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0年东莞中考不到1个月的时间了。在考生忙着冲刺的时候,还有件大事要办,那就是中考填报志愿。
东华初级中学(东城校区)初三级长袁天平老师表示,东莞中考是采取先填报志愿再进行中考,然后根据中考成绩和志愿填报。最后,依据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中考志愿填报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也是当前广大家长和学生比较头疼和揪心的问题。
中考填报志愿中,有哪些误区要规避的呢?赶紧听听这位资深初中名师的建议。
报志愿想找老师代劳不可取
在袁老师多年的从教经历中,他就曾遇到过,家长怕自己把握不准,想直接请班主任老师代劳报志愿的。袁老师直言,家长有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报志愿是家长与孩子商量的结果,不但要考虑到孩子成绩,还要考虑到孩子的性格、家庭的经济情况等因素。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家长和学生,需要一家人冷静审慎做出决定。
在每年填报志愿时间段内,家长经常能听到社会上各种谣言。诸如,听说今年的分数线如何、听说某高中能搞定学位、听说某学校要提前预定学位等,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高中的录取最终还是靠成绩说话。袁天平表示,家长切莫听信这些谣言,以免影响孩子科学合理选择学校和填报志愿。
家长和考生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填报志愿不能人云亦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袁天平说。
冒险攀比冲动侥幸心态要不得
填报志愿时,冒险、攀比、冲动、侥幸等不良心态更是要不得。
袁天平说,每年都会有个别考生以为自己某次考试特别优秀,便过分乐观地以最好的一次来预估自己的中考水平,存在着侥幸心理。他建议,这些考生报志愿前要冷静、沉着,特别要理性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自己真实的实力选择学校,填报志愿。
家长和考生还要避免有冲动 、攀比的心态。袁天平说,有的考生看到好朋友填报什么学校、自己就想填报什么学校,心血来潮、草草决定,完全不顾个人实力。这样的结果就是,考生成绩好的,降低标准,高分低报志愿;成绩不佳的,好高骛远,低分高报造成落榜。
没原则、没主见的心态,也是填报志愿中很常见的。有同学会说,“我爸妈都想我报×中”,“我们同学都报×中,我也想报”;有的父母说,“看孩子的,他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袁天平表示,如果家长只听从考生的建议,难免会出现各种偏差;如果考生只听从家长的意见,将来不适应新高中,会将怨气转嫁到父母身上。因此,家长可以结合社会阅历,多征求班主任的意见。综合多方面考虑,再做出决定,是更为稳妥的做法。
【名师贴士】
考前成绩有波动很正常,以综合成绩作参考更客观
家长也知道,报考有风险,填报志愿要谨慎,必须在客观评价孩子学习成绩和实力的基础上。但填报志愿前,孩子成绩有波动这又怎么填志愿呢?
袁天平说,还是要家长正确评估目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实力,主要以初三的一模、二模以及多次考试的综合成绩为依据。考前出现成绩波动很正常,因此以综合成绩来评估,更为客观。他提醒,填好第一、第二志愿很重要,正确评估孩子的实力很重要,班主任的建议要重视。
“志愿一旦填报,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坚定信念、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行。”袁天平说,家长和考生都不要过于纠结。作为家长,要尽力当好孩子的后勤部长,用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去感染孩子的心态和情绪。
今年,东华高级中学东城校区招收46个班2300人;生态园校区招收22个班1100人,共计招收3400人。东华高级中学今年扩招,比去年多提供约1100个优质高中学位。对广大考生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袁天平坦言,受疫情影响,居家学习、网络授课、线上教学都给今年的中考带来更多的压力与挑战。今年,东莞中考试题难易程度和全市中考成绩都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但疫情的影响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公平的。
统筹指导:虞清萍、谢泽元、李艳媚、刘妍静
策划采写: 李春燕
视频拍摄:肖延昆、陈奕希、肖丽香
海报设计:杨智宏
东莞日报社融媒体 李春燕工作室联合出品
全媒体记者 李春燕/文 肖延昆/图 视频
全媒体编辑 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