了市场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迫切期待。国家卫健委今年3月透露的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成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

而本月,两个重磅文件的发布释放出更多政策信号。

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对外公布,提出要规范推广慢性病互联网复诊、远程医疗、互联网健康咨询等模式。紧接着,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再次提及医保政策“松绑”的问题。

看病开药搬到网上靠不靠谱?

与其他行业不同,医疗行业对安全性有着极高要求。但现实是,在一些互联网医疗平台中,一些乱象仍然存在。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过医生在线秒开处方、传图即可发药、在线随意补方等等。

“现阶段,互联网医疗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规范的地方。”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秘书长、易复诊总经理马光磊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他表示,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规范互联网医疗,从2018年出台《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到《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发布,再到医保政策“松绑”,政策规范上是一脉相承的,引导是有序连贯的,但行业还是需要进一步规范。

在马光磊看来,有的互联网医院在线上进行首诊,在线“补方”,或者在没有直接得到检查报告等材料时就做出一些诊断,这样很难保证诊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果不加以约束,一些互联网医院过度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势必会带来风险,在损害患者健康的同时,也不利于行业发展。

监管也要跟上

作为新兴的业态,各个平台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

马光磊认为,互联网医疗自身层次也在不断发展,过去,一些平台只是停留在预约挂号等简单的服务层面,如今已经扩展到医药层面,如网售处方药、在线问诊等等。随着服务范围不断拓宽,规范及后续监管也要及时跟进。

以网售处方药为例,在他看来,凭方售药是基本逻辑,最主要的是要解决真实处方的流动和流动过程中可追溯性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搭建处方流转平台,通过接入医疗机构的处方,建立起统一标准的处方库,形成全程可追溯的处方流转机制,满足政府部门的监管要求。

未来可以享受怎么样的就医服务

未来,互联网医疗所涉及的服务将不会仅限于现在的问诊开药,其实国家已经从政策层面对智慧医疗服务做出了规划,互联网医院可以参与的服务包含了诊前、诊中、诊后的各个环节,主要目标是实现诊疗全过程优化。此外,今后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包括随访、可穿戴设备的应用等,都还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专家认为,互联网医疗还将颠覆医生的工作模式,医生可能从现在的坐在诊室等病人,变为在线上主动寻找病人。

网友评论

秋凉:挺好的,省得排队三小时看病五分钟,而且还可以省去不少检查费,挂号费

cold&heat:存在即是合理,一靠自觉,二靠监管,三靠需求。

风中蜡烛:老病号,最适合网上看病。

沈建华:我还是愿意去医院看病,面对面问诊比较安全。

Xi:监管医生容易,监管病人和药店难。

Lose 丶recall:有些应该可以,但是我不太提倡,毕竟从网上看病,医生只能根据你的描述确定病情开药,或许会有偏差吧。

全媒体记者 莫婉玲 整合中国新闻网等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