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健全完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从源头化解矛盾 警情明显下降
东莞时间网 2020-06-01 11:34:48

▲桥头石水口派出所社区民警叶玉堂指导群众填写调解受理表 市公安局供图

陌生女子深夜紧急添加社区民警微信,就是这个小小举动,让一起可能导致冲突升级的矛盾纠纷在社区民警及时介入下,最终成功化解。

自东莞全面健全完善村(社区)警务运行机制以来,民警下沉到各村(社区)实地走访,随时了解基层情况,让很多矛盾在萌芽期就得以及时化解,有效推动了平安东莞建设。

多渠道介入 矛盾刚萌芽已化解

叶玉堂是桥头镇石水口派出所的社区民警,邻里矛盾、村民纠纷、打架斗殴等警情曾一度让他应接不暇。“以前现场调解可能就得花两三个钟,不仅耽搁时间还解决不了问题。”叶玉堂说。他驻扎在石水口村,时刻关注村里的各种矛盾警情。现在,依托石水口村专业化十足的“莫满水调解工作室”(东莞市首个村级个人调解工作室),叶玉堂遇到矛盾纠纷,只需将相关人员带到这个调解室,完成简单登记后,就可以把调解工作交付给更专业的调解人员介入处理,为自己腾挪出更多出警走访的时间,更扎实地做好群众服务工作了。

据介绍,石水口村是桥头较大的一条村,常住人口有2万多人,加上9万多外来人口,辖区人口达11万多,辖区警力有限,工作压力很大。但随着东莞全面健全村(社区)警务运行机制的推进,桥头镇石水口派出所通过购买服务、民间组织、特邀人士等方式,在矛盾激化之前提前介入,多管齐下,把矛盾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有效促成了辖区治安事件的下降。

“专业调解可以大幅提高调解成功率,也能有效释放基层警力。”桥头镇石水口派出所所长莫锡连介绍,除了借用专业调解工作室这样的民间服务机构,派出所还特邀社会人士或有威望的贤达人士,壮大协调队伍,针对不同的问题矛盾借用不同的力量,很好地解决了群众的痛点问题。

顺畅沟通渠道 从源头化解矛盾

5月16日晚,黄江派出所田美社区警务室负责社贝村和刁朗村的警长肖宝,在微信上收到一陌生女子的好友申请,通过验证后发现,该女子在分手后受到前男友的纠缠和威胁,因惧怕遭受人身伤害,该女子添加了社区民警的微信,报警求助。了解情况后,肖宝第一时间介入并找到报警人杨女士的前男友进行核实。最后,在社区民警积极调解下,杨女士的前男友在派出所写下保证书,及时化解了一起矛盾。

今年4月,东莞全面健全完善村(社区)警务运行机制,社区民警下沉基层,专职扎根于各管辖的村(社区),走家串户服务群众。肖宝便是黄江镇16个专职社区民警之一,除了担任社区民警,他们还挂任村(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和“智网工程”指挥调度工作站副站长。

据悉,为了进一步顺畅沟通渠道,建立警民同心的良好互动,黄江镇公安部门按照辖区人口80%的比例,给民警们印制了名片,分发到群众中去。“给我印发的卡片就有2万多张,上面不仅有我的警号信息电话,还有微信和办公地址。”肖宝说,杨女士就是通过名片上的微信扫码添加的自己,而平时警长们走访时,都会带上信息齐全的名片派发出去,让群众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警察。

“现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跟进村里社区的事务,能更好走近群众、服务群众了。”民警严军是黄江镇三新社区黄京坑村的专职社区民警,在他看来,专注于警务区的“琐事”更有利于社区民警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因为提前了解到村(社区)最前沿的民情,可以第一时间介入,从而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的发生。

另外,社区民警扎根基层,也能让他们及时了解各种潜在隐患,提前介入化解危机。据介绍,黄江各社区在健全完善村(社区)警务运行机制后,违法犯罪警情有了明显下降。据统计,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5月19日期间,黄江镇田美社区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58.96%,梅塘社区同比下降44.96%。(记者 梁盘生)