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明天开始, 2020年东莞中考就要进入正式的志愿填报阶段。广大初三家长们肯定也都在为了孩子的志愿操着心。填报志愿里,我们容易走入什么误区?如何避开这些填报志愿的“坑”呢?今天,来自东华初级中学、光明中学、宏远外国语学校三所名校的名校长名师上线开讲了。
名师支招
宏远外国语学校校长助理郭成龙:
家长要学会放下面子
选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在帮孩子选择报考学校的时候,不少家长的目标直指名校,认为孩子只有上了示范性高中,自己脸上才有光,却没有考虑孩子的真实水平和特长。
“有些家长有攀比之心,觉得孩子一定要上名校,而未考虑孩子的真实情况。”宏远外国语学校校长助理、市优秀教师、南城街道优秀班主任郭成龙建议,填报志愿时,家长切莫贪慕名校,盲目攀比,首先要把虚荣心、“面子”放一边,到客观分析、理性选择。“中考填报志愿并不是为孩子选择最好的学校,而是选择一所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家长要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看孩子更适合报考哪所学校,做到“扬长避短”,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成才。
在多年的填报志愿辅导中,郭成龙发现,部分家长两个志愿都填同一所学校,或第一志愿报莞中第二志愿报一中,这些填报志愿的做法都是家长认识的误区,不可取。
郭成龙提醒,家长一定要先了解政策和招生宣传手册。第一批学校录取时,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实验中学、东莞高级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的正取生及东华高级中学、光明中学的公费生只录取第一、二志愿。上述学校录取第二志愿的分数线比录取第一志愿的分数线提高30分。
如去年莞中731分,一中是713分,一中第二志愿则是743分。如孩子考了725分,第二志愿填了一中,虽然孩子中考成绩很不错,但错误的填报志愿会导致孩子两所学校都无法考取。
所以,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志愿分差,形成梯度。
/ 名师贴士 /
家长掌握两个“三”原则
郭成龙说,在中考填报志愿时,家长可以运用“三查看”和“三层次”的原则。
“三查看”是整个中考填报志愿的基础性功课。一查是,家长要查看学校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先给孩子一个准确的定位,做到认清自己,实事求是。二查是,家长要查看招生简章,了解各学校的办学特色、学习环境、校园环境、升学情况等。三查是,家长要查看中考录取政策和各学校的招生计划、近三年录取分数线。
“三层次”是中考填报志愿的技巧,即“一冲、二稳、三保”的原则。郭成龙说,第一志愿可以冲一冲孩子的理想学校,跳一跳可以够得到;第二志愿稳一稳,可以填报最有把握的学校;第三志愿就是保一保,填报保底志愿,争取一定能被高中录取。当然,家长还要注意志愿顺序不能颠倒,下一个志愿和上一个志愿之间要有分数级差。
东华初级中学初三级长袁天平:
冒险、攀比、冲动、侥幸
报志愿时不能有这些心态
中考填报志愿中,有哪些误区要规避的呢?来听听东华初级中学(东城校区)初三级长袁天平老师的建议。
袁老师直言,报志愿是家长与孩子商量的结果,不但要考虑孩子成绩,还要考虑孩子性格、家庭的经济情况等因素,需要一家人冷静审慎做出决定。
填报志愿时,冒险、攀比、冲动、侥幸等不良心态更是要不得。袁天平说,每年都会有个别考生以为自己某次考试特别优秀,便过分乐观地以最好的一次来预估自己的中考水平,存在着侥幸心理。他建议,这些考生报志愿前要冷静、沉着,特别要理性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自己真实的实力选择学校,填报志愿。
家长和考生还要避免有冲动、攀比的心态。袁天平说,有的考生看到好朋友填报什么学校、自己就想填报什么学校,心血来潮、草草决定,完全不顾个人实际。这样的结果就是,考生成绩好的,降低标准,高分低报志愿;成绩不佳的,好高骛远,低分高报造成落榜。
没原则、没主见的心态,也是填报志愿中很常见的。有同学会说,“我爸妈都想我报×中”“我们同学都报×中,我也想报”;有的父母说,“看孩子的,他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袁天平表示,如果家长只听从考生的建议,难免会出现各种偏差;如果考生只听从家长的意见,将来不适应新高中,会将怨气转嫁到父母身上。因此,家长可以结合社会阅历,多征求班主任的意见。综合多方面考虑,再做出决定,是更为稳妥的做法。
/ 名师贴士 /
以综合成绩作参考更客观
家长也知道,要在客观评价孩子学习成绩和实力的基础上填报志愿。但填报志愿前,孩子成绩有波动怎么办呢?
袁天平说,还是要家长正确评估目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实力,主要以初三的一模、二模以及多次考试的综合成绩为依据。考前出现成绩波动很正常,因此以综合成绩来评估,更为客观。他提醒,填好第一、第二志愿很重要,正确评估孩子的实力很重要,班主任的建议要重视。
“志愿一旦填报,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坚定信念、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行。”袁天平说,家长和考生都不要过于纠结。作为家长,要尽力当好孩子的后勤部长,用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去感染孩子。
今年,东华高级中学东城校区招收46个班2300人;生态园校区招收22个班1100人,共计招收3400人。东华高级中学今年扩招,比去年多提供约1100个优质高中学位。对广大考生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光明中学副校长陆虎:
“高报”还是“低报”
要坚持这两个原则
志愿报高了担心孩子压力山大,报低了总觉心有不甘。究竟如何填好志愿?光明中学副校长陆虎认为,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跳一跳原则,二是保底原则。
陆虎建议,在志愿填报时,家长要充分观察和考量学生近几次模拟考试成绩,依据历年来各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结合学生现阶段在校的成绩排位,适当地调高预期分数,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当然,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跳一跳”。不同类型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有不同的选择。对于那些初三成绩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尤其是下学期每次考试都能稳步提高,且心理素质强的学生,填报志愿时可考虑“进取策略”。在学生有意愿的情况下,填报高一个层次的学校。而对于那些平时成绩不错,但一到大考就由于紧张发挥不太好的学生,则应采取“保守策略”,选择把握性更大的学校,减轻心理压力,才能确保其正常发挥。
填报志愿时除了考虑成绩因素外,还要考虑考生性格。“遇强愈强型”的学生,心理素质好,可以奋力赶上。“优势巩固型”的学生,排位靠后考入高中学校,容易失去信心。
家长也应懂得,中考以及初升高录取又是一个“一锤定音”的不可预期的事情,在给孩子“跳一跳”的期望的同时,也要做好“保底”工作,将孩子可能出现的考场紧张、考试失误、发挥欠佳等因素考虑进去,各个志愿之间要拉开梯度,同时一定要有志愿兜底。
/ 名师贴士 /
全面考量当机立断少纠结
填报志愿后,家长仍是很纠结的情况并不鲜见。陆虎表示,志愿填报最忌讳的就是反复纠结、徒增烦恼,当断不断,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孩子最后的备考带来焦虑和不安,甚至影响孩子备考、应考的正常发挥。
填报志愿前,各家庭应该召开家庭会议,家长要听听孩子的声音、分析当前的形势、结合家庭的情况、做好未来的评估。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如果他的选择是理性的、科学的,家长要大力支持他的决定。当然,孩子也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履历,在看问题时难免不够周全,这就要求家长朋友能够和孩子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全面的考量,尽快做出最恰当的决定。
填报志愿后,距离中考还有两周左右的时间。在这希望与拼搏共存、焦虑与等待同在的两周里,家长还能做什么呢?
陆虎建议,家长要给予温暖与关怀,学会做一个安静的“守望者”,还可学会疏导与信任。
记者 李春燕/文
全媒体记者 肖延昆 陈奕希 肖丽香/图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